50歲就退休的校長,為何要在宜蘭辦「野菜學校」?

50歲就退休的校長,為何要在宜蘭辦「野菜學校」?
作者:50+
日期:2020-05-16

隨著年紀漸長,你是愈來愈走入世俗規範的框架裡?還是仍舊保持突破現狀的勇氣?退休校長陳木城和陳清枝,是認識46年的同窗好友,投身教育數十載不斷衝撞主流價值,來到65歲,更挑戰群眾募資創建「野菜學校」。 

或許你對這2人的名字陌生,但說起他們經手過的學校,肯定略知一二。

人稱「無敵校長」(Woody)的陳木城,催生康橋國際學校、慈心華德福實驗學校、宜蘭人文國民中小學等實驗學校的模式。在他擔任福連國小校長時,首創極有特色的「潛水畢業典禮」,到了建安國小後,又投入生態復育,讓1萬隻螢火蟲在校園飛舞。

陳清枝則早在1994年就在宜蘭三星老家,創辦全台第一間森林小學「宜蘭森林小學」。一般學校上國語、數學、自然課,森林小學卻安排「小泰山、小木匠、小廚師、小農夫……」等課程,大膽前衛的想法,影響後續百所森林小學遍地開花。後來又擔任宜蘭人文國民中小學的校長和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長。

年過六旬,當同齡族群遊山玩水,陳木城與陳清枝卻在腰間別上同款霹靂腰包,踩進泥土地,創辦台灣第一所「野菜學校」。

↑教學區裡,志工剛種下各種野菜,原住民必備的香料馬告(上)有檸檬與胡椒清香,芳香萬壽菊可驅蚊,也能沖成香草茶。圖/↑教學區裡,志工剛種下各種野菜,原住民必備的香料馬告(上)有檸檬與胡椒清香,芳香萬壽菊可驅蚊,也能沖成香草茶。

嚴格來說,野菜學校並不是一所「學校」,而是提供1到5天的短期課程,學習生態教育、自然農法,也推行台灣在地的野菜作物,招生不限年齡,更歡迎熟齡族群或親子一同探訪。

如果不滿現狀,不妨來點「溫柔的反叛」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在宜蘭森林小學舊址,跟著他倆走在300多坪的教學區裡,40種野菜才剛落地,「等到5月開學就會長出很多。」陳清枝說。

另一頭廣達2,000多坪的探索區,維持原始野生樣貌,要讓學生從大自然找答案。目前正在「貝殼放大」發起創校群募,希望每位關心土地的人都能成為「共建人」。

「辦野菜學校是溫柔的反叛。」陳木城形容。這股「反叛」力,從年輕至今,始終如一。

念書時,「師專就是最僵化的課程,都是你要聽話。」陳清枝回想,偏偏2人都不聽話,中美斷交時,陳清枝帶著學弟妹寫書抗議,陳木城則書寫五四新思潮文章,都落得記過下場。

2人都是文學創作同好,不管做什麼,深信要「Create Something New!」(創造新事物、做點不一樣的),反映到真實人生,只要不滿現狀,他們就會想方設法走不一樣的路。

↑探索區猶如原始森林,其實各種野菜密布,才走一圈,學校秘書長手上已經採好一把飛機菜。圖/↑探索區猶如原始森林,其實各種野菜密布,才走一圈,學校秘書長手上已經採好一把飛機菜。

面對限制時,應該先想「為什麼不?」 

以前陳清枝曾參加過省教育廳輔導團,花了2年全台繞一圈,結果發現大家都一樣,「教材統一、進度統一、教法統一,沒有一個孩子一樣,為什麼會用同樣的方法教孩子?」因此萌生投入森林小學的念頭。

當時他再過2年就能升校長,「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我就這樣把工作辭了!」

而陳木城的潛水畢業典禮創舉,他大呼:「這都是要革命的耶!不是縣政府一開始就同意。」位於貢寮海岸線的福連國小,陳木城打掉圍牆讓孩子們親近海洋,學習水上知識,不料被檢舉太危險。面對質疑,他回應:「要安全,那把太平洋蓋起來好不好?但最安全的教育不是這樣嘛,不是隔絕,而是教導。」

一直以來,當有人跟他說「不」時,他反而會想,「為什麼不?」所以最後他集結6個潛水協會,發動120個潛水夫保護4個畢業生,才完成獨一無二的潛水畢典,希望學生可以記得「取之於海洋,也要回饋於海洋」的觀念。

野菜天婦羅(紫蘇、南瓜、飛機草、龍葵、蜀葵花)、咸豐草烘蛋……滋味獨特,置身鄉間的療癒,很想傳遞給更多人知道。(貝殼放大、陳清枝提供)圖/野菜天婦羅(紫蘇、南瓜、飛機草、龍葵、蜀葵花)、咸豐草烘蛋……滋味獨特,置身鄉間的療癒,很想傳遞給更多人知道。(貝殼放大、陳清枝提供)

這股力量來自對生活的觀察,「詩人楊喚說,作品植根於你的生活,點子也是植根於生活。」很多人跟陳木城請教如何打造特色學校,但特色不是要自己觀察嗎?「我跟很多校長說『你們學校有螢火蟲』,他們都不知道。因為他5點下班,怎麼看得到?」

如果願意打開感官去觀察,不管是學校或是生活,才會有源源不絕的點子如活泉湧出。

拒絕俗氣人生!退休不是句點;而是轉行 

電視廣告曾言,「年紀愈大,夢想愈小」。但這組好朋友卻不曾因年歲漸長,就磨平稜角、收斂叛逆。如何辦到?「一句話,我們不要俗氣!」陳木城率性地說。

當身邊的校長同學們,遵循主流價值觀,努力存錢、買房,盼望升遷、退休金,他信奉的價值卻是:「人生就是過客,活到60歲或100歲都一樣,重要的是要在世界上留下一些創新的東西給後人。」

野菜天婦羅(紫蘇、南瓜、飛機草、龍葵、蜀葵花)、咸豐草烘蛋……滋味獨特,置身鄉間的療癒,很想傳遞給更多人知道。(貝殼放大、陳清枝提供)圖/野菜天婦羅(紫蘇、南瓜、飛機草、龍葵、蜀葵花)、咸豐草烘蛋……滋味獨特,置身鄉間的療癒,很想傳遞給更多人知道。(貝殼放大、陳清枝提供)

陳木城早早打定主意,50歲要退休,「因為沒有多少時間,所以更要好好幹。」退休那一年,他足足做到7月31日(學年的最後一天),還加班到晚上12點才離開學校。第二天開始,馬上有人找他再去創校或擔任校長,「我都笑一笑,我沒那麼俗氣!」

他從來不認為自己退休,而是「轉行」。15年了,除了原本熱愛的兒童文學創作,他也投入生態教育工作,輔導原生植物協會,參與成立台灣第一個生態環境教育中心,也曾擔任生態教育農場總經理,現在又投入野菜學校。

大自然在哪,療癒力量就在哪 

對比陳木城幾乎沒有喘息的人生,陳清枝卻被一場意外按下了暫停鍵,但也因此在自然中得到療癒力量。

他在2005年發生車禍,3天就出院,半年後「3個月都睡不著覺,容易生氣,又常覺得不舒服,醫生說是憂鬱症。」原來傷到掌管情緒的前額葉。隔年只好辭職,一個人搬回宜蘭種菜,「憂鬱症不敢見人,我躲著封閉自己,連太太、小孩都嚇到,就這樣自己住了7年。」

藉由每天勞動,陳清枝讓身體疲累自然入睡;三餐都吃無毒自種的蔬菜,吸取滿滿能量。本身就愛攝影的他,更從那時每天拍照記錄,在臉書分享美好景物。透過和自然對話,身心慢慢恢復,「我過去一直強調用環境教育孩子,竟然也療癒了自己。」

到了2013年,陳清枝到宜蘭人文中小學繼續服務,2年後正式退休。他再度回到宜蘭老家,過著田園生活,直到去年受到老友徵召,答應出任野菜學校校長,「好像我靈魂裡對於野菜的深刻記憶又出來了。」

野菜天婦羅(紫蘇、南瓜、飛機草、龍葵、蜀葵花)、咸豐草烘蛋……滋味獨特,置身鄉間的療癒,很想傳遞給更多人知道。(貝殼放大、陳清枝提供)圖/野菜天婦羅(紫蘇、南瓜、飛機草、龍葵、蜀葵花)、咸豐草烘蛋……滋味獨特,置身鄉間的療癒,很想傳遞給更多人知道。(貝殼放大、陳清枝提供)

不僅興趣、想法、價值觀相近,超過46年的情誼,一起創辦學校,更是完美的互補夥伴。

評論體制,陳木城句句犀利,直指核心,思想新潮,但卻行為理性,會評估利弊才行動。說話輕聲柔軟的陳清枝,十足感性,卻行動力強。在規劃野菜學校上,陳木城扮演規劃者,寫了500張簡報找資源;陳清枝則是執行者,投入自然農法親力親為,「就像蓋房子,他是工程師,我則是工人。」陳清枝笑著說。

野菜學校的探索區裡,昭和草正開花,那乘著白色羽絮的種子也蓄勢待發,就像籌備中衝勁滿滿的2人。

陳木城打趣說:「以前50歲是成熟,現在65歲是過熟!」年輕時創意、體力無限,但年齡帶來的禮物卻是經驗和智慧,「所以要以年齡為傲。」陳清枝則學會順應人生。「過去我什麼都不信邪,說做就做,現在我比較相信生命的真理和因果,學會謙卑,老天自然會帶我走到該走的路上。」

正是人生經驗和智慧的累積,2人自然而然開始了另一個全新的實驗學校模式,未來野菜學校還有很多好玩的事等著他們實現,2位中年男子的叛逆人生,未完待續。

↑陳木城(左)、陳清枝(右)和狗夥伴麻糬,在野菜學校園區裡,就像昭和草種子一樣準備起飛。圖/↑陳木城(左)、陳清枝(右)和狗夥伴麻糬,在野菜學校園區裡,就像昭和草種子一樣準備起飛。

本文經50+ FiftyPlus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https://50plus.cwgv.com.tw/articles/index/17710

👉加入城市學FB官方帳號,即時追蹤最更多城市議題!

關鍵字:人物產業重生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台南一哥」王浩一的古樹之旅:超過千年的生命會教你一些事
退休教師築夢,為什麼何俊賢要在北海岸蓋「度咕屋」?
用日本檜木打造CLT綠建築,棗稻田想在宜蘭說出什麼故事?
50+

50+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50+」生活誌(FiftyPlus)是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成立,台灣第一個專屬50歲前後世代的新媒體與生活風格社群。提供國內外創新、高品質老後生活的方案與活動,顛覆你對老後的思考!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