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手札】一週連下三道緊急命令!法國終於繃緊防疫神經

【巴黎手札】一週連下三道緊急命令!法國終於繃緊防疫神經 攝影:趙偉婷
作者:趙偉婷
日期:2020-03-24

2020年3月20日(週五),這是法國實行全國關禁閉的第四天。起床泡咖啡時,快速點閱了疫情相關訊息,得知法國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經破萬,整個城市也變得異常安靜。 

因為附近有間學校,平常大概從早上九點開始,我就能聽到孩童們的嬉鬧聲,或附近正在施工的轟隆隆噪音。但封城的這幾天,窗外只傳來陣陣鳥叫、鄰居的鋼琴聲,或是偶爾有同棟用戶的洗衣機脫水聲。

這般祥和的寧靜,和歐洲各國不斷升高的疫情,感覺有點格格不入。

3/12 第一道:總統馬克宏下令關閉全法學校

時間回到一週前的3月12日(週四),我還搭高鐵去香檳學區教書,那時該區已出現一個確診案例,全校師生都人心惶惶。有人打算收拾行李回家,有人則認為一靜不如一動。「馬克宏今天要發表緊急演說,可能晚上就宣布停課了,」一位同學在課堂上猜測。

當晚八點,電視上出現了搭配法國國歌的愛麗舍宮影像,畫面切到馬總統,大家屏氣凝神地看著。

❝「親愛的法國國民,幾個星期以來,我們的國家遭受了病毒威脅,COVID19感染了數千位國民,首先表達我對所有疾病犧牲者以及他們親人的關心,此流行病已蔓延到所有歐洲國家,比法國過去一世紀遭遇的流感都更嚴重…」❞

聽著馬總統的溫情喊話,我跟朋友打賭:「我有預感會停課」。果真,幾分鐘後,他就宣佈下週一(3月17日)開始,從托兒所、幼稚園、中學、到大學等院校,均全部關閉,且暫時沒有期限,須等待下次通知。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隨著疫情加重,加上鄰國接連淪陷,法國近期不斷提高防疫措施等級。(圖片取自馬克宏臉書)圖/隨著疫情加重,加上鄰國接連淪陷,法國近期不斷提高防疫措施等級。(圖片取自馬克宏臉書)

馬總統的電視談話隔天晚上,我到超市買蛋跟牛奶,雖然架上食物、水果、日用品都很充足,但明顯感覺顧客多了很多,大家採購的數量也比平常更多。

結帳時,發現隔壁櫃檯有位女士拿了好幾包衛生紙,「法國人也搶衛生紙嗎?」我心想。睡覺前,在IG看到英國朋友分享當地瘋狂搶購衛生紙、肥皂、消毒液的影片,當下決定,明天還是去買些衛生紙好了(其實家裡剛好也只剩兩卷)。

3/14 第二道:緊急關閉所有餐廳、酒吧、大型公共場所

隔天起了大早,前往附近超市。店員依舊悠閒地聊天,感覺不出這是個新冠肺炎確診破千例的國家。

幸好,架上的衛生紙、消毒水跟肥皂還很充足。我隨手拿了幾包,四處晃晃。一位正在排番茄的女店員突然摀住嘴,狂咳起來。「咳、咳…」咳完後,她仍舊氣定神閒地繼續工作,然後回收銀台幫客人結帳。不意外的,她並沒有戴口罩。

我原本離她約兩公尺距離,當下馬上飄走。「希望她只是被口水嗆到,如果真的是感染者,我現在跑也沒用吧?」我心裡咕噥著,回到家立刻像乖小孩一樣跑去洗手洗臉。

停課令之後出門採買,巴黎街區的超市依舊物資充足。(攝影:趙偉婷)圖/停課令之後出門採買,巴黎街區的超市依舊物資充足。(攝影:趙偉婷)

那晚,一位剛滑雪回來的朋友找我到附近的日式居酒屋喝一杯,說疫情再升溫就不方便出來見面了,要吃什麼趁早。我出門約15分鐘的路程上,許多PIZZA、壽司、異國料理店都拉上鐵門,只剩幾家法式小酒館有開門。街上人潮也少了很多。

照理,流著「派對動物」(party aninmal)血液的法國人,天氣好的週六晚上,一定會把鬧區塞滿。「好多店都關門囉?!」見面時我說,「對啊,內政部長剛下令,今晚零時起,全法國所有的酒館、餐廳、非必要公共場所全部下令關門!」朋友跟我說。

進到餐廳內,小小的日式居酒屋門可羅雀,店員小姐笑著說我倆是今天第一組客人。這次疫情對業績打擊很大,他們前天整個晚上只有兩個客人。點了炸雞、毛豆、章魚燒、跟啤酒,我跟朋友快速享用法國關閉餐廳前的最後一頓。

關閉學校之後,法國政府又追加,要求關閉所有營業店面和公共場所。(攝影:趙偉婷)圖/關閉學校之後,法國政府又追加,要求關閉所有營業店面和公共場所。(攝影:趙偉婷)

3/17 第三道:政府出大絕,全員關禁閉!

星期天(3月15日)早上,因應不斷升高的疫情,決定去採買一些蔬果、乾糧。愛爾蘭朋友昨深夜很緊張的捎來電話說,他們超市的食物都被搶購完了。讓我今早出門時伴隨著些許緊張感。

首先到附近的超市,食物、日用品都還齊全,只有衛生紙還剩幾包。一路往巴士底廣場散步過去,發現街上所有的人似乎都打算出來採買,人手一購物推車或是購物袋。到了巴士底市場,人潮還是很多,幾乎可以用「摩肩擦踵」來形容,感覺跟平常沒什麼兩樣,也看不到什麼戴口罩的人。

「人那麼多,有一個染病就糟了,趕快買完趕快回家,」我想。之後去了一家常光顧的蔬果攤,站在堆成小山般的蔬果後的店員仍然很熱情打招呼。匆忙買了兩大袋夠吃兩個禮拜的蔬果,再繞去魚攤買鯖魚,中間還試吃了幾口橘子,一切跟我平常週末逛市場的氣氛一樣。

回家時,順道去了一家得過獎的棍子麵包店,我習慣性地排在上一位客人後面,馬上被店員制止,要我至少保持一公尺的安全距離。我聽了趕緊退後,心想:「法國人開始認真防疫了!」

即便疫情加重,不少法國人還是沒有配戴口罩的習慣。(攝影:趙偉婷)圖/即便疫情加重,不少法國人還是沒有配戴口罩的習慣。(攝影:趙偉婷)

拿了麵包,發現就算是現在疫情肆虐,法國人賣給你棍子麵包時,永遠只用張薄薄的紙包住手拿的地方,我就這樣拿著毫無防備的麵包在街上走。

因為天氣很好,加上當天是法國地方首長選舉,整路上看到很多採買時順便遛狗、遛小孩的民眾。一對老夫妻拖著購物者手牽手慢慢的走,「驚慌」似乎沒有表現在優雅的法國人身上。

晚上看新聞,裡面報導,法國疫情不斷升溫,但是許多法國人還是沒有好好遵守保持安全距離的政策,剛進入春天到處艷陽普照,趁著假日好天氣,全部去蒙馬特山丘,河邊野餐,讓防疫單位心驚膽跳、捏把冷汗。套句我朋友說的:「法國人的神經大概跟高架橋的柱子一般粗!」

果不其然,馬克宏總統隔天(3月16日)晚上又發表緊急演說,宣布實行更嚴峻的措施,從明天中午開始,除了非必要活動不得離開家門,全員關禁閉正式開始!

閉關人生:安靜中帶有緊張感

突如其來的隔離措施,彷彿為這國家按下「暫停」鍵,外面的世界變得熟悉又陌生。連平常習以為常的一些行為,都使人戰戰兢兢。像是有天,UberEat寄了促銷券給我,我心想「這時期還有餐廳開著嗎?」滑了下手機,發現雖然數量稀少,但還是有些選擇,就隨手訂了兩盒壽司當午餐。

我的公寓是沒電梯住宅的七樓,不好意思請外送員爬上來,加上大門裝有電子鎖,以前叫外賣我都自己走下樓拿,所以選擇「門口面交取貨」方式。不久,UberEat又傳來訊息:「為防堵疫情,請避免跟外送員接觸,請選擇『放在門口』的送餐模式」,緊張感瞬間升高。

正猶豫該怎麼處理的時候,接到了外送員的電話(也太快?),「嘣啾,您的餐點到了!」我快速戴上口罩、眼鏡,拿了鑰匙,咚咚咚衝下樓,用力將厚重的鐵門拉開小縫,一位中年大叔拎著餐點,神情自若,也沒戴口罩。他被我全副武裝、小心翼翼的樣子嚇到,愣了一會問:「是XXX嗎?」「對的,謝謝你!」我從門縫接過餐點,立馬衝回房狂洗手,感覺像是完成一次絕地任務。「這種非常時期還在工作,也太拼命了!」我隨即用UberEat給了他一筆小費。

順道一提,法國最近出現一些有趣的社會現象,比方很多媒體都不斷報導台灣傑出的防疫成果,可謂另類的「台灣之光」(請鼓掌)。再來,每晚八點,全國民眾都會在家打開窗戶,用力地為醫護人員、維安人員及所有在第一線辛苦工作的人們鼓掌。這些小確幸,為憂鬱的疫情帶來了一絲絲溫暖。


關鍵字:政策國際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巴黎手札】馬克宏下令全國停課!法國人難再「優雅」防疫了
疫情爆發,為什麼歐洲人還是不愛戴口罩?
中國「封城」有用嗎?武漢肺炎背後該點出的真相
趙偉婷

趙偉婷

趙偉婷 (Weiting),一個在法蘭西打滾多年的偽法國人,受高盧文化薰陶,熱愛繪畫、戲劇、美食。誤打誤撞的念到博士班,目前就讀於巴黎政治學院 (Sciences po),主修國際關係、環境政治與國際政治經濟,研究領域為碳市場、綠色金融、永續發展策略,多次參與聯合國氣候大會,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實習。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