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立委】不可叫人小看妳年輕:賴品妤

【新科立委】不可叫人小看妳年輕:賴品妤 民進黨立委賴品妤。
作者:馮紹恩
攝影:張智傑
日期:2020-03-17

回顧2020地方立委選舉的驚奇,代表民進黨的賴品妤僅用三個多月時間,就在一片意外聲中拿下新北市的「七星區」(汐止、金山、萬里、貢寮、平溪、雙溪、瑞芳),成為立法院第十屆最年輕(27歲)的立委。你說她的當選意外嗎?不只你,連她也感到意外。 

古老的經典裡有一句話:「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說起立法院,賴品妤不會陌生。在2012年開始,她多次投入社會運動的場合,那時僅是一名大學生,就已和一群年輕夥伴尖銳質疑許多社會上不合理的現象。

到2014年,太陽花學運時期,賴品妤身為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的幹部,是衝進去立法院的第一批人。

參選前,她已在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的辦公室擔任兩年多的助理。在宣布參選的嚴肅場合上,賴品妤剛說完話要一鞠躬,未料卻一頭栽進麥克風。霎時間網路社群充滿了「麥克風女神」的圖片、影像,賴品妤一開始似乎挺無奈,但後來趁勢宣傳,營造出了和嚴肅政治人物不同的親切感,成功拉抬網路聲勢。

最終在外界、甚至連本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成功當選。如今的賴品妤不用再「衝」進立院,卻不改她滿有衝勁的個性,在今年2月1日的就職典禮上,跟林昶佐連袂現身立院紅毯,男生一頭長髮、女生俐落短髮,一反社會中既定的認知,展現出「我們不一樣」的濃烈宣告。

賴品妤自選後消失在螢光幕前一小段時間,下次重新回到眾人面前,就頂著一頭俐落的短髮。圖/賴品妤自選後消失在螢光幕前一小段時間,下次重新回到眾人面前,就頂著一頭俐落的短髮。

「別說我勇敢」 堅強的背後是溫柔 

賴品妤善言,也愛說話,對凡事都有意見的性格,在網路社群上向來不掩飾自身想法。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只是這樣,有時連助理都有點頭疼,「她會嗆選民。」比如,曾有民眾氣呼呼打電話到辦公室,說妳老爸怎麼在美國吃香喝辣,她頓時眉頭一皺,「我馬上想是誰?誰?」那時,正是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赴美參訪的時候。對於小部分的抗議民眾,若是無理,她會毫不猶豫地用屬於自己的方式回擊。

賴品妤回想,過去10年來,她在各個公領域拋頭露面,付出不少代價。選舉時,有選民當面嗆她太年輕、不會做事,不像哪個對手願意喊出做不到的承諾;也有人攻擊她的外貌,各種性騷擾言論更沒停過。

比如參選前,她的個人臉書上就放著一些泳裝的照片,曾經和競選團隊討論過是否要撤下來,「為什麼要撤掉?誰游泳不穿泳衣?你裸泳嗎?」但也不意外,這些照片的成為他人的話柄。

面對惡意,她拒絕溫良恭儉讓,可是嗆辣背後,所懷抱的理由盡是溫柔。有人說,這樣的她很勇敢,「我卻不敢苟同!」

她不認為自己「勇敢」,而是有能力回擊,這些舉動也是為了無法替自己討公道的人發聲。圖/她不認為自己「勇敢」,而是有能力回擊,這些舉動也是為了無法替自己討公道的人發聲。

「我覺得不能簡單用『勇敢』形容,剛好我的成長背景,如家庭、學校形塑出來的觀念,讓我可以直接去FIGHT。」賴品妤的語氣有些急切,「反過來說,沒跟這些東西對抗的女性就不勇敢嗎?不是這樣子。」很多女性面對來自外界的負面評論,第一時間沒辦法反擊,因為當下做不到。

❝「我會抵抗,是因為這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的事。今天我有這些資源、價值觀、環境來發聲,就該連別人的份一起做。」❞

掛心汐止交通  要打造七星區的光榮感

如果挑一個可以馬上實踐的政見,賴品妤會選「強而有力的軌道建設,不管捷運或輕軌。」吵鬧許久的汐止民生線、基隆輕軌,甚至還有一個方案打算從南港展覽館延伸,都被納入改善當地交通的計畫中。

可是交通建設並非一朝一夕,更動建設計畫,環評、可行性評估做起來動輒9年起跳的時間。不管是哪一種,賴品妤希望能在有效改善汐止當地交通的前提下,盡力推動各項可能計劃的期程。

說起汐止,賴品妤認為,想讓汐止居民驕傲地說出「自己來自汐止」,比起爭取硬體層面的建設困難度更高。「汐止區滿多居民對地方的凝聚力沒那麼強,」直到10多年前,汐止都還是容易淹水的地區,直到治水成功才開始有大量外來移民搬入,「汐止實際居住人口約30萬,但有投票權的約20萬人。」

成功進入國會之後,賴品妤下一步是希望提高汐止人對地方的認同感。圖/成功進入國會之後,賴品妤下一步是希望提高汐止人對地方的認同感。

她希望透過一些文化活動,讓汐止人對自己住的地方改觀。話說回來,過去被認為偏向保守的「七星區」,這回竟選出了這麼不一樣的民意代表,「大家對我的期待不會只停留在一般立委。」

開議一個多月來,賴品妤在幾個委員會、總質詢初試啼聲,表現算是平穩,她歸功於助理團隊。但說到助理跟質詢,不得不提一件小糗事。

就在採訪前一天,賴品妤在教育文化委員會的質詢過程,對中研院提起一個冷門的古器物「㼽」(讀作「闖」或「爽」),是古人洗澡時用的一種瓦片。她在自己臉書寫下這段話:「看到這個文物質詢的時候,我頓了一下,問負責這部分的助理A說:『你是因為要戳我不愛洗澡,才故意挑這器具來寫的嗎?』助理A:『......沒有,我不知道。』助理B:『好了,他現在知道了。』」

平日在立院議場內的質詢台上,身為立委的她可以嚴肅地提出質詢,卻又一轉身回過頭在社群上分享趣事。賴品妤不會拘泥在一種樣子,對她來說,嚴肅跟輕鬆之間從來都不是一條死板板的線。

提起未來四年的展望,賴品妤清楚不可能滿足每一個人,但至少「不要讓自己跟大部分人覺得很不行。」別小看她年輕,新世代的立委樣貌,已經出現在你我眼前。

賴品妤就任一個月,台上質詢穩健,但自己仍認為表現可以更好。圖片取自賴品妤臉書圖/賴品妤就任一個月,台上質詢穩健,但自己仍認為表現可以更好。圖片取自賴品妤臉書

關鍵字:人物首長觀點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撇開藍綠!民眾黨高虹安盼「務實」解決台灣科技痛點
為何他們能夠在2020立委選舉中勝出?關鍵在這裡!
【城市學觀點】看懂2020立委選舉結果的四個重點
馮紹恩

馮紹恩

記者。本為歷史人,誤打誤撞入了媒體的門,現在是一個待在台北快十年都要忘記自己來自高雄的假台北人。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