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化辦案!新北市警局17天逮263位車手

科技化辦案!新北市警局17天逮263位車手
作者:蔣濬浩
攝影:蘇義傑
日期:2020-03-04

欣賞好萊塢製作的警匪片時,你會因為裡頭各種酷炫的「科技辦案」手法而嘖嘖稱奇嗎?事實上,這樣的情景也發生在台灣,地方政府和警政單位導入最新科技和運用數位系統的能力,早已超出你我預料。本文訪談的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就是其中之一。

這是起運用智慧科技而迅速破案的真實案例!

2018年底,曾於五星級飯店擔任廚師的游姓男子,因欠下800多萬賭債走投無路,典當自家賓士車為賭本,想回本卻欠下更巨額賭債,因此心生歹念偷走路邊機車,做為犯案工具,並返家變裝,手持玩具槍,搶了位於板橋的陽信銀行。得手334萬後,游男騎車沿著二重疏洪道竄逃,將贓車丟棄在蘆洲停車場。幾小時後回當鋪贖回愛車,旋即駕車返回住處。

過去,這樣變裝、跨區、不以自有車輛犯行的案例,常得耗費一週以上才能將歹徒繩之以法。

「警察」當市長,用科技守護治安 

想不到,當晚新北市警局接獲報案後,便運用雲端系統調出上百支路口監視器畫面,迅速串聯歹徒行徑軌跡,藉由贖回的車牌查出住處,短短28小時就逮到人,說明了新北市警察局「情資系統轉型」的成功。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警政單位也開始講求「科技辦案」!圖/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警政單位也開始講求「科技辦案」!

去年人口突破400萬的全台第一大城新北市,只有7000名警力的「警民比」,其實僅位居為六都倒數第二,「治安難度」相當高。但這反倒磨練出新北市的警政運作效率。尤其警察出身的侯友宜自2010年擔任新北市副市長以來,便積極導入新科技,選上市長後更大幅升級。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步入新北市警察局的「情資整合中心」,三大電子螢幕嵌入牆中。遇到重大案件,指揮官只要坐鎮於此,就能一覽無遺地了解警力分布,做出有效調度。「治安交通儀表板」則能解決警力配置難題,最吸睛的是儀表板上一個個閃爍紅點。新北市警察局長陳檡文解釋,這些紅點都是「犯案、違規」熱區,是無數資料累積成的大數據,儀表板上一一顯示警方盤查、110報案、民眾通報等數據。

新北市警察局科技犯罪偵查隊隊長李嘉峻指出,只要將車手犯案的時間、地點輸入系統,便會發現,每天中午過後的捷運站附近,就是車手最常出沒的地帶。

AI影像分析,讓逃犯無所遁形

不漫天撒網,更不憑運氣逮人,通過大數據分析,讓新北市警察局在2019年初過年期間治安最吃緊時,短短17天就逮捕嫌犯263人,並查扣不法所得542萬元。

同樣被視為破案科技裝備的,還有「雲端智慧影像分析系統」。該系統統整全市近2萬具監視器,可精準追蹤逃犯和逃車,搭配AI影像分析,還能模擬逃跑路線,前述的游姓廚師銀行搶案,即是該系統戰功之一。

首先,在系統中匯入游姓廚師的外貌特徵和贓車號碼,讓跨監視器平台即時辨認,並與資料庫中的影像連接,再由系統模擬逃車路徑,幫助警方快速進行判斷。「能在28小時內破案,就是靠它,」新北市警察局資訊室主任張俊揚說。

除了協助維持治安,科技監控系統也常被運用於城市交通面向。圖/除了協助維持治安,科技監控系統也常被運用於城市交通面向。

有趣的是,這套系統也能解決交通問題。

陳檡文表示,過去幾年三鐵共構的板橋車站旅次頻繁,接送的自家車與計程車違停履見不鮮。對此,新北市警察局於2019年元月開始採用「違規停車自動偵測」系統,違規車輛只要被拍下,就會自動建檔、並寄出罰單。短短一年,板橋車站違停亂象便從2018年11月的168件;到了2019年同期驟降逾9成。

人潮洶湧的車站之外,匯集人氣的造勢活動及寶可夢抓寶潮,也是警方頭痛的治安黑洞。因突如其來的人潮容易茲事、推擠。有鑑於此,新北市的駐點警員們都配備了「微型攝影機」,關鍵時刻還會出動「高倍數網路攝影機」和「無人機」,隨時傳輸影像回指揮所。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局長陳檡文。圖/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局長陳檡文。

也由於集會現場人手一機,很容易出現網路頻寬不足,導致傳輸受阻,影響辦案,新北市警察局特地導入「類5G專網通訊技術」,不與民爭「頻寬」,讓所有影像資料可以秒回指揮室。

誠如陳檡文所言:「歹徒變聰明,警方得更『智慧』。」

新北市警察局三招拚數位:1.透過雲端運算及智慧影像分析系統,讓罪犯無所遁形  2.使用違規停車自動偵測,改善交通亂象  3.以類5G專網通訊技術,讓訊息傳遞更無時差。

關鍵字:智慧城市公共安全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給房又送車!第400萬新北市民怎麼來的?
【5G翻城市】未來想像滿天飛,各國怎麼說5G?
日本東京稱冠!台北也入選全球最安全城市榜
蔣濬浩

蔣濬浩

政大社會學系畢,期許自己帶著社會科學的關懷與嚴謹,好好理解這個世界。 《遠見雜誌》記者,主跑生技、醫藥,也關注農業、能源領域。對數位敘事、資料新聞抱有濃厚興趣。 歡迎聯繫:jinghow@cwgv.com.tw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