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或許有人不知道,明年除了總統,還有立委這票得投,自家選區有哪些候選人?恐怕還不清楚。
相較於藍綠兩大勢力直球對決的總統選舉,由各地民眾選出的73席區域立委,加上原住民和政黨不分區立委,即將誕生的113位第十屆立委,受關注度的確難以和前者相比。但大家別忘了,享有言論免責權的立委諸公,不但必須反映基層民意流向,更肩負審查預算及推動法案的重任。
簡單說,選不出優質的立委,哪來的民主政治?
事實上,這次的立委選舉話題並不少。
照片取自吳怡農臉書
如媒體最常報導的台北市第三選區(中山、松山),便上演了「雙帥對決」戲碼,由尋求連任的國民黨蔣萬安,對上民進黨力挺、外貌同樣俊秀的吳怡農,一旁還有「台灣民眾黨」推派、擁有印尼血統的候選人何景榮,讓該區選戰話題十足。
鏡頭轉到台中市第二選區(沙鹿、龍井),繼承父親地方派系勢力的現任立委顏寬恒,這次對手不是另一大黨,而是新成立的「台灣基進」候選人陳柏惟。兩人不但都屬年輕世代,也善於製造輿論效應,根據網路溫度計的數據統計,陳柏惟不僅高居本屆新秀參選人的網路聲量榜亞軍,在全體立委候選人榜單裡,也排得上前十強,讓人不敢小覷。
繼續南下、來到以往被認為「綠到出汁」的綠營票倉台南市,曾任國民黨主席的洪秀柱主動請纓上陣,挑戰被該黨視為艱困戰區的台南第六選區(仁德、歸仁),對手是上屆大勝、且拿下全國最高票(逾15萬票)的現任立委王定宇,引發熱議。
照片取自洪秀柱臉書
一位選舉專家推測,雖然洪秀柱要翻盤的難度很高,「但可以確定的是,王定宇這次不會贏那麼多了,」起碼可以呼喚當地的藍營選票歸隊,創造「少輸為贏」的氣勢。
政大政治學系副教授、選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俞振華初步估算,目前全台73個立委選區裡,單純只有國、民兩黨對決的區域,還不到40區,其餘2/3選區幾乎都有第三勢力、無黨籍,或非典型的政治人物參戰。
如代表台灣民眾黨出征的新北市第七選區(板橋)候選人吳達偉,即是在網路界擁有高知名度的鄉民大神「Z9」,極可能吸引對兩黨失望、以往較不熱衷政治的冷感族票源,創造出其不意的效果。「在網路發達、易於傳播的時代,以後這種『刺客』可能會愈來愈多,」俞振華認為。
照片取自吳達偉臉書
然而,網路聲量及輿論話題能否轉為實質的選票?仍難論斷。況且,被總統大選綁在一起的立委選舉,也會受到前者一定影響。
台大政治系退休教授、公民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永泰即表示,儘管區域立委是中央職務,但選戰卻是地方級的戰役,「而且是非常草根的!」全台73個選區都有不同的選民樣貌和政治版圖,彼此的異質性很高,無法一概而論。
此外,當民意代表和首長選舉合併舉行,過去常講有所謂「母雞帶小雞」效應,即總統候選人的強大氣勢,可連帶提高同陣營立委的當選機率。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最後一刻決定參選總統,能發揮多少「母雞帶小雞」效應?值得觀察。
不過俞振華觀察,這次選舉的發酵看來並不明顯,「因為兩位總統候選人的『不喜歡度』都很高,」很多立委候選人寧可盡量宣傳自己就好,沒有那麼積極和母雞靠攏、同框。
這陣子,不少媒體都試圖運用歷屆投票結果,估算台灣的藍綠兩黨基本盤,以及容易鬆動、可爭取的「中立選民」有多少?有人認為,中立選民起碼超過四成,但也有專家反駁,扣除未表態的假中立,真正還未決定投票意向的選民,其實頂多兩成。
儘管2016年的立委選戰裡,獲得選票的政黨數量接近30個,這次又多了台灣民眾黨、一邊一國行動黨、喜樂島、台灣基進、台灣維新黨等新面孔,表面上看似乎百家爭鳴。
網路溫度計以2008年後歷屆選舉結果,估算出來的全台藍綠勢力分布圖。
可是,就結果論而言,台灣依舊難以突破兩黨對立的格局,小黨的生存空間不但愈來愈小,甚至可能淪為大黨的附庸。
不少專家批評,自從2008年立委選舉改制為「單一選區兩票制」,席次從225席減至113席,任期也由三年改為四年之後,最後從地方選戰脫穎而出的,大多是表現平庸、只求將「選票極大化」的立委面孔。以上屆的2016年選戰為例,最後兩大黨不但合計瓜分逾九成席次,全面執政的民進黨更取得過半數的68席。其餘小黨只剩時代力量(五席)和親民黨(三席)還有些許影響力。
既然如此,小黨為何還要參戰呢?
由台北市長柯文哲領軍的台灣民眾黨,可說是近來最受矚目的政黨新面孔。
事實上,根據2017年修訂的《政黨法》,政黨票只要拿超過3%(約40萬票),即可獲得每年每張票50元的補助款,等於往後每年可進帳約2000萬元,對缺乏資金奧援的小黨不僅助益極大。一旦得票率突破5%的門檻,便可獲得不分區立委席次,成功進軍國會,假如斬獲三席,還能籌組黨團,有望成為兩大黨拉攏的「關鍵少數」。
也因此,儘管很難從區域立委的地方選戰殺出重圍,但許多小黨瞄準的其實是另一張政黨票,所以仍須盡量推派候選人出征,對社會闡述自家主張與政治理念,並且讓選民感受活生生、可以面對面的人物,「如果沒有候選人,你很難宣傳,」俞振華一語中的地說。
說到底,儘管新聞版面常被總統選舉占滿,但2020的立委選戰依然充滿可看性,更是維持民主政治運轉的重要角色。各位選民,別忽略你手上這重要一票啊!
《城市學》立委專題:「城市民意往哪飄?2020立委大選你投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