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失智者認知生活周遭事物、人際關係,重新投入有趣的互動遊戲、運動活動,避免惡化,從一杯咖啡開始,桃園市政府社會局近年積極推動「認知休憩站」,目前已設置7處服務據點,各據點展現不同特色,採訪團隊來到其中「木匠的家」、「不老夢想1124號」實際走訪,空間富有溫度與人情味,長輩們紛紛表示「愈活愈青春了」!
依失智症盛行率8.09%推估,107年底全台失智總推估人口已邁過28萬人大關,到154年將突破90萬人;桃園市截至108年9月底止,65歲以上老人達26.6萬多人,推估失智長輩約近2.1萬人,桃園市政府因應失智人口的大幅攀升,配合衛生福利部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目標,兩年多前在各行政區規劃認知休憩站,成為社區中失智者及家屬的另一個家,提供諮詢、資源交流服務,強化實質上、精神上的支持力量。
失智症咖啡館起源於歐洲開始,例如英國的記憶咖啡、荷蘭的阿茲海默咖啡等等,這樣的彼此交流、聚集場地,對失智者、家屬和照顧者來說是休息的地方,日本也推動失智症咖啡店「橘子計畫」,把「以醫院、機構作為失智症照護為中心的對策」轉變為「以自家作為失智症照顧為中心的對策」,讓失智者在熟悉的地區過生活。
走訪認知休憩站「不老夢想1124號」,探查抗老防失智的妙方,王人卉社工督導表示,獲得桃園市社會局挹注,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自107年8月成立「不老夢想1124號」,提供八德區將近20位輕中度失智、輕度認知障礙及一般健康長輩服務,並以50至100元價格提供咖啡、茶飲,在餐飲服務SOP中,安排互動遊戲,包含進行5項名詞記憶及短期記憶抽考,讓民眾能親自體驗失智症中短期記憶障礙的症狀,每個餐桌上放置桌牌向用餐民眾介紹失智症,激發民眾對失智議題的關心程度,大家一起來建立友善失智社區,讓失智長輩能在社區安心生活。
「長輩們受到課程的吸引,自己都想來。」在職能治療師協助下,將運動融合在遊戲中,使用彈力帶訓練肌力,手作糕點烘焙刺激認知,「還會上架作為限量販售商品,所以長輩們很努力在做,喜悅享受成果。」隨著季節或創意推陳出新,社工帶著長輩們製作萬聖節飾品、把顏料加洗衣粉拌勻後在畫布上吹出五顏六色泡泡再做成擺設,都非常受到長輩們歡迎,王人卉強調,歸功於社會局協助提供大量的宣傳機會,「不老夢想1124號」方得以持續推廣失智症、提供照顧者支持,也給予長輩作夢的勇氣。
社團法人桃園市木匠的家關懷協會自107年4月起接受桃園市政府社會局委託在中壢成立「木匠的家認知休憩站」,每週三提供15個「失智家庭」參與活動,透過專業的職能治療師、居家護理師規劃各式職能及居家護理的系列課程延緩長輩的退化,每月定期的家屬支持團體聚會,更是讓家庭照顧者獲得情緒支持及再一次往下走的動;此外,休憩站多元的活動主題,更是讓每位長輩愛不釋手,如:手作烘焙坊、米干DIY等等, 休憩站服務團隊更創新長照的服務方式,帶著爺奶們去打水仗、賞花出遊吃披薩等好玩體驗行程,讓這些家人們感情更融洽、也能成為彼此的支持!
秦宗春理事長說,「木匠的家」一直以「人休息,物修惜!」的理念在做社區服務,讓人跟物在木匠的家都有一次重生的機會,以優勢觀點看到每一個人還有的能力,進而賦能,休憩站的服務也是如此。
每次的活動或出遊,許筱婷社工督導總習慣拿著單眼相機,透過鏡頭捕捉長輩與家屬、志工們及其他長輩最自在的互動、最開心自然的笑容。她很感動的表示,隨著台灣失智人口不斷的增加,失智友善社區的建立、家庭照顧者的服務更是刻不容緩,桃園市政府社會局率先看到需求,成立全台唯一以「認知休憩站」的方式提供社區失智友善服務,更進一步提供年輕型失智症者工作的機會,可近性的服務思維模式,著實才能真正照顧到在地化的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