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商業大樓的前身為日治時期非常知名的「國際館」,是台灣最早的豪華戲院之一。
1943年的國際館,戲院大門前方為今西寧南路。國際館是日本東寶映畫的直營戲院,可以看到電影看板下方有間名為「東寶」的餐廳;當日上映的電影是《陸軍航空戰記~緬甸篇》,為日本航空紀錄片的代表作,片長91分鐘,由日本映畫社製作。(圖片出處:1943年出版之臺北帝國大學豫科第一屆卒業記念寫真帖,本照片為作者個人收藏)
1935年,台灣電影發行業公會理事長真子萬理,收購當地的日本料理店改建為戲院,並於1936年元旦以「國際館」之名開幕營業,當時是日本東寶映畫的直營戲院。1945年戰後,國際館更名為「國際戲院」。
1936年元旦開幕的西門町「國際館」開館祝賀海報。
1970年10月,中影出現財務危機,售出位於台北市西門町的國際戲院;之後,國際戲院被拆除,並在同址建造萬年商業大樓,由台北名建築師蔡柏鋒負責打造,1972年6月7日動工,並於1973年6月4日竣工。
1973年10月6日,萬年商業大樓正式啟用,內有二百家商店同時開幕營業,至今仍為西門町著名之地標,不負其名。
刊登於1973年10月6日《聯合報》頭版的萬年商業大樓開幕廣告,可以看到萬年初期各樓層的營業項目。
儘管物換星移,萬年依舊是西門町裡屹立不搖的青春指標,舉凡青少年喜愛的流行服飾、球鞋、手錶、香水、手機、遊戲、玩具、漫畫雜誌等,都可以在這座夢幻城堡中找到;四樓幾間深具特色的模型玩具店,是許多青少年(或曾經是青少年的中年人)喜歡逛的地方,而五樓的湯姆熊遊戲場,則延續了萬年的精神,裡頭陳設了新型的投籃機、夾娃娃機,與浮力球等遊樂設施,讓歷史悠久的萬年長保新鮮感。
對了,你知道萬年大樓的三個門口是有名字的嗎?在東側(西寧南路)的出入口叫做「西寧門」,在北側(峨眉街)的出入口名為「峨嵋門」,在西側(誠品西門旁,與昆明街平行)的出入口名為「昆明門」。
你知道萬年商業大樓的三個門口是有名字的嗎?在東側(西寧南路)的出入口叫做「西寧門」,在北側(峨眉街)的出入口名為「峨嵋門」,在西側(誠品西門旁,與昆明街平行)的出入口名為「昆明門」。(張哲生 攝)
另外,你有沒有注意到萬年大樓裡的電扶梯運行方向是會每天互換的,也就是說,你今天搭乘的上行電扶梯;明天就會變成下行的!這樣的設定手法,是為了讓位於電梯口的店家能平均分享人潮,不過也因此讓不少人每次走進萬年大樓時,總搞不清楚哪邊的電扶梯才是上樓的。(而猜測哪邊的電扶梯是上樓的,也成了我每回逛萬年時的一個小小樂趣^_^)
大年初二的西門町 1961 vs 2018。上圖拍攝於1961年2月16日,下圖由張哲生於2018年2月17日 在同地拍攝,兩個日子均為大年初二,正值過年期間,路上人潮洶湧,非常熱鬧,可以看到畫面右側路口的建築物從國際戲院變成了萬年商業大樓。
小我一歲的萬年,一直是我念念不忘的地方,有著我滿滿的回憶,衷心盼望她能在西門町永遠屹立不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