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試辦在車流量大、易肇事路口擺放男警人形看板成效顯著!地方道路事故率、詐欺車手提領案件數明顯下降

桃園吸睛交通看板帥到民怨!高雄曬歷史一哥「呂捷立牌」怎沒事

桃園吸睛交通看板帥到民怨!高雄曬歷史一哥「呂捷立牌」怎沒事 圖/桃園中壢男警看板(左)與歷史老師呂捷拍攝高雄道路安全宣導影片的畫面。組圖翻攝自threads@haohao_0410(左)、呂捷高雄市岡山警分局提供(右)。
作者:方城市
日期:2025-03-05

2025年2月起,桃園市中壢區警分局為呼籲民眾遵守道路交通規則,避免「酒後駕車」和「超速」等違規行為,同時慎防「詐騙提領」等手法,因此特別於環中東路、中山東路與中北路等處,放置了6面外表帥氣、體格挺拔的男性警員宣導看板,同時還以「喝得醉醉,撞得碎碎」「小心車手陷阱,守護你的財產」等朗朗上口的斗大字樣口號,吸引民眾關注。而果然「帥警看板」一出,中壢警分局發現,當地的事故與詐騙案件均明顯下降,顯見宣導效果顯著,但有一派居民卻不埋單,認為「帥警看板」非但沒有警示效果,反而危及行車駕駛與用路人的生命安全,評價十分兩極。

桃園「帥警看板」成效顯著!中壢警察分局:交通事故率明顯下降

根據桃園中壢警分局普仁派出所長甘博倫表示,自從「帥警看板」設置於交通流量大的路口及金融機構周邊後,宣導效果確實顯著。

不僅中山東路二段361號前後,事故由3件減為1件;環中東路、新中北路與後興路口的事故,也分別從10件降至7件;6件降少到1件。整體來看,事故降幅均達3成以上。同時,當地的車手提領案件數也呈現下降趨勢。

桃園試辦在轄內車流量大及交通事故率較高的路段及路口,擺放醒目的帥警看板提醒民眾注意交通安全並宣導預防詐騙等犯罪。翻攝自threads@haohao_0410。圖/桃園試辦在轄內車流量大及交通事故率較高的路段及路口,擺放醒目的帥警看板提醒民眾注意交通安全並宣導預防詐騙等犯罪。翻攝自threads@haohao_0410。

桃園「帥警看板」成功吸睛!民眾評價兩極:位置、大小危及安全

不過對於「帥警看板」的設置,中壢居民評價卻兩極化。有民眾大讚行車時能看到帥警,當然有警示效果。但也有網友在社群平台留言反彈,直指部分看板設於轉彎路口的電線桿上,非常可能影響用路人的視線與行車安全。

換言之,警方好心提醒的美意,民眾心知肚明,但「帥警看板」位置是否得當,或是設計的尺寸大小,似乎還有改進空間,值得觀察與商榷。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據此,桃園中壢警分局獲悉後也虛心回應,為了替民眾打造更安全、美好的生活環境,各方意見該局都會廣納,針對宣導方式審慎評估,並進行滾動檢討。

延伸閱讀

台灣5大詐騙手法盯工程師?1月詐財95億曝新騙術,新竹被騙最慘

高雄岡山交通看板也超醒目!「呂捷人形立牌」為何不會掀民怨?

不過,其實早在2023年,高雄市岡山警分局針對道路安全就曾有類似做法,特邀教育界知名歷史老師,也是第54屆金鐘獎自然科學及人文紀實節目主持人獎得主「呂捷」代言交通宣導,以真人比例的身高打造個人專屬的人形立牌,呼籲民眾鄰近各路口要慢看停,卻不曾引發民眾負評,究竟是為什麼呢?

網紅歷史老師呂捷人形看板曾豎立於高雄岡山各大路口,提醒民眾小心安全。高雄市岡山警分局提供。圖/網紅歷史老師呂捷人形看板曾豎立於高雄岡山各大路口,提醒民眾小心安全。高雄市岡山警分局提供。

根據當時的資料照畫面,只見,「呂捷看板」身著警服、手持指揮棒與雷射測速槍等警用裝備,看起來相當有氣勢,且據岡山分局長陳柏彰的說法,因地方轄區廣闊,又結合住宅和工業區,所以「呂捷人形看板」多達60面,豎立於當地交通流量大、易肇事的路口,希望藉「呂捷」的面子提升見警率,大幅降低當地交通事故的發生率。

而果然名人一出手,便知有沒有。不少民眾看到「呂捷看板」都備感親切,也未見網路傳來負評。那麼究竟是「看板擺放位置」的問題,還是「看板人物」吸不吸睛的問題呢?

延伸閱讀

台灣行人地獄別怪駕駛違規厚臉皮?網爆缺德日本人多仍安全關鍵

交通標語掌握「恐懼理論」才是有效關鍵?光吸睛不夠撼動人性

或許「人」都不是問題,因為看板人物帥不帥、美不美、是否取用名人肖像,其實都只能帶來醒目效果,似乎忘了好好運用「人性」來設計交通標誌。

如「恐懼管理理論」(Terror management theory,簡稱TMT),就是著名的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理論。

它源自人類學家Ernest Becker於1973年發表的作品《The Denial of Death》。書中Becker認為,死亡會為人類帶來焦慮與不安,因爲它總發生在隨機時刻,本質上是不可知的。

取自Unsplash。(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示意圖)

所以人類作為有智慧的動物,當然能感悟到生物死亡的必然性,故而花費一生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試圖去解釋,加以避免死亡,也不敢忽視死亡的重要性。

畢竟人類的本能是自我保護,因此一意識到死亡是無可避免和預測的,矛盾就會構成心理衝突。而這股衝突感,便會使人類大多行為的驅動力圍繞著如何逃避死亡,以及轉而建立與賦予生活上的意義。

延伸閱讀

2024全球最安全航空公司排行榜!台灣這家奪世界14名贏日本航空

「距離醫院要2小時!」日本北海道震撼交通標語觸動生存本能

因此,台灣交通標語不妨參考看看日本當地的做法。如過去有網友發現,當地人口密度最低、位處偏遠的北海道幌加內町道路上,就有一面震撼人心的交通看板寫著「距離送達醫院還需2小時」(日文),意指民眾萬一因道路違規而發生意外,不僅可能沒有人會發現,緊急報警、叫救護車,本身傷患還離醫院非常遠。

日本北海道出現一面震撼人心得交通標語 。取自X@red_baz。圖/日本北海道出現一面震撼人心得交通標語 。取自X@red_baz。

故該看板於網路爆紅後傳至台灣,不少網友為強調守法的重要性,希望危險駕駛別害人又害己,見狀後也紛紛表示「2小時還沒辦法治喔,因為來回所以是4小時」「單程2小時,運氣差一點的話就死了......」「而且那還是運氣好,有辦法立刻聯絡上的情況。」

循此可見,表明「在這出車禍無法保證活不下去」的看板,讓駕駛真正有感,或許才能達到最佳的交通安全宣導效果。

《城市學》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禁止酒駕。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交通政策高雄市桃園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台南一條路曝「行人地獄18層」全台最慘!殯葬業勝美食觀光?
台北捷運電扶梯「兩側站立」可行嗎?各方觀點、日英作法一次看
台灣「行人地獄」惡名難改?各國駕駛禮讓行人政策一次看!
方城市

方城市

城市學特約編輯。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