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遠見雜誌》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中,風光拿下「環保與環境品質」全國第一的彰化縣,相信以「環保永續典範之城」來形容,無人會出聲反對。
對此縣長王惠美表示,彰化作為本土的農業大縣,面對地球暖化加劇,世界各地屢傳極端氣候的災情,自然在環境保護的政策與建設上更不遺餘力。
像是彰化縣府近年就積極啟動養豬場節水減廢,以及資源化利用的計畫,就積極設置並優化沼氣發電與沼氣再利用等相關設備。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Laura Anderson。(豬隻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故目前彰化縣內,共有多達11個沼氣發電案場,飼養11萬9785頭豬隻,發電裝置容量約可達1.059MW,能提供1941戶左右的家庭使用。
至於已完成的沼氣再利用案場,則總計163場,飼養頭數來到37萬2989,能有效收集沼氣並作為燃燒及仔豬保溫使用。
與此同時,細指標中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成長率」與「裝置總容量」,往往也能充分代表一座城市綠能產業的發展程度。而果然在綠電領域上,彰化再度以模範生之姿雙雙奪冠,讓各縣市甘拜下風。
據此,王惠美亦自豪說道,彰化截至2023年底,不僅已完工的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總裝置容量為全台第一,其中風力發電總裝置容量,以及已商轉陸域風力發電機117座,也都是全國之首。
圖/彰化縣府經綠處提供。
另一方面,彰化已完工的太陽光電設備也高達5875件,總裝置容量可達1406百萬瓦(MW),同樣在全國名列前茅,榮登亞軍。
而上述二種再生能源若合計裝置容量,甚至可達2.6GW,堪稱全台最大,種種輝煌紀錄,都著實令各界見識到地方無與倫比的再生能源成績與優勢。
當然,說起這些驚人綠能數字,亦完美呼應王惠美年初時的霸氣宣示,即要讓彰化成為台灣第一個承諾提供綠電的縣市願景。
所以,面對彰化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國內近7成風場皆位於當地外海,她特別要求,再生能源業者須提出承諾一定比例的綠電,優先供本縣在地中小企業使用。而其這項堅持,果然為地方帶來堅強的永續硬實力。
圖/位於彰化的彰濱太陽光電場空拍照。取自維基百科。攝影者台灣電力公司。
循此,王惠美也不忘強調,彰化擁有全國第一的綠能乾淨電量,堪稱是AI產業最好的落腳處,也是國際企業在台灣實踐SDGs、ESG目標的絕佳位置。
加上彰化基礎工業發展悠久,各項制度與機制都運作得十分成熟又扎實,自然更有利於高科技產業鏈的各種投資。
此外,彰化二林中科園區與規劃中的二林精密機械園區,還是全台唯一能立即提供,如輝達(NVIDIA)等護國半導體企業新建工廠用地的場域。
因此王惠美對於日後,彰化縣內條件完善,且能彈性製造精密產業鍊的聚落的落成,有著滿滿期許,也認為其將為地方帶來龐大的人口紅利與產業商機等「錢」景。
而針對彰化勢不可擋的競爭力,其實從本次調查中,彰化為「人均負債數」最低的前三大城市,亦可提前預知一二。
由於,據彰化2024年公共債務報告顯示,截至6月底,縣府庫的公共債務(一年(含)以上長債、一年以下短債)已降至95億元。換言之,等於平均每位縣民的負債只剩7700元,再度寫下地方新低。
且回顧歷任縣長留下的債務,地方自阮剛猛上任後開始舉債,30年間,包括翁金珠、卓伯源、魏明谷等人,其實都為彰化留下不少公債,尤其2018年,縣政總債務甚至一度來到264億元的高峰。
圖/彰化縣長王惠美。陳之俊攝。
可隨著王惠美入主彰化縣政府,縣庫總決算開始連續5年出現結餘,債務總算逐年遞減,顯見她與縣府團隊的施政有方。
而對此,彰化縣財政處亦公開表示,縣庫資金之所以能由虧轉充裕,主要得益於使用牌照稅和房屋稅的收入增加,加上統籌分配稅款與一般性補助收入的提高,終使縣府能優先償債,大幅削減債務與利息支出。
相信,伴隨彰化綠能產業如今打下的厚實基礎,未來地方的經濟成長將持續後勢可期,不僅有助財政赤字繼續轉綠,還可望提升地方其他面向的施政績效,並於全球綠色能源與永續發展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圖/《遠見雜誌》2024年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中116項細指標之彰化縣城市亮點。《城市學》製表。
本調查以九大面向進行競爭力評等,今年除了針對原有細項指標進行檢視與調整外,另外也將相同類型的複數指標合併為一項指標進行分數計算,避免重複計分。因此,2024年的評比面項分別為8項經濟與就業、7項教育與文化、7項環保與環境品質、8項治安、8項公共安全與消防、8項醫療衛生、10項生活品質與現代化、6項地方財政、6項社會福利之細項指標,2024年的評比總共涵蓋68項細項指標。
指標計算方法是將每一細項每個縣市的原始數據,轉為30至90分的標準化分數,各面向之細項加總後以算術平均數進行每個縣市各項目之排行,九大面向分數最後加總計算平均數則為總排名。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料網、國家發展委員會、台灣運動資訊平台、公共圖書館統計系統、資源回收管理系統、內政部、教育部、文化部、交通部、財政部、勞動部、衛生福利部、台灣電力公司等機關。
2024年的調查數據以2023年統計數字為主,部分項目為2021、2022年。
金門縣、連江縣、澎湖縣由於數據不全,因此不列入評比。
九大項目細項指標:
(註:共68項細項指標,加底線為負指標,合併指標所包含之細項於括弧內呈現)
一、經濟與就業(8):勞動力參與率、失業率、營利事業家數(包含營利事業家數占總家數比例、營利事業家數年增率、各縣市營利事業家數/各縣市人口)、營利事業銷售額(包含營利事業銷售額、營利事業銷售額年增率)、登記資本額(包含公司登記現有資本額、公司登記現有資本額年增率)、家庭收支-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家庭收支-平均每戶消費支出、老化指數。
二、教育與文化(7):圖書館藏書、借閱及購書費(包含圖書資訊借閱率、圖書資訊借閱人次年增率、圖書資訊人均借閱冊數、電子書借閱率、電子書借閱人次年增率、電子書人均借閱冊數、人均借閱冊數年增率、每人購書費、圖書及非書資料收藏數量、國中小學生平均擁有圖書冊數)、藝文展演活動(每人出席藝文展演活動次數、每萬人享有之藝文活動個數)、就學概況(包含國中小學生輟學率、國中小學生復學率)、特教學生概況(國中小身障生師比、平均每位身障學生特殊教育經費)、幼兒園概況(幼兒園就學生師比、公共化及準公共化幼兒園數、公共化及準公共化幼兒園比例、公共化及準公共幼兒園員額供應比率)、人均文創產業營收(包含人均文創產業營收總額、人均文創產業營收總額年增率)、文化資產保存(文化資產個數、文化資產年增率)。
三、環保與環境品質(7):一般廢棄物回收率(包含一般廢棄物回收率變化、一般廢棄物回收率)、汙水處理及下水道普及(包含整體污水處理率合計、公共汙水下水道接管戶數、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平均每人每日一般廢棄物(包含平均每人每日一般廢棄物產生量減少率、平均每人每日一般廢棄物產生量)、AQI<50之日數(AQI<50之日數比率、AQI<50之日數比率變化)、地方環保單位投入 (地方環保單位投入占支出比例、地方環保單位投入占支出比例成長率)、環保志工人數占縣(市)民比率、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成長率)。
四、治安(8):刑案發生(刑案發生率、刑案發生率年變化)、刑案破獲(刑案破獲率、刑案破獲率年變化)、竊盜案發生率(竊盜案發生率、竊盜案發生率年變化)、竊盜案破獲(竊盜案破獲率、竊盜案破獲年變化率)、暴力犯罪發生(暴力犯罪發生率、暴力犯罪發生率年變化)、暴力犯罪破獲(暴力犯罪破獲率、暴力犯罪破獲率年變化)、詐欺破獲率、無被害人刑案主動查處率。
五、公共安全與消防(8):每十萬人道路交通事故死傷人數年增率、緊急救護(包含緊急救護急救成功率、緊急救護送醫案件平均反應時間)、每十萬人建築物火災發生次數、每百萬人之每件火災死亡率、每位消防員服務人口數、每十萬人義消人數、每萬人口消防車未達報廢標準比率、消防水源防護密度。
六、醫療衛生(8):每萬人口執業醫事人員(每萬人口執業醫事人員、每萬人口執業醫事人員成長率)、每萬人口病床(包含每萬人口病床數、每萬人口病床數成長率)、平均每一護理人員服務之病床數、每萬人口全日型住宿機構家數、每萬人救護車輛數、每十萬人法定傳染病患者、13歲以上規律運動人口比率、人均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比率。
七、生活品質與現代化(10):自來水供水普及(自來水供水普及率、自來水供水普及率年變化)、家庭現代化設備(每百戶擁有數)-行動電話、房貸負擔率、平均每戶書報雜誌文具支出占消費支出比率、人口自然增加率、人口社會增加率、無障礙公車(人均無障礙公車數、無障礙公車率、無障礙公車率年增率)、電動機車(包含電動機車輛占登記比率、電動機車登記數年增率)、自行車道發展程度(自行車道長度、自行車道密度)、村里平均社區發展協會數。
八、地方財政(6):自籌財源(包含自籌財源比率、自籌財源成長率)、人均統籌分配稅收入、計畫型收入、人均負債(人均負債數、人均負債增加率)、地方稅收成長率、三年歲入及歲出餘絀平均增加率。
九、社會福利(6):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千人率、身心障礙者定額進用(定額進用率、機關定額進用足額進用廠商比例)、社會福利支出(平均每人政府社會福利支出淨額、政府社會福利支出淨額)、平均市民受到志工服務之時數、獨居老人服務人次占列冊獨居老人人數比率、長照服務(長照服務機構數、長照人力、長照服務涵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