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十年磨一劍,電影作品屢獲國際大獎青睞的名導李靖惠,一直以來獨具慧眼,總能以女性視角,發掘別人看不到的社會議題,並捕捉鮮為人知的故事,吸引大眾一同關懷。
因此她不僅成為全球首位,榮獲亞洲電影基金會亞洲紀錄片連線獎助的傑出導演,其長期關注長者與女性族群,還有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生命風景的「家國女性系列紀錄片」也獲獎無數,而《愛子歸來》正是該系列中的第七部作品。
然說起這部飛越台灣、美國,跨越太平洋傾力製作的《愛子歸來》,其故事主要在描述,一群懷抱美國夢的年輕人,因故深陷牢獄,當中有人因此被判刑100多年,於是漸漸成為被社會所遺忘的族群。
圖/楊媽媽站在美國監獄外。《愛子歸來》劇照,李靖惠導演提供。
而劇中另一個主人翁楊媽媽,則因家庭接二連三遭逢變故,讓她正值青春芳華的孫女愛倫,因走不出失去摯愛的痛苦而身陷低谷,導致長年來祖孫倆只能以紙條溝通,也使得楊媽媽對於同住屋簷下,祖孫溝通障礙築出的無形高牆,感到脆弱又無助,世代隔閡成為生命一大難題。
圖/楊媽媽(右)與孫女愛倫(左)。《愛子歸來》劇照,李靖惠導演提供。
但也許愛就是能找到出口,正當楊媽媽因60歲一無所有而深感落寞時,其生命依然奮力的在黑暗中發光。尤其是楊媽媽20多年來投入受刑人關懷工作,年復一年給監獄青年寄出上萬封信,不僅讓真摯情誼成功穿越監獄有形的高牆,也打破獄友們無形的心牆,好幾位受刑人都因楊媽媽的精神鼓勵,進而產生活下去的勇氣,就此讓沒有血緣的母子之愛誕生。
圖/美國重刑犯監獄外。《愛子歸來》劇照,李靖惠導演提供。
而跨越國界、種族與世代藩籬,成為牢獄孩子們母親的楊媽媽,彷彿也因為被愛而擁有了人生方向,慢慢與孫女化解心結,兩人關係從疏離到敞開心扉的轉變令人動容,就像絕處逢生的每個人,因走入彼此生命、互相牽引,展開一段意料之外、不可思議的旅程。
「完全沒有想到我一拍就是10年,10年是長達3000多個日子。」李靖惠在《愛子歸來》亞洲首映會上心有戚戚焉的表示。因為拍電影是非常燒錢的事業,所以若非李靖惠全心全意投入拍攝,甚至為此辭去大學教職工作,還花光嫁妝等積蓄,或許這部暖心大作至今都還未能搬上大銀幕,引領觀眾一同穿越高牆、活出真愛。
圖/李靖惠導演為拍攝《愛子歸來》花了長達10年的時間。李靖惠導演提供。
不過即使青春跟資金全投注在《愛子歸來》上,李靖惠始終甘之如因、勇往直前,正如她所言「我得到更多無價的愛,也想透過電影繼續傳播愛,愛有無遠弗屆的影響力,特別是永不放棄的愛。還有很重要的是,我們現在在推動壯世代,不同年齡層都可以活出美好的生命,就像楊媽媽的生命,能夠在60歲展開完整,全新的30年。」
也許正因李靖惠懷著難能可貴的堅持,所以《愛子歸來》得到許多影壇佼佼者的力挺。如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廖慶松,就親自擔任監製與剪接指導;坎城影展技術獎得主杜篤之,也出面為電影進行聲音設計與杜比音效製作;王亞維則擔任電影聯合製片的重要角色;更棒的是,《愛子歸來》還獲得文化部及台北市文化局的補助。
圖/李靖惠導演為拍攝《愛子歸來》花光了嫁妝積蓄。李靖惠導演提供。
圖/金獎導演李靖惠(左三)十年磨一劍拍攝《愛子歸來》,亞洲首映會上嘉賓雲集,立法委員吳春城(左一)、藝人何方(右一)、傅薇(右二)都出席支持。李靖惠導演提供。
因此《愛子歸來》在眾高手齊力下,一推出便從眾多電影中脫穎而出。像是《愛子歸來》首先在聖地牙哥亞洲電影節嶄露頭角,入選亞美全景競賽片,成為唯一入圍的台灣電影,並獲選為台灣觀摩影片。爾後《愛子歸來》在美東和美西曝光後,也得到各界熱烈的迴響,在世界舞台發光發熱。同時,《愛子歸來》還再度入圍2024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競賽,因此李靖惠衷心期盼,《愛子歸來》傳達的主題「牆,把你隔絕;愛,讓你超越!」也能深深感動、激勵著台灣觀眾,並預告將於秋季成為院線片。
圖/楊媽媽20多年來投入受刑人關懷工作,年復一年給監獄青年寄出上萬封信。《愛子歸來》劇照,李靖惠導演提供。
此外《愛子歸來》亞洲首映會當日,現場也出現許多來自產官學界、演藝界與公益團體的名人響應。如林書豪爸爸林繼明就公開讚聲,未來電影到美國加州映演時,林家一定動員前去觀影;而長期關心家庭議題的台北市議員曾獻瑩,也希望大家能以行動支持《愛子歸來》,見證李靖惠用十年無價青春製作的好電影,感受愛的力量。
圖/楊媽媽20多年來投入受刑人關懷工作,年復一年給監獄青年寄出上萬封信。《愛子歸來》劇照,李靖惠導演提供。
圖/楊媽媽20多年來投入受刑人關懷工作,年復一年給監獄青年寄出上萬封信。《愛子歸來》劇照,李靖惠導演提供。
另一方面,立法委員吳春城針對《愛子歸來》中,楊媽媽成功突破與孫女的世代隔閡,逆轉苦難人生,並於60歲後再創黃金30年,活出壯世代精彩的生命力,而感到相當感佩。
因為在台灣,目前55歲人口已高達800萬,代表許多家庭也面臨世代隔閡的關係。加上銀髮海嘯來臨,60歲後很多人可能都還有30年的金色年華,因此立法院這些年,才會如此積極組成壯世代委員會,盼積極探討壯世代發展第三人生的各種可能性,所以吳春城由衷感謝《愛子歸來》能透過紀錄片方式來倡導壯世代議題,與社會互相呼應。
圖/李靖惠導演在《愛子歸來》中拍攝楊媽媽的畫面。李靖惠導演提供。
更棒的是,《愛子歸來》日後除持續參加國際影展或到美國巡演外,2025年還計畫前往監獄映演,預計將有超過6萬名受刑人能觀賞電影,感受到滿滿愛能量。
對此人稱「台灣監獄先生」的黃明鎮牧師,也因投入監獄關懷工作30多年十分有感,會中特別以期待語氣說道「極力推薦大家觀賞。相信會幫助很多人去珍惜家庭的愛,珍惜彼此之間的友情,珍惜每一個在監獄裡面的受刑人。希望全台灣監獄的受刑人也都能看到《愛子歸來》這部電影。」
圖/李靖惠導演獨具慧眼,總能以女性視角發現別人看不到的社會議題,捕捉鮮為人知的故事。李靖惠導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