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熱浪來襲,泰國自4月21日潑水節慶祝活動結束後,發布多日極端高溫警報。今年(2024)至今因中暑死亡已累積高達38人!近期頻繁出現體感溫度介於攝氏42度至攝氏51.9度之「危險」區間,甚至已有幾次突破體感溫度攝氏52度!不只人民生命受到危害,當地主要產業農業、畜牧業也因此波熱浪重創。
根據泰國氣象部門表示,泰國夏天一般為2月中旬至5月中旬,共約2.5個月左右,而4月更是陽光直射的月份,是泰國最熱、最潮濕的月份,有幾天更可能會出現攝氏40度以上的高溫。亞洲新聞台(CNA)主播 DawnTan 在報導中提到:「4月通常為泰國全年最熱的時候,今年因聖嬰現象,高溫現象加劇。」DawnTan 說明:「自從周三(4/24)開始,熱浪指數,包括濕度和風速,都已經到達危險等級,根據曼谷市府官員表示,體感溫度預計將超過攝氏52度。」
從曼谷當局(BMA)臉書中可以發現,自4月20日起,21日、22日、23日、25日、 26日、 30日及5月1日皆有發布熱指數達攝氏52度以上之「極度危險」警告。熱指數(Heat Index)是指人體所能感受到的溫度,取決於空氣的溫度及相對濕度。當體感溫度已高於攝氏52度以上,曼谷當局則發布示警,告誡民眾應嚴格禁止戶外活動,避免因中暑或溫度過高造成身體不適或生命危害。
圖/泰國近期多日體感溫度突破攝氏52度。取自曼谷當局 กรุงเทพมหานคร FB。
根據泰國公共衛生部健康署副署長阿塔彭(Atthapol Kaewsamrit)表示,自2月22日起,泰國許多地區出現極端炎熱天氣,至今已有38人因中暑而死亡,死者多為戶外工作者、老年人、酗酒者及合併症(co-morbidities)患者。今年(2024)夏天還沒結束,因中暑死亡的人數就已經超越去年整年的人數,令各界擔憂。
曼谷當局(BMA)也透過臉書宣導「中暑」的症狀、影響,提醒民眾當出現症狀時,應立即治療,否則可能會對心臟、大腦、腎臟和肌肉產生嚴重影響。如果延誤治療可能會導致死亡。該篇貼文也提到當遇到「中暑症狀」時,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步驟緊急處理:
1.立刻將發生中暑症狀的人帶到陰涼處,容易通風的地方。
2.使患者躺下,雙腳舉高。
3.減少身上穿著,以達到降溫的作用。
4.儘快降低體溫。
5.若沒有昏迷,請患者多喝水並儘快送往醫院。
圖/曼谷當局發布中暑應變方式。取自曼谷當局 กรุงเทพมหานคร FB。
阿塔彭也勸告,民眾應避免長時間曝曬、減少飲酒,建議穿著輕薄衣服及多喝水。
泰國氣象部門在5月2日時發布貼文,指出目前已有41個地區打破過去夏季高溫紀錄。極端高溫不僅影響到人民的健康、生命安全,也造成泰國重要產業 - 農業、畜牧業重大傷害。當地鴨農表示,因天氣過熱,鴨子生蛋數量自80%~90%減少至50%~60%,年紀較長的鴨子甚至只剩下30%左右會下蛋。鴨蛋的大小也縮小許多,秤重販賣的價格跌了25%。
圖/泰國已有41地區夏季溫度超越過去紀錄。取自泰國氣象部門 กรมอุตุนิยมวิทยา FB。
另外當地盛產的榴槤、水稻也受到很大的影響。榴槤的收成期為每年3月至6月,極端高溫使榴槤熟成過快,不是爆裂就是長得不夠飽滿、不符合販售標準。水稻原本每年可以收成2次,現在只剩下1期稻作可以採收,造成供需失衡的問題。當地農民表示,若未來天氣持續不穩定、氣溫持續上升,他們的生計可能岌岌可危。
圖/泰國水稻、榴槤、畜牧業皆受到極度高溫影響。取自 Unsplash, Eduardo Prim 攝影。
泰國是多數遊客喜好的觀光大國,今年(2024)潑水節吸引了192萬旅遊人次,根據2023年統計數字,泰國為台灣人出國旅遊第三名,其中又以曼谷為最熱們地區。不僅泰國當局,各界也十分關注極端高溫所造成的影響,呼籲民眾若要前往當地旅遊,千萬要注意多喝水、天氣過熱時減少戶外活動,避免身體不適。
泰國各區為降溫或防止高溫曝曬,用電量大增。能源部發言人維拉帕(Veerapat Kiatfuengfoo)表示,4月29日晚上9點,泰國用電量高達3萬6699.9兆瓦,創下泰國史上用電量新高,其中原因可能包含民眾使用冷氣降溫,及電動車大量充電。
今年熱浪讓泰國不僅氣溫、中暑死亡人數、用電量皆達到新高,夏天預計到5月中旬,泰國政府不斷提出因應措施及預防資訊。各界也十分關注接下來的氣候會如何改變,也提醒所有前往泰國旅遊的遊客要多注意身體狀況,在高溫示警越來越頻繁的狀態下,應謹慎評估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