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少子化現象加劇,對此內政部據人口統計資料認為,男女未婚人口增加,可能是國家生育率屢創新低的主因之一。如106年底,20至44歲男性及女性未婚比率,分別為60.18%及49.48%,可時隔5年,111年底男性未婚率不僅再提高,女性未婚比率幅度更是大增,20至44歲各年齡組平均皆有50%的人未婚。
因此各縣市政府每年都積極舉辦單身聯誼活動,盼未婚男女有更多管道認識異性,同時在地方政府的見證下,勇敢表達自身心意,與心上人攜手完成人生大事。
有鑒於此,新北民政局在2023年成功為416位單身男女牽線出106組戀人,配對率高達50.96%後,2024年決定再加碼8場線上報名的單身聯誼活動,每場預計邀請不同年齡層男女各30名參與(以新北市民為優先正取,每人限參加1場不得重複),且地區、戶外體驗和互動遊戲設計全融入各區特色,如鶯歌趣玩手拉坯、烏來台車旅行、石門夏戀派對、三重眷村文青小旅、八里鐵馬追風和金山戲遊老街等,讓單身男女能在自然美景的薰陶下,拉近彼此距離,幫助愛情更快萌芽。
圖/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此外,新北市政府除規劃免費的單身聯誼行程,並贈送參加者地方特色伴手禮外,為鼓勵參加者展現更積極的態度,奮力追求人生的幸福,針對配對成功的情侶檔,以及參加同場次並步入婚姻的新人,新北市也大方祭出好康,如前者可再獲成雙成對的愛情紀念品,還有幫助戀愛持續升溫的約會咖啡券;而後者,新北市則承諾會「保送錄取」新郎新娘,讓成眷屬的有情人參加地方超搶手的聯合婚禮。
圖/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不過儘管新北市政府推出各種好康推波助瀾,催化帶動單身男女的踴躍報名的熱潮,可就大環境趨勢來看,不妨說台灣年輕人依然是渴望愛情,而且想婚的。
這一點,觀察內政部戶政司公布的2023年戶口統計數據能發現,台灣2023年結婚對數來到12萬5192對,折合年粗結婚率為千分之6.54,較2022年12萬4997對增加了195對,創2020年以來新高,因此青年對於婚姻明顯是嚮往的。
另一方面,據《今周刊》「2023年台灣婚育意願大調查」調查報導,台灣未婚族中有56.2%想結婚,43.8%則沒有結婚意願,以人數來看也是過半的,只是想婚族苦在「找不到對象」與「經濟條件不足」兩大因素上,所以才難尋真愛,甚至無法步上紅毯。
至於外界總說,台灣年輕人不婚不生主因是「買不起房」,其實這說法似乎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因內政部不久前公布的2024年第8週統計通報數據證明,台灣青壯年「婚前無自有住宅者」的結婚率為67.2%,高於「婚前有自有住宅者」的結婚率47.7%;又「婚前無自有住宅者」的生育率,也比「婚前有自有住宅者」高出18%。由此可證,無論無殼蝸牛出於任何原因沒有買房,都比有巢之人的結婚、生子比例要高。
圖/內政部提供。
再者是「婚前無自有住宅者」的初婚年齡、初育年齡也全比「婚前有自有住宅者」來得更低,如此亦能得知,無房者比有房者通常更早結婚生子。
換言之,居住正義固然重要,跟台灣人結婚率、生育率存在相關性,可真正想解決低國人結婚率、低生育率的問題,把矛頭一昧指向高房價問題,方向恐不夠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