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民眾停車、計費、繳費管理變得更聰明,愈來愈有國際智慧化城市風範的台中,於民國113年起,陸續在馬路邊的差別費率車格增設多功能偵測雷達,如今已建置多達6500顆。由於其模樣黑黑、圓圓又扁扁,很像掉在地上的巧克力軟餅乾,所以不少網友都戲稱它為「黑色餅乾」。
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但你可千萬別小看這塊平常「躺平」,貌似不起眼的小小雷達神器,因為它就像角落生物,不僅具影像辨識功能,同時還可運用感測機制,全天候無間斷的回報路邊停車格位的資訊,讓停車位達到無縫接軌的高使用率。
更厲害的是,「黑色餅乾」還能同步計算車輛的停放時間,並整合自動計費與第三方支付的功能。一來,便可與停車開單的單位協力,幫助駕駛在駛離停車格後的15分鐘,立即查詢到停車費用,徹底實現無人化、無紙化的開單效果。二是駕駛也能綁定手機的支付App,隨即遠端進行繳款動作,不必再刻意跑到自動繳費機前,或是專程跑一趟超商繳費,甚至又面臨車輛臨停的難題。
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而且就環保永續的角度來看,台中市政府這項創新的便民規劃,其實也對改善當地空氣質量,以及減少環境碳排等現象起了積極作用,還大幅降低公部門行政上許多人力負擔,無疑是提升台中市民生活品質,讓城市走向綠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因此隨著「黑色餅乾」這套系統進一步的完善與擴展,台中市政府未來也目標於119年前,在都市停車格內埋下共21000顆的地磁,希望日後台中每一個行政區都能展現智慧停車的功用,成為其他縣市學習的典範,也帶給市民更多便利和福祉。
當然,除打造停車智慧化的環境外,台中市政府也同步規劃其他種車輛停放管理的建設,好比中區的興中立體停車場空間,也可望於民國114年中完工。
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而同樣的,台中市政府也以科技設計為導向,在6至7層增築台中市智慧停車雲端平台與數據中心,盼以挹注嶄新動能,介接並整合路邊智慧車格與路外停車場相關的靜、動態資訊,幫助城市整體的停車環境都更友善又便捷。
相信待將來,台中這些關乎停車的功能設備日趨完善,地方政府不僅「台中通」APP因台中購物節火紅,下載量高達236萬次,日後服務多元又能讓民眾直接線上購買月票的台中交通網APP,下載量定然後勢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