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智庫X城市學 人物專訪|壹加壹攝計導演暨創辦藝術總監 楊立

企業釀台版「高年級實習生」廣告為求才!退休老人工作才不丟臉

企業釀台版「高年級實習生」廣告為求才!退休老人工作才不丟臉 圖/麥當勞正職服務員徐富美。麥當勞提供。
作者:蔡炆璇
攝影:陳之俊
日期:2024-01-24

台灣面臨人才危機,而少子化更讓人才永續雪上加霜。因此,企業界得想方設法爭取「才源」,而提供長者二度就業,似乎成為另一把救命之鑰。有鑑於此,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永續組主任,同時也是拍攝過吳宗憲、林依晨等無數名人的壹加壹攝計創辦人楊立,特別提出以廣告溝通世代議題,打造老年人重返職場的新價值觀,嘗試為企業當前的缺才難題帶來解方。

誰說老人家退休後重返職場好丟臉,代表年輕不努力,老了才在靠勞力?也許這觀念早已過時。因為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永續組主任,同時也是拍攝過無數大明星的壹加壹攝計創辦人楊立,就與許多新生代企業主,如知名老字號香雞城第三代品牌經理陳巧瑜等人,正醞釀拍攝如電影《高年級實習生》(The Intern)情節的廣告,力求透過影片傳遞世代新觀念,翻轉老人家二度就業的負面思考,也替國內許多公司尋求更多才源。

台灣未來每5人有一位逾65歲老人!企業真的「員工用盡」了嗎?

2020年台灣進入「生不如死」時代,影響所及讓企業界深陷缺工、缺才危機,如國發會就預估,台灣至2070年,每年將平均再少18萬勞動人口,缺工問題正急速惡化。

因此,麻省理工學院(MIT)史隆管理學院高級講師、系統科學家彼得・聖吉(Peter Senge)過去也提出建言,表示「人」是勞動市場裡一切的核心,所以「即使在企業內部無法解決少子化的問題,你也可以找到一些能做的小事」。

盼用廣告翻轉「退休」傳統舊觀!楊立:二度就業的老人更快樂

有鑑於此,楊立就觀察到,若台灣在少子女化牽動下,2025年老年人口占比真如國發會預測將正式超過20%,即每5人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老人,那就局勢來看,企業先著眼於長者二度就業,或許才能為人力匱乏帶來轉機。

可楊立也不諱言,台灣老一輩對「退休」一詞往往有著刻板印象,好似退休就該非常清閒,最好什麼事都不要做,或著一有空就遊山玩水,倘若人老了還在工作,就等於是「年輕不努力,老了才在靠勞力」。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壹加壹攝計創辦人楊立。陳之俊攝。圖/壹加壹攝計創辦人楊立。陳之俊攝。

但他認為,事實上長輩退休後還是能憑藉熱情工作,只要不要過度勞累,比如「以前年輕每天熱血工作18個小時,到了65歲,還是對事業充滿熱情,那就舒服的一天工作3小時,或執行更輕鬆的工作就好啦!」如此一來,長輩既能繼續做熱衷之事,又能保有職場社交生活,同時還能思考動腦、勞動筋骨,並維持基本收入,進而達到身心全方位的健康。

「這就是廣告傳達價值觀的體現!」話鋒一轉楊立強調,針對老齡就業這一塊,廣告傳播不僅可望讓長者重新定義「退休」,以繼續就業為傲,還彰顯出他們人生有更多選擇,也直接解決企業缺才窘境。

壹加壹攝計創辦兄弟檔楊立(左)、楊杰(右)年僅30多歲,年收入已破八字頭。取自壹加壹攝計官網。圖/壹加壹攝計創辦兄弟檔楊立(左)、楊杰(右)年僅30多歲,年收入已破八字頭。取自壹加壹攝計官網。

至於企業端,相信透過廣告的倡導,也會更願意採納新觀念,嘗試安排部分相較安全、輕鬆的打工機會或職缺讓老年人來執行。

況且老人家閱歷豐富,更懂人情世故,客人見到長者通常也會格外客氣,聘雇長輩接待客戶喝茶或寒暄,對公司來說可能是最佳選擇。

老人工作不是沒錢,是做興趣!企業職場友善長者利多又得才

接著楊立重申,影片就該做到換位思考,即「老年人或企業老闆就是我,我站在你的角度思考」,如此才能做到有效的人性價值溝通。所以內容核心概念在於「60、70歲退休老人家回到職場後,笑得更開心了,因為長輩重返職場不是說你沒錢,而是來做興趣、發揮過去所學的」;而企業方面,除了幫助長者二度就業,確實能解決部分缺工問題外,若公司是配合國家人力政策,那或許「保險這一塊,也可以跟政府領取補助」。

由此可見,企業除了考量中長線的人力,推出友善家庭與孕後婦女等福利外,致力輔助長者回歸職場,兩種政策雙管齊下,或許是排解缺工的當務之急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吳宗憲、林依晨愛用攝影師!30初頭兄弟檔如何在廣告紅海創奇蹟
台灣高齡未來?南韓7成「下流老人」世界窮,求工作到73歲領5萬
全台頂規7大養生村有錢難搶!下樓看診泡湯,押金最貴飆1500萬
生育最低國家全在亞洲!這些少子化「悲哀國情」比台灣高房價慘
長照悲歌何時停?照顧長輩無法就業人口達15萬人,已連續3年攀升
各縣市搶救少子化危機!全國生育津貼「好孕」補助政策一次看
文大連年「欠學生」房東哭?2023大學放榜29校缺額這些科系最慘
蔡炆璇

蔡炆璇

遠見記者、城市學數位策展。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