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鄭成功變成了寶可夢大師!公館曾有蟾蜍精瘟疫毒害百姓?

當鄭成功變成了寶可夢大師!公館曾有蟾蜍精瘟疫毒害百姓? 圖/位於台北市公館地區的蟾蜍山一景。普通人攝影。
日期:2024-01-31

胡適曾提出名為「箭垛(箭靶)式人物」的理論,意指特定的歷史人物,會因為大眾所認可的形象,而將性質相似的事蹟或傳說加諸在其身上,例如被視為華夏始祖的黃帝,便成為許多上古時期重要技術和制度的發明者。鄭成功在民間被尊為「開台聖王」,在台灣各地口耳相傳的故事,自然也會有意無意地與之連結。 

蟾蜍山下的公館發展史

台北市公館商圈東南隅的蟾蜍山,不僅相傳為蟾蜍精化身而成,且山腳下的區域,正是公館一名的起源。

大約在十八世紀中葉的清乾隆年間,開始有漢人在此處招佃拓墾,為了收取佃租和調解原住民糾紛,於是建立執行相關事務的工作場所,謂之「公館」。公館擁有新店溪的水利之便,加上瑠公圳的開鑿,大幅提升農田灌溉的效能,於是公館發展日漸興盛。

延伸閱讀

北部限定信仰「顯應祖師」與消逝的泰山溝仔墘老街有何淵源?

到了日治時期,由於鐵道路線行經公館的車站,設置在今日的台北捷運公館站,於是原先的公館逐漸沒落;國民政府遷台之後,蟾蜍山成為空軍作戰指揮部的據點,且沿坡而建提供軍眷居住的煥民新村。

如今煥民新村作為台北市境內唯一完整保留的空軍眷村,以文化場域的姿態重生,積極創造出新的價值。

於2020年整修完成,作為蟾蜍山聚落公共空間的蟾蜍山大客廳一景。普通人攝影。圖/於2020年整修完成,作為蟾蜍山聚落公共空間的蟾蜍山大客廳一景。普通人攝影。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從呂洞賓、劉海到鄭成功 

綜觀公館暨蟾蜍山的歷史,幾乎與鄭成功毫無關聯,而且過去從來不叫蟾蜍山,而是「拳頭母山」或「拳山」。直到國民政府遷台後,文獻中才出現「蟇(蟆的異體字)頭山」的記載。

奇妙的是,蟾蜍精傳說不但流傳至今,而且眾說紛紜。故事大致講述有一隻蟾蜍精危害百姓,不僅噴出劇毒傷害莊稼與牲畜,還會吞食人類,後來八仙之一的呂洞賓見狀,於是佇立在一處山頂,隔空與蟾蜍精鬥法並將其收服,蟾蜍精化作巨岩,成為今日的蟾蜍山,而呂洞賓佇立處就是今日位於台北市景美地區的仙跡岩。

延伸閱讀

隱藏於車水馬龍的中和枋寮老街,繁榮一時卻注定成為歷史?

除了呂洞賓之外,還有呂洞賓的弟子劉海,以及鄭成功的版本,差別僅在於收服的方式不同。

劉海版本顯然取自宋元之際流傳的「劉海戲金蟾」典故。劉海用一串銅錢解救其親人死後變成的三腳金蟾,金蟾擁有口吐銅錢的能力,於是劉海便用這些銅錢來救濟窮苦百姓;至於鄭成功的版本,則與其他的降妖傳說大同小異。鄭成功率軍北上遇到蟾蜍精,因此下令砲擊,蟾蜍精從此不敢作亂。

相傳呂洞賓與蟾蜍精鬥法時施力過猛,因而在仙跡岩留下了腳印。取自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圖/相傳呂洞賓與蟾蜍精鬥法時施力過猛,因而在仙跡岩留下了腳印。取自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

蟾蜍精所代表的自然與人為災害

要怎麼解讀蟾蜍精傳說版本,人物時代跨度相差近千年,且明顯與歷史不符的現象呢?這或許可以從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指南宮建廟沿革尋得線索。

約莫在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左右,蟾蜍山南麓山腳的景尾街(今台北景美)發生一場嚴重瘟疫,在請來呂洞賓的神像坐鎮之後,瘟疫竟逐漸平息。當地仕紳為了感念,於是建造指南宮,以作供奉呂洞賓神像之用。那起瘟疫,很有可能就是蟾蜍精傳說的源頭。

延伸閱讀

從繁華到凋零的百年汐止老街!通靈少女《濟德宮》改建助重生

此外,當時公館與景尾兩處聚落之間的交通,不是沿著景美溪畔,就是要翻越蟾蜍山。景尾溪直到1980年代堤防工程完成以前,都是水患頻仍之地;蟾蜍山路線複雜,加之時有原住民的侵擾,往返途中隨時會有生命危險,這也和蟾蜍精吃人的描述暗合。

蟾蜍精傳說之所以有鄭成功的加入,正是受到「箭垛式人物」的效應。畢竟呂洞賓與劉海與台灣的連結過於薄弱,因此制服蟾蜍精的重責大任,也就落在與台灣淵源甚深的鄭成功身上了。

指南宮歷經數次重修增建,如今已成台灣重要道教聖地。取自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圖/指南宮歷經數次重修增建,如今已成台灣重要道教聖地。取自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地方文化復興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捷運中和公館線改中和光復線!延伸國父紀念館紓解大巨蛋人潮
台大公館「整條街招租」無關租金貴?網喊台北捷運地下化毀商圈
台北公館地下驚藏「水宮殿」天龍限定藍寶石泉、總統溜滑梯曝光
Somebody Sue/普通人

Somebody Sue/普通人

喜愛歷史、閱讀、創作的一介普通人,特別專攻三國歷史、香港電影以及日本文化,著有《非普通三國:寫給年輕人的三國史》一書。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