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寧夏夜市近來因嗅到社群趨勢,特別在粉專公告,預計於1月25日舉辦一場熱鬧的20隊「科目三」舞蹈比賽,且活動獎項還是先前蔚為話題的台北捷運巨型悠遊卡,裡頭甚至備有200至5000元不等的儲值金,評審團則由學生與夜市協會所組成,屆時將以人數、舞蹈、造型吸精度等作為評比標準。
不過外界萬萬沒想到,緊跟時事脈動的台北寧夏夜市,此番美意貼文一公開後,卻掀起PTT省錢板(Lifeismoney)板網友罵聲連連。
觀察留言可以發現,反感民眾多對兩岸緊繃關係有敏感情緒,因此連帶排斥上億大陸網友熱門的流行舞曲,也不樂見台灣公家或民營等組織單位,將抖音元素作為活動主題,所以才會產生如「果然抖音是最大的統戰武器」「舞統台灣」「謝謝寧夏夜市,之後不會再去了,未來有任何外國朋友來,也都會建議他們不要去寧夏夜市」「抖音一響,父母白養」國民健康操改成這個好了」「寧夏就中國地名啊,寧夏夜市跳中國舞,沒毛病!」「這個夜市是很有事」「台北最high中國城」等相對激進的言論。
另外還有網友形容,寧夏夜市這次舉行的科目三舞蹈大賽是「2024目前排行第一名最無腦活動」,並質疑主辦單位完全沒考慮到其他國家觀光客的心情。
由此也能推論,若寧夏夜市本屆舉辦的題目為歐美潮流街舞,或是日本藝妓等傳統舞蹈,可能就不會出現此種效應,顯見台海緊張關係,始終觸動著民間情緒,尤其在總統選舉過後,這股氛圍依舊餘波盪漾,因此也有人直呼「以後不想去寧夏夜市了」。
而針對這次網路輿論風波,寧夏夜市觀光協會理事長林定國也出面說明,表示寧夏夜市舉辦舞蹈競賽多年,都會結合時下話題,過去主題如韓國大叔PSY騎馬舞,以及王彩樺的保庇舞等,經常都吸引到許多國內外遊客共襄盛舉。
因此這次「科目三」主題造成這麼大的批評聲浪,寧夏夜市會虛心接受指教,可目前已站在風尖浪頭,所以活動不會喊卡,依舊會繼續進行。此外林定國也提到,該活動開放不到2小時,報名很快額滿,這也間接證實,民眾對科目三舞蹈比賽評價正反不一,還是有台灣民眾踴躍響應,並積極投入參與,所以也許都該給予尊重。
其實「科目三」一詞,最早並非來自舞蹈名稱,而是出自中國廣西的機車考照流程。因為在大陸,考取汽機車駕照的做法和台灣相似,必須通過3場考試,包括理論考試(科目一)、場地駕駛(科目二)與道路駕駛(科目三)。
所以後來廣西人才會將「科目三」衍伸為當地居民一生會經歷的三場考驗,包括「科目一唱山歌」「科目二嗦米粉(即吃米粉)」與「科目三跳舞」。其中「科目三」更進一步成了廣西人「婚鬧」習俗的魔性舞蹈,致力讓新婚夫婦洞房花燭夜不得安寧,也讓「科目三」舞風路線顯得非常浮誇。
加上2023年6月,一名抖音創作者「神不在邯鄲」將「科目三」搭配《一笑江湖》的DJ版音樂與絲滑舞步,因畫面戲劇張力十足,旋律又格外洗腦,所以隨即在抖音如病毒般擴散廣傳,在兩岸三地間造成轟動,形成今日家喻戶曉的次流行文化。
「科目三」火紅期間,不僅台灣年輕人紛紛在社群平台,用自己的舞技重新詮釋,連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都曾跟著台灣年輕人的示範跳了一段,更表示「非常簡單,小事一樁啦!」因此就有網友剖析,這也反映出,中國與台灣民眾在文化喜好上仍存有共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