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臺灣文化博覽會邀花蓮豐濱森川里海藝術創生計畫於台北華山文化園區展現部落「與山生活」文化復振成果

你的「臍帶之地」在哪?花蓮豐濱原住民老人一問讓很多人哭了

你的「臍帶之地」在哪?花蓮豐濱原住民老人一問讓很多人哭了 圖/取自臉書「森川里海(米粑流)濕地藝術季」。
作者:蔡炆璇
日期:2023-09-26

你曾被問過「臍帶在哪裡」嗎?這一句來自原住民族老人家常見的問候,不僅出自對你出生地的好奇心外,也提醒著台灣年輕人,無論人到了哪裡,心都不忘本的道理,尤其是文化復振,一直以來都是原住民部落關注的議題,裡頭涵蓋了族人世界觀、價值觀、生活信仰,還有文化實踐所累積的世代核心,而這些知識系統的形成,全都與生活中的自然生態環境息息相關。因此,為了讓更多人看見花蓮豐濱森川里海藝術創生成果,2023臺灣文化博覽會於9月26日至10月1日的台北華山文化創意園區紅磚六合院/西一棟,特別透過「臍帶之地-與山生活」展覽,公開這幾年努力推動地方知識培力的成績。

花蓮豐濱森川里海藝術創生成績單!「臍帶之地 與山生活」找回初心

自民國108年起,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就致力展開,以「森川里海藝術創生計畫-里山生活營造」啟動部落文化材料的盤點與調查,並長期在花蓮社區與部落推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

延伸閱讀

2023臺灣文博會打開空總!台北蛋黃區不改建社宅是對的?

取自臉書「森川里海(米粑流)濕地藝術季」。圖/取自臉書「森川里海(米粑流)濕地藝術季」。

期間,為了有效分析過往產業與地方發展的關係,相關單位還特別邀請各領域的專業人士挺進部落,進行交流與材料實驗,並陸續將實驗經驗回饋部落。

延伸閱讀

2023臺灣文博會回到17世紀!台南館重現西拉雅出土文物

因此,至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已經在豐濱鄉的6個部落裡,訪談超過50位耆老,記錄至少70種材料運用方式,並透過出版書籍、老幼共創繪本和紀錄片等形式,作為部落文化傳承的媒介。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像是這一次的「臍帶之地-與山生活」展覽中,就緊扣山林日常這項主軸,展出藝術家將部落自然環境中的生活,畫於布上的大幅畫作「獵人養成術」,還有工藝師向部落耆老學習的陶作材料實驗作品,以及部落年輕人在工藝師的帶領下的創意轉譯作品等。

延伸閱讀

2023臺灣文博會「打開空總」全台最大巨球展演共創沉浸體驗!

另外展覽現場也設置閱讀區,放有和部落傳統生態智能有關的4本繪本、2本文化材料圖誌,讓民眾能透過出版品和紀錄片,了解部落文化知識系統的脈絡。

其中一系列繪本裡,就以豐濱鄉自然生態與文化故事為題材,包括田間儀式、秀姑巒溪河運、苧麻織布、生死儀式等,邀請部落長輩說族語故事,除了傳遞長者的個人生命經驗外,敘述故事的方式與字詞,也反映出一族群看待自然環境的視角與態度,而繪本也盡可能呈現出這樣的精神與價值,透過畫面的創作與討論,建立出許多生活場景與細節。

部落生活物件是人與大地情感軸線!耆老生命故事連結永續地方創生 

此外,透過花蓮豐濱森川里海藝術創生的成果,除有助於地方的知識培力外,豐濱鄉透過「森川里海平台」模式,也連結公部門單位和地方不定期展開平台會議,以部落需求為出發,確認環境議題,並盤點各項議題優先順序,希望有效為地方帶來生態復育,以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棲地營造。

延伸閱讀

「2023臺灣文博會」回歸台北5大展區!史上最多場域面向全台

因此9月26日至10月1日的展期間,民眾不僅能買到部落的文化創意商品,好比創新式藤編小背簍、藤編陶杯、海稻米、黑豆、繪本、明信片等。

另外也有幾場走過、路過,千萬不能錯過的活動,像是9月27日「藝術創生論壇」,就會深入探討以當代藝術動能作為與傳統智慧、自然環境的對話,並成為部落創新產業的機會。

10月1日則是辦理「老幼共創動畫分享」,現場還有不定時的藤編示範,邀台灣人一同參與部落文化的傳承及復振,認識部落傳統生活場域中常見自然素材的運用,思考在現代化的自動生產中,勞動身體和工藝技術需求是如何改變。

又當中的筑子工藝與設計工作室,也會帶領民眾從「形容詞」「故事」「意義」看見生活中的純粹,並透過藤編造型的視覺與觸覺,表達出對生活感受性及豐富想像力,也回應現代化商品生產、實體與虛擬需求造成的環境與社會議題。

其實在部落裡,隨手拿出一個生活中的物件,老人家都能講出許多精彩的生命故事,而該物件,也無疑乘載了土地與人之間的情感,並開啟了時間與空間的軸線。

因此,繪本創作藝術家王秀茹今(26)日出席展覽活動時,也笑稱自己多項創作,都是透過與部落老人家的相處,理解民族植物在歷史上部落的處境,再以參與式創作來轉換成作品。

藝術家王秀茹。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圖/藝術家王秀茹。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

同時,她也會帶著部落孩子去觀察自己、感知環境,透過網路媒體分享孩子「我是阿美族」的視角,讓藝術美學在不同因緣下接觸各種材料,也與環境中多元社群的人們產生連結,形成彼此生命中的多樣色彩。

2023「臍帶之地 與山生活」展覽資訊

▎臺灣文博會主展場
時間:2023年9月26日至10月1日 10:00 ~ 18:00
 (9月29、30日開放至20:00、10月1日開放至17:00)
地點: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紅磚六合院 西一棟(北平東路、杭州北路口)

▎藝術創生論壇
9月27日 10:00 ~ 17:00

▎「偶」們生活在這裡動畫放映暨分享
10月1日 13:00 ~ 15:00

▎豐濱文化材料實驗 影像展
時間:2023年9月26至10月1日 10:00 ~ 17:0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南向製菸工廠藝異空間(台北市光復南路133號)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地方永續美學花蓮縣多元包容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高雄港埠旅運中心新打卡點!海韻藝術廣場戶外場域開放
2023台灣設計展不只在鶯歌!5大展區「O起」新北29區
蔡炆璇

蔡炆璇

遠見記者、城市學數位策展。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