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議員何孟樺說明,東新街路面龜裂肇因為前陣子大雨,加上工地周遭大型機具頻繁出入,土質變得相對鬆軟導致,目前該處路面龜裂跟大直民宅塌陷案「完全不一樣」。
而水溝也有被重型機具壓壞的情形,已責成工地要負責修復;台北市府承諾廠商9月13日就會施作進行修復,並要求一週內修復完成。
圖/工地周遭大型機具頻繁出入,導致東新街路面龜裂。取自台北市議員「何孟樺」臉書。
台北市立委高嘉瑜指出,此工地去年因為拆除共同壁發生鄰損已經列管,並且停工超過一年。今年5月底開始動工,到現在也僅四個月的時間,只有整地、沒有開挖地基,就發生塌陷,代表地質可能有嚴重問題。
何孟樺表示,該處工地「尚未開挖」,卻已路面龜裂,不少民眾擔心「如果開挖還得了」。因此他認為北市府除因應大直民宅塌陷案對184處已開挖工地外稽查,也應檢視全市730多處已開挖、未開挖工地的周遭路面維護落實情形,防患未然。
何孟樺另提出,北市的損鄰規則、SOP也應做檢討,朝向「擴大第三方檢測單位角色」「減輕民眾通報阻力」「初勘即應檢視過往檢測紀錄」三方面著手修正,兼顧建設與市民安全。
圖/營造單位現場提供的監測數值及報告,目前皆在安全範圍。取自台北市議員「何孟樺」臉書。
高嘉瑜表示,營造單位現場提供的監測數值及報告,目前皆在安全範圍,也已自動連線監控,一旦超過警戒值,會立刻警示,不讓基泰大直事件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