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的「天坑」是地表或地下突然塌陷形成的大型坑洞或凹陷地形,直徑與深度從數公尺至數十公尺都有可能,通常由地底下的地下水融解岩石、岩層崩塌、地下洞穴坍塌或地下溶洞形成。由於難以預測何時發生,因此這些天坑讓不少用路人心生恐懼。
台北市今年頻頻出現天坑。早在5月19日時,信義區崇德街因建案工地開挖地下基礎,連續壁滲水造成地下水湧入基地,帶走周邊道路沙土出現坑洞。
而7月10日大同區南京西路因地層軟弱,且長期受潮汐影響地下水位升降使汙水管線下方土壤承載力不佳,污水管接頭鬆脫錯位,土砂沿管線破損處流失出現大坑。
圖/台北市南京西路於7月出現天坑。取自臉書「中山大同陳怡君」。
8月18日晚上,南港區發生道路坍塌,北市府初步判斷,因事發地點位於南港的東區門戶計畫範圍,許多建案均在施工中,研判與重車來往頻繁間接使得連接管間出現縫隙,地下水帶走土沙而發生地層下陷。
至於19日中山區民生東路二段159巷口的塌陷,則是因道路側溝溝體老舊破損,造成近期下雨排水的淘涮,差點吞噬路邊停靠的摩托車。
圖/台北市萬華區於20日出現天坑。取自台北市政府官網。
20日下午,台北市萬華區昆明街320巷又出現天坑,現場是新建工地,下陷坑洞長3公尺、寬2公尺、深度1.5公尺,成因為地基鬆軟,又遇大雨沖刷,疑似導致土石流失下陷,已完成灌漿回填。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指出,近日夏威夷茂夷島的大火、中國大陸及歐洲水災、南投豪大雨、高雄的積淹水和台北市道路坑洞塌陷,都與「極端氣候溫室效應」有關,任何市政建設工程都無法克服瞬間的災害,只有靠基礎建設發揮最大的功能,達到減災。
新竹縣竹北也是天坑經常發生的區域。「豐采520」建案周邊道路竟然連續5次發生坍塌,被新竹縣政府要求勒令停工。今年4月27日該工地再出現天坑,造成路邊一輛特斯拉掉進去。
沒想到8月21日上午,距離新竹縣政府僅300公尺的光明六路與縣政七街,又出現長10公尺、寬3公尺、深度近3公尺的「天坑」,旁邊仍是新大樓建案工地,縣府勒令工地停工。
圖/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七街道路21日早上塌陷出現坑洞。取自新竹縣政府官網。
新竹縣政府懷疑此天坑與最近連日暴雨,導致地基鬆軟有關,建案工地人員初判是道路自來水管線爆裂造成道路塌陷,縣府也將成立調查小組釐清。
巧合的是,一旁新建案為地下6樓、地上26樓的住宅大樓,地下樓層施工開挖深度為18公尺,正好與導致特斯拉掉入的豐采520一樣是深開挖到地下6層。
此外,今年7月高雄市鳳山區曾因自來水管線破裂出現路面凹陷,讓15噸運水車的輪胎被吞噬;台中山區也因8月暴雨,在東勢道路看到長3公尺、寬2公尺天坑。這麼多的天坑意外,讓人民人心惶惶,可見天坑預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