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片的一開始,志祺談到過去「移民潮」常常與戰亂、天災、貧窮或飢餓等關鍵字結合,而香港在大部分人印象當中,是一個商業發達、生活條件很好的地方。
不過,自從2019年反送中事件後,香港出現大規模的移民潮,根據統計,在2013年中到 2019年中的這6年間,香港淨移出人數是1.1萬人,但2019年中到2022年中,短短3年間,香港淨移出人口飆升到23.2萬。
此外香港教育局統計,從2019年9月到2022年9月,香港中小學生人數減少了6.8萬,為過去4倍;勞工福利局長也曾表示,從2018年到2022年底,香港的勞動人口減少了22萬。
特別的是,很多從香港離開的人口為中高收入人士,他們放棄原本的生活與高薪,想辦法逃出香港,大多數都是因為「政治因素」。
影片提到,自2019年反送中運動起,中國政府加強控制香港,隔年6月,港府又公佈《港區國安法》,讓政府可以用「危害國家安全」為由,對民眾提出指控,也因此讓許多意見領袖、前議員、新聞工作者入獄。
圖/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中國政府加強控制香港。達志影像提供。
除了新聞自由,一般人平時的言論自由也受到打壓,不少曾經參與反送中運動的市民擔心被「秋後算帳」,才決定離開。
也有香港人是因為「教育因素」而移民,因為近年香港教育改革變動大,原本強調「批判思維」的通識課程被全面取消,改為培養「愛國主義」的公社科。這些家庭害怕子女自由的教育受到衝擊,因此決定舉家移民。
而這些離開的香港人選擇什麼樣的地方移居?根據移民公司數據,最受香港人歡迎的目的地包含「英國」「加拿大」與「澳洲」,此三國都為了吸引香港勞動人口,特別設計「港人救生艇」計劃。
影片舉例,英國「BNO 5+1簽證」制度,讓香港人可以憑英國政府發出的護照,到當地工作或讀書,只要居住滿6年,就能入籍成為英國公民。
圖/不少香港人選擇移居英國。取自Unsplash。攝影者Nick Fewings。
加拿大政府也祭出讀書或工作簽證,讓香港移民最快只要1年,就能獲得永久居留;而澳洲則是設有「有技術移民簽證」「畢業生簽證」等,讓香港人最快3年,就能獲得永久居留。
這些國家看準香港眾多專業人才和勞動人口,且香港人英文實力普遍高,可以直接在英語國家生活、工作,尤其英國脫歐後,勞動人手嚴重不足,讓香港人進來正好減輕此問題。
當年反送中時,我國政府曾經表態聲援香港抗爭,後來媒體輿論上面也出現「救援香港難民」的討論,讓不少港人想到台灣來,台灣跟香港鄰近,文化背景也相似,確實是香港人移民的熱門選項之一。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資料,在2019到2021年,從香港來台居留的人數以倍數上升,3年共有2萬7000多人來台居留。在生活上,台灣的生活步調比香港慢,交通、公共設施也方便,語言也不是問題,因此香港人適應台灣生活並不難。
而在「工作」上,因為香港人移居台灣必須有申請理由,許多人以「投資」作為居留條件,因此不少他們花上大筆積蓄在工作上重新起步、轉行或建立一門新的生意,捨棄本來比較穩定、優渥的生活。
圖/在2019到2021年,從香港來台居留的人數倍數上升。取自Unsplash。攝影者Kenny Kuo。
然而,結果卻不一定都能順利!統計顯示,來台居留的香港人當中,最後只有3%到5%的人可以拿到中華民國的身分證。許多人在申請時遇到各種阻礙,例如突然被加設條件、加入國安審查、必須延長居留年限等,讓來台港人感到非常恐慌,決定再想辦法移居到其他國家。
為什麼香港人在台灣會遇到那麼多問題?有學者指出,這跟中華民國對香港人的「移民政策」有很大的關係。
在制度上,香港人來台灣居留可以用「投資」「就學」或「專業技能」三種理由申請,但居留一段時間後,香港人申請台灣身份證的審批,會因為當時的社會狀況、國際政治狀態不同,而有鬆緊不一的情況出現。
負責審核香港人入籍申請的內政部移民署並沒有一致的審核標準,而根據《中華民國憲法》,雖然香港人、澳門人沒有台灣戶籍,但他們都屬於「我國公民」,所以若這兩地的人民想要移民到台灣,並不能跟一般外國人一樣,適用同一套移民法規。
圖/根據我國《憲法》,香港人、澳門人都屬於「我國公民」,也讓移民變得困難。取自金馬影展官網。
也因目前沒有具體條例依循,因此移民署在審核時,皆倚靠個案判斷,除了承辦人的標準可能有差別,當時的國際政治狀態、兩岸局勢等,都可能影響結果,更因《憲法》,所以處理不易。
而回到香港,大量勞動力與專業人才流失,讓香港出現了非常多職缺,許多公營機構服務能量也不堪負荷。但香港政府表示目前景氣還是很好、不用擔心,且他們早已經推出一系列「搶人才、搶企業」的政策。
政府推出例吸納高端人才的簽證計劃、輸入中國內地的人才計劃、放寬針對特定行業例如醫護、教師、建造業等的簽證,同時港府也放寬「非本地畢業生」留在香港工作的門檻。
不過就有人認為,政府一系列政策看起來都不是要「留住香港本地人」或「減少移出」,而是想要吸引更多的外來人口,尤其是中國內地人口的移入,因此港人擔心香港未來的職缺可能會被中國移民取代。
圖/香港政府表示,目前景氣還是很好。陳之俊攝影。
而在影片中志祺也提出觀點表示,移民潮的現象因牽涉到國家的盤算與利益,帶來的影響很難估計。帶著資產與專業技能的香港移民,可能會帶給其他國家經濟上的好處,但同時移民狀況也會伴隨著「資源分配」與「文化衝突」等內部問題。
而香港的個案,各國還須額外考量「中國因素」,一旦處理不慎就有可能給自己引起更多的衝突或危機。尤其台灣,不只關係到憲法對於國家範圍的認定,也可能是「國安問題」,導致台灣在香港移民狀況下更加尷尬。
根據報導,香港政府統計處於8月15日公布數據,2023年年中香港人口數為749萬8100人,較2022年中增加15萬2000人,上升2.1%,終於扭轉過去3年跌勢。
數據顯示,增加人口其中有17萬4000名香港居民淨移入,包括3萬1000人持單程證到香港,以及14萬3000名其他香港居民淨移入。
香港政府表示,香港防疫措施自去年下半年起逐步放寬,與世界各地恢復正常往來,讓不少在疫情期間留在外地的香港居民返回香港;同時大陸與海外人士透過各項計劃移入香港,讓今年上半年錄得大量居民淨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