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宜蘭美食,你腦中最先浮現的是櫻桃鴨、餛飩麵、肉羹,還是海鮮?透過在地職人與土地的親身連結,一探他們舌尖上的頭城是什麼風味。
馬素靈,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女生,畢業後從事媒體業幾年,疫情前想體驗打工換宿而來到頭城。這一待,頭城就讓她找到歸宿,與同在農場打工的瑞士籍丈夫結婚後,兩人就落腳在五漁鐵梗枋漁港附近,也一同在農場的小私廚當起主廚與外場服務員。
在農場小私廚裡,在地食材就像一座大寶庫,與異國廚藝共譜出創意料理。
圖/馬素靈(右)與丈夫吳小龍(右)飄洋過海,兩人被宜蘭頭城的風土民情深深吸引,就此落腳在梗枋漁港生活。張智傑攝影。
頭城山區種植的蔬菜,拉近了產地到餐桌的距離,瑞士主廚用季節性生菜和可食性野菜拌成油醋沙拉,再加入梗枋漁港的魩仔魚畫龍點睛,歐式麵包加入宜蘭金棗,無過多調味、散發麥香與柑橘香的前菜組合,巧妙呼應頭城的純樸。
宜蘭一年四季都有的漁獲竹筴魚,主廚運用家鄉作法,將麵糊中加入白葡萄酒,簡單的油炸烹調方式,搭配兩種蘸醬,一種是馬來風味的自製酸辣醬,另一種則是取自宜蘭金棗製成的美乃滋,炸竹莢魚便有了兩種不同風味,盛夏季節吃起來格外清爽。
圖/張智傑攝影
說到海鮮,捕魚的船長和漁夫最懂,「紅喉」「葡萄甜蝦」「牛腳蟹」這些海產,在船長黃士洋記憶中有著獨特的地位,想分享給來訪的旅客親自嘗鮮。
「吃紅喉、蓋大樓,」黃士洋形容得很生動,這句俗諺的意思是吃紅喉魚都能買大房子。全身鮮紅色、棲息在龜山島海域深海底層的紅喉魚,是在地珍貴的魚種,油脂豐富且肉質鮮嫩,只要簡單的煎、烤,無須過多烹調就十分美味。
每到炎炎夏日,也是龜山島特有的甜蝦捕撈季節,頭部呈現紫色的葡萄甜蝦,就連蝦膏都是紫色的,黃士洋的建議吃法是搭配上芥末,葡萄甜蝦沙西米絕對是老饕級的享受。
圖/張智傑攝影
除了魚、蝦,龜山島海域北方有一種特有螃蟹「牛腳蟹」,外觀色澤鮮黃,也稱作黃金蟹,每年中秋前後到過年前都是產季,肉質和蟹膏都十分鮮美。
行走在台2線蜿蜒公路,遠處龜山島靜伏在海平面上,在地人記憶中宜蘭的山海風味,就等你親自走一趟,找到屬於自己的美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