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專欄】當年沈葆楨為杜絕重大事故發生,在安平港建立二鯤鯓砲台

台南億載金城是台灣唯一現存稜堡!二鯤鯓砲台採歐洲軍事美學

台南億載金城是台灣唯一現存稜堡!二鯤鯓砲台採歐洲軍事美學 圖/二鯤鯓砲台營門一景,門額題有「億載金城」四字。普通人攝影。
日期:2023-08-03

清同治13年(公元1874年)牡丹社事件的爆發,造成清廷喪失對琉球的宗主地位,讓清帝國深刻感受到鄰國日本對於台灣的野心,迫使推行洋務運動有好一陣子的清廷,更加重視台灣的海防能力。時任總理船政大臣的沈葆楨,以「台灣海防欽差大臣」的身份奉命來到台灣進行盤整,以備未來隨時可能出現的軍事衝突。 

引進當代技術的西式砲台

沈葆楨在台灣停留僅不到一年時間,影響卻非常深遠。制度層面上,台灣開港後發展迅速,原先的行政區劃已經不合時宜,沈葆楨因應實際現況,增設了府、縣、廳等行政機關。其中增設台北府的措施,奠定往後台灣政治中心北移的局面。

延伸閱讀

近代西式砲台模範!高雄旗後砲台如何保衛清末南台灣?

在實際建設上,沈葆楨除了決定興建恆春縣城,以杜絕類似牡丹社事件的變故再度發生之外,也必須趕緊在鄰近台灣府城的重要口岸,建立足夠的防衛力量,在安平港的建設便是俗稱「億載金城」的二鯤鯓砲台。

二鯤鯓砲台四角突出,是基本的稜堡形式。取自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官方網站。圖/二鯤鯓砲台四角突出,是基本的稜堡形式。取自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官方網站。

沈葆楨找來曾協助其造船事務的法國籍海軍軍官日意格(Propser Giquel),負責二鯤鯓砲台的興建。有鑑安平港外為沙洲地形,缺乏天然屏障,日意格決定以稜堡的形式來構築。

稜堡(Bastion)是一種源自十五世紀的義大利,在使用火藥的熱兵器技術逐漸成熟的情形下,應運而生的的堡壘形式。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延伸閱讀

大明星到你家修水電!實境節目《神秘五金行》出沒台南古蹟景點

其特徵便是向外延伸牆角,讓城牆輪廓成為一個凹多邊形。牆角凸面放置大砲,凹面可排火槍,最大程度地減少視野死角,達到理想的防禦效果。

有別於西式砲台的「中國式砲台」

距離二鯤鯓砲台僅一公里左右的「安平小砲台」,是在清廷推行洋務運動之前,於台灣各地設置的砲台,也是台灣保存最為完善的中國式砲台。之所以有安平小砲台之名,是對應到二鯤鯓砲台另一個稱呼「安平大砲台」的關係。

安平小砲台一景。普通人攝影。圖/安平小砲台一景。普通人攝影。

中國式砲台通常設置於海濱,並以磚石砌成的鋸齒狀城牆「雉堞」作為掩護,牆內的大砲則對準雉堞的開口進行射擊。中國舊式砲台的防禦能力和機動性都遠不如二鯤鯓砲台這樣的稜堡,因此很快地被時代所淘汰。

今日安平小砲台距離海岸有段距離,是因為外海泥沙淤積,海岸線大幅向外推進的緣故。

億載金城的東亞稜堡大前輩—澳門大炮台

二鯤鯓砲台除了日後台灣割讓給日本,在抵禦日軍艦艇進犯時有發揮功能之外,沒有什麼顯著戰績,而且當時大勢已定,也難有用武之地。隨著熱兵器科技的進步以及飛機的發明,二鯤鯓砲台也喪失軍事功能。

1983年,二鯤鯓砲台升格為國定古蹟,並陸續進行修復,至今成為台南市著名的觀光景點。台灣過去並非沒有稜堡建築,只不過隨著時間流逝已不復見,更顯得二鯤鯓砲台在台灣仍能保存至今的可貴。

澳門大炮台一景。取自澳門文化遺產網站。圖/澳門大炮台一景。取自澳門文化遺產網站。

不過就東亞地區稜堡的存在時間來看,二鯤鯓砲台還只是個小學弟。過去曾是葡萄牙租界的澳門,早在明朝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便建立了俗稱澳門大炮台的聖保祿炮台(Fortaleza do Monte),並一度作為澳門總督的官邸使用,比二鯤鯓砲台早了將近兩百年。

延伸閱讀

「第一城」為何難逃沒落命運?英駐安平讓台灣樟腦成世界之最

1998年,澳門博物館在澳門大炮台的中央落成,與鄰近知名的大三巴牌坊成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分,帶來可觀的觀光人潮。或許二鯤鯓砲台未來的觀光規劃,澳門大炮台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指標。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地方美學旅遊台南市南部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哪個台灣小吃最名不符實?網友評台南「這一味」過譽只有雷
台南3百年前就有「海陸堡」安平古堡變熱蘭遮堡很潮或浪費錢?
《想見你》電影再度引爆話題!台南5大浪漫拍攝景點你去過沒?
Somebody Sue/普通人

Somebody Sue/普通人

喜愛歷史、閱讀、創作的一介普通人,特別專攻三國歷史、香港電影以及日本文化,著有《非普通三國:寫給年輕人的三國史》一書。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