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生紅過夏」將於9月23日至11月12日開展

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7色主視覺曝光!生紅過夏流傳情感記憶

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7色主視覺曝光!生紅過夏流傳情感記憶 圖/取自臉書「馬祖國際藝術島 Matsu Biennial」。
日期:2023-07-21

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生紅過夏」將於9月23日開展,延續去年第一屆活動「島嶼釀」的概念,象徵歷經時間洗禮的馬祖國際藝術島,繼續蓄積蛻變,成為一場生命力的藝術盛典。

家釀老酒成馬祖情感記憶

「生紅過夏」是一句閩東語俗諺,講述馬祖家釀老酒的釀製發酵過程。「生紅」是冬天新釀老酒,以圓糯米、麴菌與井水入罈發酵,開罈過濾後的酒汁呈現桃紅色澤。而「過夏」指的是唯有經過加溫並細心地保存,生紅才能通過夏天的錘鍊,化作帶琥珀色澤、更溫潤順口的馬祖老酒。

取自臉書「馬祖國際藝術島 Matsu Biennial」。圖/取自臉書「馬祖國際藝術島 Matsu Biennial」。

家釀老酒是馬祖家戶祖上流傳至今的無形文化資產,每個家戶都有各自釀酒的秘方心法,隨著釀酒的時間、原料、水源與方法,還有對酒的情感記憶不同,有上百種釀酒的方法在家戶與村落間流傳著。

延伸閱讀

馬祖人為何全台最愛生?全台生不如死,連江縣人口逆成長奪冠

馬祖老酒,也就是或一輩馬祖人口中的「紅酒」,不是太詩意的文化象徵,而是島嶼的日常。馬祖老酒給出海打漁的先生暖身子、給剛分娩的太太坐月子,或將紅糟或老酒入菜的家庭記憶。

取自臉書「馬祖國際藝術島 Matsu Biennial」。圖/取自臉書「馬祖國際藝術島 Matsu Biennial」。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而隨時間與空間在日常的軸線上推移,老酒也攜著家家戶戶的情感與故事向前,成為傳承馬祖人集體記憶的載體。在人口逐漸外移的七〇年代,隨著家戶向島外遷徙,老酒也在異鄉落地生根,有老酒就可以構成家的記憶。

非日常視角提煉7個島嶼專屬顏色

活動主視覺也在近日曝光,設計師馮宇以非日常視角,呈現7組馬祖日常俯拾皆是的美景,再提煉出7個島嶼專屬顏色,配上在地書畫家陳合成躍動的書法筆觸,以跨越影像和色塊的排列方式,象徵著「生紅」到「過夏」的時光律動和序列。

延伸閱讀

馬祖藍眼淚季節來臨全球矚目!新台馬輪將接手台馬之星航線

他也以多元的色彩呈現豐富多樣的風景和文化特色,形塑出經典又新穎的馬祖印象。

取自臉書「馬祖國際藝術島 Matsu Biennial」。圖/取自臉書「馬祖國際藝術島 Matsu Biennial」。

連江縣長王忠銘表示,如果第一屆藝術島是「生紅」,第二屆藝術島就如同「過夏」,就像在如寶石般綻紅的基礎上,歷經考驗淬煉,到了再度發光發熱的時刻。

而「過夏」更呼應著藝術融入風土交會的環境,走入常民家戶,成為眾神應許的庇佑,成為馬祖人共同的呵護,進而與馬祖合而為一的過程。

取自臉書「馬祖國際藝術島 Matsu Biennial」。圖/取自臉書「馬祖國際藝術島 Matsu Biennial」。

文化總會秘書長李厚慶說明,「生紅過夏」呼應了藝術醞釀發酵的過程,過程遠遠不只一個夏天,而是數百年來,先民以漁以農,以及戰地政務時期留下來的文化資產,透過藝術及設計的手法轉譯再生,再經由藝術島釀成藝術的展場。

延伸閱讀

馬祖大坵島梅花鹿過比人還爽!寵愛比照毛小孩,食物照護樣樣來

他也說,馬祖國際藝術島以「五屆十年」為尺度進行思考,不只是地景的妝點,更要作文化治理的酵母,承繼無數個夏天的島嶼釀,重釀一罈以十年為度、生紅過夏的藝術豐饒佳釀。

【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生紅過夏】
日期:2023/9/23(六)-11/12(日)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atsubiennial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美學旅遊連江縣文化復興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藍眼淚岸邊看超浪費「馬祖海賊王」才知南北竿3秘境藏老酒巨砲
馬祖最難找打卡點「后澳民宅」藏北竿!國際藝術島揭網美8戰地
城市學編輯部

城市學編輯部

1995年起,《遠見雜誌》每年發表「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以具體民意反映地方施政成果。因此,《遠見雜誌》於2019年創立《城市學》,我們聚焦城市美學、人文活動、地方治理和智慧科技四大面向,邀你一同探索城市發展的有機未來。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