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猴」是今日屏東縣屏東市過去的稱呼,與高雄的舊名「打狗」一樣,是漢人與原住民交流之下的產物,源自於生活在嘉南平原至屏東平原一帶的「馬卡道」族的聚落名稱。
關於阿猴何時出現漢人移民聚落,說法不一。可以確定在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時,已經有相當數量的漢人在此安身立命。
圖/朝陽門上的門額落款,是阿猴城做為民修城池的關鍵證據。普通人攝影。
阿猴城的肇建,則是要遲至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為了因應外患頻仍,在當地仕紳的集體陳情下,官員同意在阿猴建城,並在名義上擔任監造,實際的籌款和工程仍由仕紳負責。
到了日治時期,由於市區改正計劃的執行,阿猴城絕大部分均被拆毀,道路也重新規劃。此外,由於阿猴城並非官修城池,是故也沒有文獻紀錄可供參考,至今亦未發現阿猴城的圖繪或相片資料。
今時今日,僅剩下東城門「朝陽門」,作為阿猴城存在的證明。除了朝陽門以外,阿猴城的佔地範圍、城內外設施等規模形制,至今無一個確切答案。
從阿猴城朝陽門的磚石構造、體積,加上與建造時間早於阿猴城的屏東慈鳳宮之間的距離(信仰中心必然會劃入城內),可以粗略判斷阿猴城規模並不小,以民修城池而言,相當於官修的縣城等級。
圖/阿猴城朝陽門被夾在田徑場和屏東公園停車場之間,能夠延伸擴展的腹地有限。取自屏東縣政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屏東有影」網站。
然而如今的朝陽門,卻孤零零地在屏東縣立田徑場的一角,除了附近的居民運動時經過之外,鮮有人煙。
近年屏東縣政府大力推廣由陸軍軍官眷村「勝利新村」活化而成的「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成功吸引人潮,也見證屏東市的觀光潛力。
距離勝利星村不過幾個街區的朝陽門,如果也能囊括在遊客們的行程之中,就能讓更多人認識阿猴城。
阿猴城面對文獻與留存建物稀缺的現實,若要突破困境,就要訴說一個好的「故事」。位於日本滋賀縣大津市的「坂本城」,便是憑藉「故事」殺出重圍的絕佳範例。
坂本城的現況與阿猴城相似,因為都市發展之故,幾乎沒能留下任何遺構,也缺乏與城池設計相關的文獻記載。
然而坂本城卻有一個頗負盛名的創建者,便是發動「本能寺之變」,殺害即將完成統一日本大業的主公織田信長,讓後世學者對其叛變動機爭論不休的戰國時代名將明智光秀。
圖/日本戰國名將明智光秀所構築的坂本城,今日僅存部分石垣沉於琵琶湖底。取自公益社團法人滋賀縣文化財保護協會網站。
據當時的葡萄牙傳教士記載,明智光秀一手擘劃的坂本城之豪華壯麗,放眼全日本也是少有。對比現在連一點證明坂本城曾經輝煌的事物都付之闕如,反差之大令人感到惋惜,也因此坂本城有了「幻之城」的稱號。
雖然阿猴城沒有像明智光秀那樣的歷史名人作為支撐,但也能藉此了解「故事」所能帶來的影響。如果阿猴城也能夠找到一段精彩的故事,便能讓更多人有興趣知道那段逐漸淡忘的光輝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