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台鐵往蘇澳方向抵達牡丹車站,位於新北市雙溪區牡丹里,這座古老的車站在1922年日治時期,為配合煤礦運送而設立為武丹坑驛。
當時,站內為了降低火車行駛坡度,規劃出120度大彎道,現已成為鐵道迷捕捉車頭與車尾互望景象的拍照熱點,列車經過時車身傾斜,在車站間畫出一道美麗的微笑曲線。
一百多年前,牡丹、金瓜石和九份曾並列為「台灣三大金山」,隨著礦藏枯竭、礦業式微,牡丹的繁榮歲月也一去不復返。
但也正因如此,牡丹老街保留了一份歲月沉澱後帶來的寧靜與祥和,自然未經刻意裝飾的復古氛圍也吸引許多戲劇前往取景,2012年榮獲釜山影展獎的國片《逆光飛翔》,就是在牡丹老街與牡丹車站拍攝。
圖/牡丹車站。取自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走出牡丹車站,彷彿走進另一扇時光隧道的門,爬滿藤蔓的屋簷、街道上三三兩兩居民,瞬間將城市中的喧囂與緊湊的節奏吹散,讓人感受到慢步調的美,也隱含著洗去鉛華後的沉靜之感。
牡丹車站旁就有youbike租借點,騎上單車迎著從牡丹溪吹來的風,向牡丹聚落方向前行,此時耳邊傳來咖啡廳播放的費玉清歌曲,時光彷彿回到了80年代。
地方創生計畫之下,牡丹聚落周邊有許多老屋咖啡廳,沿著彩繪圍牆向鋼筋自行車道前進,不時可見平溪線的火車通過。
騎經休憩服務站後不久,映入眼簾的,是去年才開放的三貂嶺自行車隧道,這是全台第一條鋼筋自行車道,在設計師不破壞生態及原有樣貌的堅持下,沿著流水與山林生態修建。單軌火車停駛後,磚壁的滲水及山區的地下水逕流填充了整個隧道。
單車穿梭在這已建成百年的三貂嶺隧道,腳下的鋼筋車道縫隙傳來流水聲,在隧道內的燈光照映之下,橘色碳酸鈣結晶與鐘乳石,像極了一顆顆寶石。
圖/三貂嶺隧道是全台第一條鋼筋自行車道,除騎乘單車外,也可選擇步行方式體驗,步行時間約40分鐘。黃菁慧攝影。
抬頭望向隧道頂端,時間將煤炭的痕跡靜止在隧道壁上,與淺色的岩壁融合,未被燻黑的岩壁形成數個小白點,有如黑夜中的點點星光。
三貂嶺自行車隧道總長約兩公里,在隧道中間處,上方聚集著沉睡的蝙蝠群,做為全台第一條「鋼筋自行車道」亦是「全台唯一鐘乳石自行車道」,除了凸顯出百年隧道獨有的韻味,也為隧道內的生物保留庇護空間。
圖/隧道口的鏡面水池,洞口積水倒映出隧道外三貂嶺的翠綠山色。黃菁慧攝影。
隧道盡頭即將「重見天日」前,洞口的積水倒映出隧道外三貂嶺的翠綠山色,兩者相印成鏡面反射倒影,畫面也像是通往天堂的大型鑰匙孔。
出隧道口後,約五分鐘的路程即抵達有如廢墟風的老屋群,在這裡能品嚐到馬告五花糯米椒PIZZA,中西結合的口味特殊。
圖/三貂嶺老屋群店內提供餐點,山豬肉與糯米椒的窯烤披薩風味十分特殊。黃菁慧攝影。
享用完餐點,步行至鄰近的特色咖啡廳,前身是三貂煤礦的入坑檢查室及變電所,經過改裝整理,外觀獨樹一格,不少遊客會在屋頂上喝杯咖啡或高山茶,一邊閱讀,享受著小鎮的寧靜。
距離台北不到一小時的路程,這座因為礦業沒落而完整保留下的山城,少了城市的快速與喧鬧,步行或騎乘在小鎮一天,身心都獲得充分療癒。
圖/三貂嶺老屋群之一的餐廳,外觀最醒目的是門口一張老舊的理髮椅。黃菁慧攝影。
尤其,騎乘於塵封37年的百年隧道中,遇見絕美鏡面倒影,在神似《神隱少女》的舊隧道內享受五感體驗,乘著微風洗淨日常生活的疲憊,絕對是新的一年最佳洗禮。
圖/吳婉瑜整理。
《遠見》原文連結:https://www.gvm.com.tw/article/98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