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清水區的鰲峰山公園,周遭為72公頃的原始林相,其中約27公頃開發成休憩公園,公園腹地廣闊,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
圖/鰲峰山公園「蜘蛛腳遊戲場」下是玩沙池,吸引到愛玩沙的小小朋友,台中市建設局提供。
園區設施也十分多元,有適合大人們的自由車場環狀道、育林森活區、戶外體健設施活動區;適合情侶們浪漫賞景的環狀觀景台;還有屬於孩子們玩樂天堂:WORM活動廣場、布洛格子活動廣場、極限飛輪活動廣場、PAKU跑酷遊戲場、蜘蛛造型遊戲場等,加上適合全家大小的烤肉區和陽光草坪,也難怪鰲峰山公園一直高居臺中熱門公園名單。
不只如此,「鰲峰山公園」也曾獲得網路票選全臺十大親子公園第一名,公園裡最夯、最熱門的「星際蟲洞」堪稱是遊戲場的台柱,從德國引進全臺唯一的大型攀爬繩索遊具,搭配黑色橡膠溜滑梯,小朋友在此爬上爬下,就能玩上大半天。
圖/鰲峰山公園裡有國外進口的體能器材,爬繩索、攀岩等多元器材,如同小型遊樂園而受到親子歡迎,台中市建設局提供。
另外,多位兒童共玩的極限飛輪、布洛格子3D立體攀岩,以及外型像是一隻大蜘蛛、中央是攀爬網和沙坑的遊戲場,都能讓小孩們盡情放電。至於,想要有挑戰性的12歲以上青少年,PAKU跑酷遊戲場也十分適合。
事實上,每逢假日鰲峰山公園即湧入大批遊玩民眾已是常態,但之前因缺乏大型停車場及女廁,長期造成不便。目前建設局已於親鳥公園北側設立專屬停車場、解決停車問題,而這次新建的停車場還藏有巧思,採用綠色及透水概念,兼顧工程及環境友善。
圖/鰲峰山停車場旁的陽光公廁啟用可解決長期以來如廁不便問題,台中市建設局提供。
另外,公園也打造一處符合多元族群使用、友善無礙,且自然通風的陽光公廁,同時設置親子、無障礙、穆斯林廁間,透過新建及優化公共設施,讓攜家帶眷來鰲峰山公園遊玩的民眾,享有更高品質、完善舒適的休憩空間。
鰲峰山公園
地址: 台中市清水區鰲海路100號
愛玩遊戲是孩子們的天性。週末午後,公園裡充滿孩子們嬉戲玩耍的笑鬧聲,大小朋友在兒童遊戲場內,開心玩著經典不敗的溜滑梯、鞦韆和攀繩遊具。很多臺中市民這幾年可能都親身體驗到「我家的公園變好玩了!」。
「這個大西瓜也太可愛了!」不少家長和孩子一見到黎新公園裡紅綠相間、貌似西瓜的大型遊具,就被吸引住了。這是建設局所設置、適合5~12歲小朋友遊玩的全國首座多元組合攀爬遊具。
圖/來到黎新公園共融遊戲場,最受歡迎的大西瓜攀爬遊具旁是輪椅鞦韆,台中市建設局提供。
這座360度球型綜合性遊具,不僅可以藉由攀爬活動促進孩童的身體協調性,也能啟發五體感官。
大西瓜總共分為三層。孩子們可從最底層的漫步繩索、空中彎月椅、三腳踏環、螺旋滑竿等遊戲試玩起;膽大的小孩,可以繼續往上攻,中層結構有攀爬網、彈跳膜、吊床等設施;而喜歡挑戰或是不怕高的大小孩,則可爬至頂端的空中瞭望臺,俯瞰整個公園風景。
圖/黎新公園內的遮陽棚架是太陽能板組成,兼具環保永續的設計理念,台中市建設局提供。
公園內還有「互動競技區」,跑道上設置低位穿越欄、雙頂梯、障礙跨欄、垂直網牆……等,如同兒童版的「極限體能王」,既具挑戰性,又能親子同樂。
此外,公園還有輪椅鞦韆、沙桌的設計,讓行動不便的小朋友也能享受盪鞦韆及玩沙的樂趣。貼心考量每一位兒童的需求,也是共融遊戲場的目的之一。
黎新公園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龍富路五段1號
位在東區的十全公園,除了有綠地廣場及環狀步道等基本設施外,更導入友善共融式遊戲場。
公園建設從發起到規劃的過程中,廣納公民團體與民眾的意見反饋,例如原本打算利用既有的地勢高低落差做溜滑梯,但經過民眾反映,附近公園已有類似的溜滑梯設施,建議不需要再設置類似遊具,經採納入意見後,做了調整,改成大型的攀爬遊具組。
圖/十全公園廣納建議,不與周邊公園遊具重複,將設置雙軌滑索、彈跳床等其他公園少見的遊具,台中市建設局提供。
此外,還規劃兩組全臺首座雙軌滑索,未來還將加入在地民眾希望新增的彈跳床。由於此公園建設經費有民間資金挹注,公園將會設置一座陽光公廁,讓家長帶小孩來遊玩時,更加便利舒適。
十全公園
地址:台中市東區東英八街213號
以廢棄鐵皮屋工廠打造的大雅區二和公園,有著臺中首座「蜂巢」設計意象的攀爬式設施,希望讓孩子們在遊戲中,能自然而然、細膩地刺激他們的感官。
圖/二和公園首創蜂巢設計12感官式遊具,讓小朋友玩得開心又能激發潛能,台中市建設局提供。
因此,設計串連出多個遊戲主題區:蜂巢攀爬塔、蜂格平台、行星爬架、友善沙坑、挖土機遊具、大小踏樁、碗公體健區,以及光影涵洞等體能體驗設施,不僅饒富趣味和挑戰性,也兼顧兒童感官刺激。
二和公園
地址:台中市大雅區雅潭路4段703巷
有著47年歷史的豐原「中正公園」,在臺中美樂地計畫的推動下華麗變身,以在地「糕餅」文化及「蝴蝶」意象,打造獨特的蝴蝶繭型攀爬設施,成為豐原區第一座共融式公園。
全新的蝴蝶繭型攀爬設施,包含兩個溜滑梯和攀爬隧道,其中橘色溜滑梯就連身障兒童也能藉由無礙障步道推上輪椅,再透過轉坐平台感受玩溜滑梯的快感與刺激;另一座高約3.5公尺的彩色通道型溜滑梯,則推薦給7~12歲的兒童玩樂。
圖/豐原中正公園華麗變身,繭型溜滑梯與蝴蝶圖案的地墊,展現出蝴蝶生態意象,台中市建設局提供。
整座蝴蝶繭型攀爬設施以網繩包覆,讓孩子們在攀爬時更加安全。
公園內日治時期的澄泥池被設計團隊改造成「青少年攀爬區」,設有雙滑桿、十字滑桿、Monkey Bar及數種攀爬設施,讓13歲以上青少年享受多元挑戰。
「共融擺盪區」設計多種形式的鞦韆,包含鳥巢式、一般型、尿布型等鞦韆。讓中正公園成為大家喜歡的友善共融公園。
中正公園
地址:台中市豐原區水源路1號
問起小朋友們:「公園裡最好玩的遊具是哪一個?」相信怎麼樣都玩不膩的「溜滑梯」,肯定名列前茅。每個人的童年時光裡總有一段屬於溜滑梯的回憶。
因此,建設局在規劃新建太平區「馬卡龍公園」時,即將溜滑梯列為設計重點,更首創設計出高達11公尺、「全臺戶外最高」的溜滑梯,成為公園裡的最大亮點。
臺74線快速道路旁,占地約 3.15 公頃的馬卡龍公園,前身是垃圾掩埋場,如今變成繽紛又活潑的樂園,公園內放眼所及的地墊、鋪面和籃球場等設施,皆換上粉嫩的馬卡龍色系。原本的嫌惡設施,成了大人小孩喜愛的公園。
在臺中市政府推動的「美樂地計畫」裡,「共融公園」為其三大核心之一,為了讓多元族群、不同年齡層和行動不便者可以在遊戲場共同玩樂,馬卡龍公園規劃興建時,即已考量到設計不同挑戰難度的遊具設施。
圖/馬卡龍公園設置遊具前,皆會邀請專家學者為安全把關,台中市建設局提供。
園內塔型遊戲場內最引人注目的倒錐式高塔,「全臺戶外最高」溜滑梯就在此。塔內外還設有立體繩網、滑竿、曲線攀爬架等多種攀爬設施,小朋友們可視自己的體能與膽量,選擇不同路徑、高度的溜滑梯或攀爬設施做自我挑戰。
設置兒童遊具的首要條件,當然就是安全。因此在滑道的出入口皆設有感應器管制系統,小朋友準備進入溜滑梯滑道之前,透過O、X燈號避免滑梯內發生衝撞。
塔內也設有遠端監視系統,透過智慧化管理,進行人流監控與管制,每一項遊具的啟用,都得經過嚴格的兒童安全遊戲場認證。
為了提供不同年齡孩童可以盡情玩樂,其中斜率將近60度的挑戰型天然塊石坡面,高度達4公尺,並設有攀爬繩,適合12歲以上的青少年;12歲以下兒童,則另外於緩坡攀爬區設有攀爬塊,讓幼齡兒童也可體驗攀岩樂趣。
圖/有高11公尺、全國戶外最高溜滑梯,是太平區馬卡龍公園最受孩子們期待且喜愛的遊具,台中市建設局提供。
更貼心的是園內還設置了無障礙遊具。其中,3公尺高的磨石子溜滑梯,滑道出口設置轉位平台,讓身障兒童也能體驗溜滑梯的樂趣。
另外,為減少遊玩盪鞦韆的排隊情形,馬卡龍公園規劃座椅式、平板式、包覆式、繩索式、親子盪鞦韆等8組不同類型鞦韆,讓盪鞦韆不只變得更好玩,也減少小朋友們排隊等候的時間,也會是實現共融公園的最佳典範。
馬卡龍公園
地址:台中市太平區市民大道一段560號
梧棲區內最大公園的「頂魚寮公園」,面積約3.1公頃,「色彩繽紛」是該公園最大特色,兒童版叢林迷宮、涼亭前的七彩椅以及超好拍的3D海洋地景彩繪,每逢假日就成為海線最夯的親子公園。
圖/頂魚寮公園漁船造型涼亭,船身上有24孝故事和童謠,非常適合親子同遊,台中市建設局提供。
公園以海洋為概念設計,有著小魚圖案的公園座椅、能玩你追我跑或躲貓貓的叢林迷宮,最受小小孩喜愛。其中,最吸睛的莫過於3D海洋地景彩繪,地上貼心標示了最佳拍攝點,有吊橋、古井抓魚、小橋流水、划船渡河……等。
而從海中躍起的虎鯨和露出尖牙利齒的鯊魚最受歡迎,每個人發揮創意、擺出各種姿態打卡拍照。
圖/公園的海洋3D地景彩繪,吸引大批遊客拍照打卡,台中市建設局提供。
為了增強公園的防風及遮蔭功能,園區種植楝樹及青剛櫟等苗木,建設局指出,楝樹不畏潮風鹹土、生長快速;而青剛櫟樹性強健,萌發力強且極少病蟲害,皆可防風、抗旱,皆是適合海邊造林的樹種。
圖/頂魚寮公園的森林迷宮,是為兒童打造的小型迷宮,台中市建設局提供。
豐富造景設施也結合在地頂魚寮漁村的在地元素,公園內特地設置一艘巨型帆船的裝置藝術,船身為二十四孝的故事牆,結合諺語、兒歌和一旁大型陀螺和鈴鼓裝置藝術,讓公園多了份人文氣息。
頂魚寮公園
地址:台中市梧棲區八德東路
圖/書籍《入鏡美好臺中:用60幀探索幸福城市》台中市建設局提供。
本觀點文部分擷取自《入鏡美好臺中:用60幀探索幸福城市》書摘資料,台中市政府建設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