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防部公布的「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其中「113年部隊訓練課程差異對照表」的內容披露,未來一年期義務役,將採8週入伍、44週分別實施駐地、專精、基地與聯合演訓的方式訓練,即對照軍事訓練役,只有8週訓練。
但有退將指出,目前還有軍訓折抵役期的規定,所以一年期義務役,不見得每個人都能達到「8+44」,並質疑這紙「113年部隊訓練課程差異對照表」過於理想化。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Bao Menglong。(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原因是,義務役男分發至部隊,因並非「整退整補」,所以訓練必須配合部隊任務與流路,又現行的基地訓練為「一年半」,役男到了部隊,有些即將要進基地、有些剛出基地,絕對還是會有役男還沒輪到單位進基地,役期就結束退伍了。
而6週的聯合演訓亦然,一年不到的役期,扣除新訓,不見得人人都會遇到漢光演習。
此外退將還提到,役男8週新訓完畢後,接著要接受第二階段專長訓練,獲得步槍兵以外的編制軍職專長,如多人操作武器、飛彈、火砲、駕駛等。
如據國軍防部規劃,只有14週的駐地訓練,役男才有可能實施編制軍職專長訓練,可基層單位,如步兵旅,並沒有能力執行大部分如刺針、標槍飛彈等訓練,還是得要配合兵科學校班隊開班,讓役男接受訓練,這段時間空檔,役男恐怕仍只能在駐地打雜、掃地或刺槍。
圖/國防部公布一年期義務役「8+44」訓練週期規劃。國防部提供。
綜觀來看,退將剖析,除非義務役期延長至一年半以上,如新加坡、韓國,否則往後役男下了部隊,10個月不到就退伍,部隊不斷送訓,以獲得編制專長,然後編制的武器、裝備,一年就要更換2、3個操作手或保管人,且永遠都是新手、生手在負責操作保養,這將是一大隱憂,當1支步槍、1挺機槍,1年內就換了3個保管人「正是一年義務役的效應」。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Serg Antonov。(示意圖)
因此退將也憂心,政府提供一年制義務役男2萬餘元的薪資,在志願役沒有調薪的前提下,恐怕無法避免衝擊到志願役招募。
本文轉載自2022.12.28《聯合新聞網》報導,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