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團隊採訪當天,周春米辦公室桌上仍放著一包尚未完食的菠蘿麵包,和一杯冷掉的咖啡,周春米匆匆從外頭走進辦公室,準備接受採訪。桌上那一包菠蘿跟咖啡,正是她尚未吃完的早餐,而採訪已接近中午,透露她的繁忙日常。
尤其現在正值交接期,更讓周春米忙的不可開交。
在關鍵的交接期,屏東又迎來新的挑戰,繼過去的鳳梨、石斑魚後,兩岸間又出現新的貿易紛爭,對岸以「落實相關法規」為由,停止多項台灣食品進口;而台灣則將此舉視為北京「政治打壓」,批評中方貿易歧視,將再向WTO申述。
北京的強硬,不論是鳳梨、石斑魚或午仔魚,這些主力產品說停就停,讓屏東這些年來來傷痕累累。
談到眼前的困境?周春米說,根據她這次跑選戰的經驗,未來她擔任縣長,「農業處要能夠在第一線」,即使縣府機關人手不足,但要做到公私合作,多多和第一線的農漁單位合作,結合合作社、產銷班、農漁會,透過這些專業能量來輔導農民因應挑戰。
這些因應手法,首先是風險控制,在養殖數、用藥量上透過專業進行調控;再來是強化內銷跟外銷。
圖/鳳梨、石斑魚或午仔魚主力產品遭禁,讓屏東傷痕累累。取自臉書「周春米」。
內銷部分可以從調整產品著手,讓家家戶戶慣於使用。例如石斑魚,以前台灣人不太會買來吃,畢竟石斑太大尾吃不完,且價格也貴,就可以把它截切,並透過通路在各個超市上架,養成民眾吃石斑的習慣。
外銷部分,以日本市場為例,產品必須配合日本人吃生魚片、小碗裝魚的習慣,將石斑魚分切,並冷鏈包裝出口到日本,進行相關驗證,讓日本的消費者能更親近石斑魚,要走出限制,必須要「與時俱進」。
周春米說,過去台灣許多農漁產品都是專做中國市場,也確實有一段榮景,但現在中國想盡不同方法,包括佳德鳳梨酥也被要求給配方,「這個都超乎一般國際貿易的要求,也牽涉複雜的政治因素在內」,所以必須要降低依賴中國市場的風險。
同與此同時,也要將這個產業盡力維持住。她強調,不論是過去的石斑魚,或者是現在的午仔魚,「都是屏東重要的魚產品,一定要讓這個產業繼續」,但這需要漁民和政府合作,聽取專業意見,學會風險控制,「可以做的我們就做,不能做的,我們也不要冒風險再做」。
不過屏東成為農業大縣的原因,很大一點是受限於台灣自己的糧食自給率問題,這確實讓屏東有著好山好水,但經濟上的成長動力,確實不如其他都會區的發展。
周春米回憶,過去曾質詢行政院,國土計畫法將屏東8萬公頃土地劃為農業區域,「從法律上來講,是限制了我的財產自由處分權」,如果只叫屏東承擔責任、沒有配套,這樣做很不公平。這點,也是屏東身為農業縣「甜蜜的負擔」。
圖/周春米認為,不論是石斑魚或午仔魚,都是屏東重要的魚產品。陳之俊攝影。
這次選舉中,她向鄉親們柔性「勉勵」,強調肥沃的土壤是老天爺給屏東的一個獨到寶藏與資源,「我跟他們說,做事人雖然辛苦,但也不用妄自菲薄」,以前你不會知道現在全球出現疫情危機,就像現在你也不知道何時會出現糧食危機,「所以我們自己可以種的,可以自給自足的,這是我們要好好珍惜的」。
中央劃給屏東8萬公頃的農業區域,「這是我們的任務,但你也不能讓他們沒有希望跟未來」,要更精進,讓屏東農漁業的發展更穩定,周春米堅定的說。
屏東地處國境之南,最北端的高樹鄉到最南邊的恆春鎮有112公里,地形族群多樣,有山區、海邊、農漁村、客家、原住民和新住民,不同的地理條件就有不同的產業條件,在周春米腦內的建設藍圖,最重要的當屬交通建設。
而幸運的是,在潘孟安任內,屏東成功爭取到交通、醫療等相關基礎建設到位。包括屏東榮總在短短4、5年內蓋好正式營運,高鐵延伸屏東、屏北快速道路、屏南快速道路等也紛紛定案。
這些看得到的成果,也讓潘孟安在多次《遠見》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中維持突出表現。
圖/潘孟安多次登榜《遠見》縣市長調查五星。張智傑攝影。
周春米說,在未來4年內,就要進行更細膩的執行,用她的說法就是要「全面啟動」,讓所有屏東人都能覺得這個城市是有希望跟未來的。
換言之,未來的4年,延續潘孟安的執政是主基調,但周春米強調,產業面上的推動是她最迫切的目標。
例如屏東縣現有的幾個產業園區,屏東科學園區、原為加工出口區的科技園區、汽車產業園區、智慧園區等等,就是一個產業聚落,「我上任後,會拍板定案一個屏東新園區」。
這個園區將以智慧農業、太空產業、綠色材料為主要著力點,取名Bright,就是希望「讓屏東繼續發光發亮」。
《遠見》原文連結:https://www.gvm.com.tw/article/97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