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時間:2022年11月27日 】
繼2018年後,民進黨再一次於縣市長選舉中全面潰敗,也讓總統蔡英文黯然辭去黨主席一職。
由於小英總統任期僅剩2年,這樣的結果,也代表她提前跛腳、「後小英時代」提前到來。
圖/總統蔡英文率領的民進黨於2022大選慘敗,因此黯然宣布辭去黨主席一職,但權力真空後,誰能鎮住綠營風暴,引外界關注。張智傑攝。
顯然,民進黨已掀起連串的檢討與改革,各派系權力平衡也將重新分配。
從目前情勢看來,副總統賴清德應是最有望成為綠營新共主的人選。不過他與蔡英文的矛盾一直存在,不合風聲時有所聞,是否順利接班仍有變數。
文化大學廣告系主任兼教授鈕則勳觀察,這次選戰,幾位有意角逐總統大位的「大頭」,基本上都已經出局。
桃園的大敗,讓即將卸任的市長鄭文燦丟了2024入場券;新北慘輸45萬票的林佳龍,也很難成氣候。
近期英系不斷力推前副總統陳建仁,讓他輔選最重要的台北市,無奈最終也失敗收場。加上陳建仁沒有首長歷練,更沒有民意基礎,明顯只是小英嫡系,未來政治路難有作為。
從當前局勢來看,賴清德可說已定於一尊,就算蔡英文有千百個不願意,也沒有制衡他的牌可打。
圖/蔡英文2022辭去民進黨主席一職,被認為是提前政治跛腳。取自臉書「蔡英文 Tsai Ing-wen」。
鈕則勳認為,民進黨應儘快啟動接班,讓中壯年上位,這次蔡英文把蘇貞昌留下,他認為這是錯誤的決定,應撤換蘇貞昌,給大家清新的感覺,民進黨才有辦法重新站起來。
黨內人士坦言,這場選舉從一開始就由蔡英文完全主導,僅有屏東辦理黨內初選,其餘全數是選對會「喬出來」,黨內不少人早心生不滿,認為蔡英文完全打破民進黨過去的基本價值,也難獲得中間、年輕選民的認同。如今選舉結果悽慘無比,自然要負完全責任。
該人士認為,目前賴清德接班態勢明顯,民進黨內有不少派系過去跟英系友好,有些則與英系保持距離,如今蔡英文聲望不再,可能會有更多派系靠攏賴清德。
但問題是,蔡英文是否放手?下任黨主席如何產生,或許是一個重要觀察指標。
根據民進黨過去做法,新黨主席有2種選出方式:一種是開放黨主席選舉,由各方競逐;另一種方式是大家坐下來談,透過共識決的方式,產生新共主。
圖/2022九合一大選後,民進黨內部掀起連串檢討與改革。取自臉書「民主進步黨」。
若採取第一種做法,屆時就看各派系推出那些人選,如英系還要參與其中,仍不願鬆手,一場腥風血雨的黨內戰爭就會開打。
反觀,若透過共識決的做法,推派一位共主,黨內鬥爭情況可能就此避免。
若內部有機會早點整合,就能提早準備總統大選,畢竟這次選戰全盤皆輸,整個局勢對民進黨來說也相當艱辛,如整合失敗,結果就是黨內繼續消耗。
民進黨中執委、議員許淑華認為,這次選戰明顯是藍白合作圍剿綠營,下次選戰很可能出現一樣狀況,黨內勢必要快點啟動檢討機制,當然民進黨也受大環境影響,如通貨膨脹、戰爭等,對全球執政黨而言,現在都是艱難處境。
此外,這次選戰很多地方投票率偏低,藍營票數沒有改變,但綠營票數下降,顯然是很多支持者對這次選戰意興闌珊,如何做好檢討,讓黨內有新氣象,吸引這些人回流,也是重要課題。
圖/2022許多綠營支持者對選戰意興闌珊。蘇義傑攝。
一位綠委也坦言,從議員選戰就能看出,不少支持者失去投票動力,很多過去是藍綠五五波的地方,各拿過半席次;但這次一樣有過半,卻明顯看出泛藍民代的排名都在前面。
他認為這次失利和綠營整體選舉策略有絕對關係,目前黨內一直打「抗中保台」議題,這在縣市長選戰中,無法取得共鳴。
此外林智堅論文事件,確實害慘全黨,衝擊恐怕不只「一屍五命」,蔡英文一開始要求全黨力挺,結果不到24小時,林智堅又馬上退選,顯然整個黨已進退失據。
圖/林智堅論文事件對2022民進黨選情影響劇烈。取自臉書「林智堅」。
他認為民進黨得盡快檢討,先把眼前問題攤開來解決,改善過去做不好的地方,呼喚支持者回流。反之,若只想怎麼贏得2024,就不是一個治本的好做法。
《遠見》原文連結:https://www.gvm.com.tw/article/96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