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黑相間的巨大南瓜被強颱吹落岸邊,在湍急水流中翻滾的慘狀,至今仍讓人記憶猶新,也讓直島當地居民傷痛不已,因為被捲走的南瓜藝術品,對當地來說有著特殊意義。
「它突然就這麼消失了,對仍在島上的我們心中留下一個巨大的缺洞」直島觀光協會(Naoshima Tourism Association)的員工Shigenori Fujii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失落表示。
再次看見高6.5呎、寬8呎的黑點黃南瓜重新現身直島碼頭,居民無不歡欣鼓舞。而南瓜2.0除保留原本外型外,為預防又受災害破壞,大南瓜也改良得更加結實,並加裝特殊底座,方便移動至安全處避難。
通體亮黃、有著波卡點(polka dots)的巨大南瓜,雕塑於1994年,並落腳直島,陪伴當地居民近20個年頭,除了是觀光客拍照勝地,也見證直島一步步邁向藝術之島的過程。
南瓜最初現身時,直島仍是金屬冶煉工業、傳統農業為主的樸實小島,還未受當代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親睞,莫內(Claude Monet)、特瑞爾(James Turrell)的相關大作也尚未入島。
值得一提的是,大南瓜入島的契機,源自1990年代,日本鄉村有感人口流失,期待透過藝術振興地方經濟,於是舉辦一系列大規模的藝術祭典,其中2010登場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就是一大知名案例。
隨著諸多藝術大師的作品登陸,直島也從默默無名的瀨戶內海小島,躍升成為國際知名的「藝術殿堂」。
對當地居民來說,儘管最初較難接受形狀特異、顏色鮮豔的「南瓜」藝術品,然而隨觀光發展,大南瓜已在島民心中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
更讓人興奮的是,日本國境正式在11日解封,向來是藝術觀光勝地的直島,除經典景點外,也打造許多新秘境,等待旅客一一探訪。
說到草間彌生的作品,不僅有重生的黃南瓜,還有與之遙遙相對、有著直島守門員之稱的「赤南瓜」,旅客更形容,一紅一黃的圓點南瓜雕塑,彷彿象徵直島的起點與終點。
此外2022年4月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也請到草間彌生的最新作品「自戀庭園(ナルシスの庭)」,其靈感源自安藤忠雄建築中大量的展示燈球,有幸造訪的民眾,能一次補獲2位國際大師的靈感結晶。
圖/世界知名設計師草間彌生(Yayoi Kusama)的巨大南瓜雕塑作品,通體亮黃、有著波卡點(polka dots),雕塑於1994年,並落腳直島,陪伴當地居民近20個年頭,除了是觀光客拍照勝地,也見證直島一步步邁向藝術之島的過程。取自Unsplash。攝影者henry perks。
其中「自戀庭園(ナルシスの庭)」的所在地,便是安藤忠雄在直島完成的第9座建築作品。2022年3月新開幕的「山谷藝廊Valley Gallery」,以神社為靈感,輔以安藤老師最擅長的光影透視,打造與島嶼、大自然合一寧靜之地。
不僅如此,直島還是安藤忠雄大量作品的收藏寶地,如倍樂生之家美術館(Benesse House Museum)、ANDO MUSEUM,大名鼎鼎的「地中美術館(Chichu Art Museum)」,全是其中的代表作。
加上,為降低觀光對直島當地生態的破壞,地中美術館多數建物皆建造於地面之下,引進充足的自然光,搭配純樸的清水模,成為建築一大特色。館內更另藏有莫內的著名畫作《睡蓮》,與園區內四季更迭的蓮花池庭園,相互輝映。
日本著名的攝影師、建築師杉本博司的最新藝廊「時間之迴廊」,也於2022年3月盛大開幕,不僅將原本位於倍樂生之家公園的展區擴大,延伸至戶外空間,還展出曾在威尼斯、京都巡迴的玻璃茶屋「聞鳥庵」,以及多件最近發布的攝影作品,如「On the Beach」「Opticks」系列。
有趣的是,倍樂生之家其實是一間質感飯店,所以賓客彷彿入住美術館,每一件擺飾、每一個轉角都藏著巧思,能體驗生活與藝術的近距離碰撞。
說到藝術與生活的融合,直島的錢湯「I湯」,更是體現日常之美的最高殿堂。
「I湯」由藝術家大竹伸郎操刀,將日本民族不可或缺的錢湯,打造成美輪美奐的藝術聖殿,讓旅客得以真正的沐浴在藝術當中。
隨著日本旅遊解禁,藝術愛好者又能重遊直島,忘情享受島嶼漂亮的山水、遍佈全島的藝術場域,同時,也別忘了與升級回歸的大南瓜相見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