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購族遇無良黑心建商,恐用料廣告不實未按圖施工,惡意倒閉、延遲交屋、一屋多賣,甚至出意外新屋成凶宅

預售屋最慘10事不只漏水!建商突「加價勒索」違約拒賣不違法?

預售屋最慘10事不只漏水!建商突「加價勒索」違約拒賣不違法?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Francesca Tosolini。(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日期:2022-10-04

近幾年買賣預售屋糾紛頻傳,即便是老字號、有口碑的建商,仍會傳出些許紛爭,讓好不容易存到錢,準備下手買預售屋的首購族,擔心自己遇上無良建商而血本無歸,房子、金錢全損失。

為此,《DailyView網路溫度計》特別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列出網路討論度最高,關於買預售屋「最怕」遇到的10件事,讓民眾謹記前輩的教訓,購買預售屋前一定要注意!

10. 衰成斷頭戶

買預售屋的一項好處,就是能分期繳納自備款,但萬一沒分配好金錢或急需動用存款,結果繳不出工程款或房貸,不僅會失去房子,甚至還會因違約被建商收違約金。

網路上害怕成為斷頭戶的人就表示「每次想到要貸款總頭殼燒」「疫情升息當下,房貸方面資金調整好重要」「房貸繳不出來怎麼辦」。

延伸閱讀

房貸繳完100歲沒錢住陰宅?購屋才懂10個「硬買房」求勝利煩惱

9. 遭無良建商一屋多賣

遇到不良建商或代銷,偷偷將一間房打多份契約,賣給不只一人的情況,就叫做一屋二(多)賣。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民眾如不幸遇到,恐賠錢又拿不到房子,更別說,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打官司,非常可怕。

不少民眾在網路就看到相關例子,感嘆表示「這個真的很慘欸」「這類還時常聽到,感覺不少」 「預售屋鬼故事每年都有」「因小失大,求償無門」。

取自Unsplash。攝影者Austin Distel。(示意圖,非內容畫面)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Austin Distel。(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8. 蓋到一半發生意外事故

近年預售屋工安意外、火災頻傳,雙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的建案都曾發生過,甚至還有工人墜樓的意外,讓不少買預售屋的民眾心惶惶,害怕自己辛苦存錢買下的新家,還沒入住就成了事故屋。

面對這些意外新聞,網友也留言疾呼「火災的數量不可思議的多」「怕死的不敢住,不怕死的只怕沒房住」「還沒蓋就變凶宅」「預售屋工安意外不少」。

7. 用料不實且未按圖施工

原本施工圖中某區為公設健身房,結果蓋出來竟變成瑜珈教室?說好用頂級的建材規格,卻遭業者偷偷換成其他等級或次級品充數?

買預售屋的消費者,實在不得不緊盯整個過程,尤其合約要仔細看清楚,如遇缺料情形,要替換哪個廠牌,都必須詳細規定,才能避免建商用料不實,且未按圖施工等問題發生。

對此,許多過來人都留言提醒「真的要買大建商,不然有風險偷工減料」「這塊真的簽約的時候要問清楚」「建材設備表跟同級品真的很容易被忽略」「建材磁磚挑台製的真的好些,少一點被換料的風險」。

取自Unsplash。攝影者Scott Blake。(示意圖,非內容畫面)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Scott Blake。(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6. 房子有各種瑕疵

預售屋交屋後,才發現管線外露、牆壁不平整、磁磚空鼓?但房子都已經點交,屋主欲哭無淚怎麼辦?這其實是不少消費者很擔憂的問題之一。

對此學長姐們都認為,「驗屋」這筆費用絕對不能省,藉由專家來檢測新家狀況,才能找到那些肉眼看不出來的瑕疵問題。 

延伸閱讀

央行又升半碼,房價怎不降?專家估銀行房貸恐現「14年前利率」

另外,強烈建議一定要驗屋的網友,也紛紛表示「我就有驗到漏水,建商就打打針」「一定要驗屋,無良奸商太多」「重大瑕疵驗屋遇爛建商也沒用,小問題建商有1~5年保固」「只能說建商有好有壞,好建商驗屋就比較輕鬆一些」。

5. 黑心代銷廣告不實

由於預售屋採先賣後建的模式,所以消費者看房,往往只能從平面圖、樣品屋、示意圖來了解。此時,部分代銷為增加買氣,都會誇大廣告行銷,導致民眾交屋後,才發現想像中的房子與當初簽約講得不一樣,只是照「騙」屋罷了。

因為廣告不實的糾紛在房市頻傳,所以不少網友都認為,買預售屋前要三思,先後直言「買預售屋的人,真的心臟很大顆」「預售屋常常發生這種事」「代銷真的什麼都敢講,賣出去後就沒他們的事了」。

取自Unsplash。攝影者Francesca Tosolini。(示意圖,非內容畫面)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Francesca Tosolini。(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4. 新屋慘成漏水屋

無論是不是買預售屋,消費者買房最怕房子有漏水或滲水問題,處理起來極度麻煩。尤其,現在有些建商不管怎麼蓋房,房子都很容易漏水,如果說是中古屋也就算了,連預售屋新房子都這樣,消費者真的有苦難言。

針對預售屋變漏水屋一事,不少網友以經驗談分享「實際上每個建商都會漏水,嚴重與否,還有處理態度有差就是了」「地段都超級好,但漏水已經變成標配」「漏水真是好可怕」。

3. 建商惡意倒閉、延遲交屋擺爛尾

缺工缺料使營建成本飆漲,導致不少中小型建商撐不住倒閉,或不斷延後交屋時間,即使有履約保證制度,也可能因餘額款項不足,住戶拿不回錢。過去就曾有建商,在完工前申請破產,坑殺住戶,不幸讓房子淪爛尾樓,害得消費者血本無歸。

對此,眾網友給出建議「挑選好建商很重要」「建商,真的太重要了」「要買預售屋,建商最好找大一點的」「直接買成屋就好了,還可以現場看」「買房消費者就很弱勢,看建商良心」。

取自Unsplash。攝影者Joe Holland。(示意圖,非內容畫面)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Joe Holland。(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2. 建商故意違約不賣

在營建成本暴增或想賺更多的情況下,有些建商會刻意透過解約、賠付違約金等方式,將房子收回後,再墊價格售出,如此毫無誠信的做法,雖觀感不佳,但只要有賠錢給買方,基本上就無違法疑慮(細節須向律師確認),這種「反悔不賣」事件,近年時有耳聞。

延伸閱讀

台北12區誰CP值最高?網喊萬大線快讓萬華「進城就業」開無敵

有鑒於這類的建商吃定消費者,許多網友都怒喊「你以為建商有差嗎」「建商也不怕跟你打官司拖時間」「小建商就是跟你拖官司然後就莫名其妙倒了」「建商就最黑,他就看你拿他沒轍自己吞」。

1. 建商無預警喊加價買

日前預售屋需加價才交屋的事件,也吵得沸沸揚揚。有購屋族出面指控,幾年前在高雄買的預售屋,在交屋前竟接到建商通知,表示因原物料漲價關係,每坪須加價3萬元才願意交屋,讓買方一聽氣炸「如果建築成本下降的話,那建商會降價嗎?」引發網友熱議。

新聞消息一出,不少網友都驚呼「這一定算過的,賠給你違約金建商更賺」「以後買房都要再請律師來鑑定合約書,太可怕了」「不加價很快房子就變成別人的了」「這跟勒索有什麼不同?」「看來建商抱著毀約的決心」。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提供。圖/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提供。

網路溫度計 調查結果【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1年09月26日至2022年09月25日,共1年。
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各大新聞頻道、社群平台、討論區及部落格等,針對討論『買預售屋最怕遇到的事』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延伸討論,作為本分析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房價觀點經濟就業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台北平面車位能買高雄老套房!台南機械車位3年飆3成南部人爆搶
台北有預售屋才5字頭!北投士林、文山萬華房價最親民11大路段
新竹升息房貸最慘?不只台北買房頭期款要夠,核貸成數銀行也怕
網路溫度計 DailyView

網路溫度計 DailyView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以網路爬文技術取得巨量資料庫,涵蓋全台超過九成的網路新聞頻道、社群平台、FB、PTT、各大討論區及部落格等超過10,000個網站資料。並透過語意情緒分析、獨家關鍵字詞庫,解析熱門議題,產出專業網路大數據調查報告。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