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屆縣市首長的任期只有四年,不過新竹縣長楊文科一上任,就為新竹縣擘劃了未來30年榮景的縣政藍圖,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唯有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結果」。楊文科解釋,這一代努力的目的,就是為了下一代前景而鋪路,把各項基礎建設扎根打底工作做好,創造未來30年的榮景,就能為接續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開展無止盡的美好未來。
「經濟好,一切都好!」強化經濟力就是打基礎的第一步,帶動其他政策的推行。看準AI智慧產業是臺灣保有國際競爭力的一大重要科技領域,楊縣長上任後,即刻於竹北市設置「AI智慧園區」,藉由形塑AI產業聚落與創新研發量能,吸引國際大廠與人才匯集,未來也規劃國際會展中心,朝向科技產業的創新研發首都邁進,引領新竹縣成為文化、科技、智慧城。
圖/當年輕人的神隊友,新竹縣首座青創基地(Startup Hub)正式啟用。
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培育,除了在AI智慧園區中設有專門培育青年AI人才的「育成與智慧研發空間」,楊縣長說:「就是要鼓勵年輕人扎根地方、築夢踏實,我們8月更在明新科大成立青創基地,協助青年創業中常遇到的法律、財會、人力管理等,解決創業大小事,我們來當年輕人的後盾!」
擔任公職近40年,尤其是在竹科歷經從無到有的籌備建設經驗,也見證了台積電一步一腳印穩居世界晶圓代工領導地位的過程,不僅使楊文科縣長擁有更宏觀的視野,也十分擅於運用各種政策工具,無論面對各種難題,他常說:「想辦法就有辦法」。像是透過BOT、BOO、都市更新、區段徵收、設定地上權等方式,完成推動「竹北停八停車場BOT案」(遠東百貨竹北店)、「竹北自強七街立體停車場BOT案」(龍享影城)等計畫,不僅成功招商引資,還能節省政府開銷,達到建設與發展的雙贏目標。
圖/新竹縣全新影城商場「享平方Shown Square」10月開幕
而竹縣能夠連續四年蟬聯非六都「招商王」,憑藉的正是「築巢引鳳」的成功策略,以及高效率的行政協力。楊縣長說:「各項基礎建設做好,廠商就願意來投資,進而帶動就業率提升,成為正向循環。同時,客家人安土重遷,對未知的改變總會擔心,重大建設攸關發展,所以縣府四年來不斷溝通說明,降低居民鄉親的疑慮。」以真誠溝通,獲得廠家信賴、民眾支持,成為投資創業家們的神隊友沒有捷徑,每一步都是務實的行動力。
任何一座城市,交通必須四通八達,交通順暢才能提升就業,以及優化居民生活品質,上任後楊縣長首先盤點縣內所有阻塞路段,透過規劃來健全新竹縣整體交通網絡,訂定「十大交通基礎建設」,涵蓋新竹縣八成鄉鎮,以打通新竹縣交通的任督二脈為重心。
「交通建設,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推動至今,楊縣長已向中央爭取到縣民重視的幾個路段經費,像是經國橋如何分流改善、20多年來都沒做成的台一線替代道路,以及台68到竹東壅塞路段和橫山鄉、五峰鄉、新豐鄉等道路工程,用城市發展的眼光做建設,舒緩壅塞路段,解決大家最在意的交通問題!
圖/基礎設施最重要,四年來不斷改善縣內交通網絡,讓新竹縣更加四通八達,同時對各項公共工程的新建、改建品質都以最高標準來監督,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及產業觀光發展!
在遠見雜誌所做的調查,新竹縣擊敗六都,成為台灣民眾最想移居遷入的城市。主要原因,除了新竹縣產業經濟繁榮發展,優質的工作機會多;另外,就是新竹縣所做的配套措施相當完善,年輕家庭最重視的「托嬰、托育、就學、休閒遊憩空間」等,都超前部署,讓年輕家庭沒有後顧之憂。
同時,回到鄉親「生活」的政策也最有感受。縣府團隊透過公民參與、結合綠地並引進遊戲區分齡分區設計,全縣共將誕生22座特色公園,包含竹北市19座及芎林3座,實現所有孩子和爸媽們的共同願望,也讓鄉親們感受「好玩的公園就在我家」,後續也將拓展到其他鄉鎮。
圖/「好玩的公園就在我家!」新竹縣完成多座特色公園,不論大朋友小朋友都玩到驚喜連連,快樂得不得了!
楊文科表示,展望未來,將在既有的建設基礎上,持續打造新竹縣成為台灣矽谷、科技首都、智慧城市!繼續讓「產業經濟好、縣民就業佳、社會福利棒、教育環境優、居住環境讚」成為新竹縣的代名詞,讓新竹縣榮景持續光耀30年!
(新竹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