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台灣愛貓協會救病貓、奶貓,中途咖啡廳「貓食光」助領養,台北456個里也有約57%有TNR志工幫浪浪結紮

街貓看對眼收編招財?台北貓奴月存千元「喵基金」好處意想不到

街貓看對眼收編招財?台北貓奴月存千元「喵基金」好處意想不到 圖/貓咪是許多人生命中重要的陪伴,其可愛神情、慵懶姿態,總散發出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心甘情願成為「貓奴」鏟屎官。台北畫刊提供。
作者:台北畫刊
日期:2022-07-18

貓咪是許多人生命中重要的陪伴,其可愛神情、慵懶姿態,總散發出讓人難以抗拒的魅力,甚至心甘情願成「貓奴」。但儘管如此,喵星人被棄養而流落街頭的畫面,在城市裡依然存在,因此許多關心貓咪權益的人挺身而出,透過協會組織或中途咖啡廳等不同形式,以愛為中繼,為貓兒找到能遮風避雨的歸所。

「台灣愛貓協會」以團隊力量救援病貓、奶貓

許多飼主將貓咪視為難以割捨的家人,但也有飼主在自身遭逢逆境或貓咪生病時,將其棄若敝屣。

為了救援這些被棄養的貓咪,一群在台北市動物之家服務的志工,於2011年創立「台灣愛貓協會」,致力救援生病、尚未離乳的貓咪,成立至今,為數千隻貓兒成功找到新家。

延伸閱讀

猴硐唯一小7情人節熄燈苦了居民遊客!世界貓村為何難保超商?

對此,台灣愛貓協會共同發起人柳丁就表示「許多人看到貓咪可愛的模樣,便在衝動之下飼養,卻沒有足夠的先備知識與心理準備,再加上缺乏責任感,容易在貓咪生病、破壞家具、不斷喵叫或年老時,將其拋棄。」

因此,台灣愛貓協會常在領養場合或社群平台上,建議想養貓的人先了解貓咪的習性,像是貓咪會有喵叫、抓牆、落毛等狀況,若是多隻貓共處一室,還可能導致貓咪情緒焦慮,甚至因爲緊張而隨意便溺等,以審慎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飼養貓咪。

中途咖啡廳「貓食光」是許多街貓安居的園地。攝影者蔡耀徵。台北畫刊提供。圖/中途咖啡廳「貓食光」是許多街貓安居的園地。攝影者蔡耀徵。台北畫刊提供。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除了宣導飼養概念,協會另一個重要任務,是救援收容所內因生病導致身體衰弱、需要特殊醫療的貓咪。

柳丁表示,志工過去在收容所工作時發現,許多受傷、感冒、還未斷奶的貓咪,不僅難適應收容所「大鍋飯」的飲食,不健康的身體狀態,也使牠們難以受人垂青。

於是,協會志工通常會將貓咪送醫診治、隔離觀察7至14天,待貓咪恢復健康後,再帶至協會等待送養。

延伸閱讀

天龍國毛孩放電潮出水!台北狗公園友善公車讓飼主想投胎當寵物

與此同時,協會也會幫助尚未斷奶的奶貓,找到家中飼養母貓的「奶媽」,待幼貓斷奶後,再送至協會等待領養。

而協會安排領養時,也會對飼主進行篩選「希望飼主具備照顧知識、有責任心、能與貓咪良好互動,讓飼主成為貓咪永久的家人,而非生命的過客。」

貓兒們以中途咖啡廳為中繼站,等待有緣人成為未來的家人。攝影者蔡耀徵。台北畫刊提供。圖/貓兒們以中途咖啡廳為中繼站,等待有緣人成為未來的家人。攝影者蔡耀徵。台北畫刊提供。

讓咖啡廳成為貓咪知識平台

相較台灣愛貓協會,以團隊力量進行貓咪救援、送養與照護知識宣導,「中途咖啡廳」可說是貓咪被認養前的中繼站,讓更多人在輕鬆氛圍下與貓相處、學習貓咪照護知識。

擁有多年養貓經驗的中途咖啡廳「貓食光」主理人尹訢、Tommy分享,原本他們就會救援或領養街貓,但礙於居家空間有限,無法同時養育多隻貓咪,便尋思開設中途咖啡廳,打造空間更寬敞的貓咪園地,也以此為平台,兼營社群媒體,讓更多人了解貓咪飼養知識。

延伸閱讀

房東最怕孩子、老人、寵物租屋三寶?網曝「有小孩家庭」反而穩

尹訢、Tommy表示「我們希望讓客人在咖啡廳聊天的過程中,獲得貓咪養育知識,有意領養的人,也可先來喝咖啡,與貓咪多些相處再做決定。」

不僅如此,尹訢和Tommy還提到,現在愈來愈多人看到社群媒體的領養資訊後專程來訪,也有不少老主顧或原本未規畫養貓的顧客在造訪後,「跟貓咪對到眼」而產生感情,興起將貓咪帶回家的念頭。

尹訢(左)與Tommy(右)藉由開設中途咖啡廳,搭起貓咪與人之間的橋梁。攝影者蔡耀徵。台北畫刊提供。圖/尹訢(左)與Tommy(右)藉由開設中途咖啡廳,搭起貓咪與人之間的橋梁。攝影者蔡耀徵。台北畫刊提供。

不過他們也強調,飼養貓咪真的需要一定的經濟能力,和比較穩定的生活型態,所以店家也會確認飼主有無穩定收入、短期沒有旅居國外規畫,並經由家訪,確認住家空間適合貓咪居住,再與飼主簽立書面契約,以確保飼主守護、養育貓咪的決心。

「我們也建議飼主每個月固定儲蓄1000元左右的養貓基金,為貓咪醫療費用預做準備。畢竟動物看病所費不貲,如果沒有預先將此費用納入考量,很可能在貓咪生病時左支右絀」尹訢說道。

除了藉由送養、宣導等方式拯救街貓,為流浪動物盡一份心力,柳丁、尹訢、Tommy也補充道,就長遠來看,若要減少街貓數量,誘捕、結紮後再放回的「TNR」也至關重要。

在飼養前了解貓咪習性,能讓養貓之路更順利,開啟與貓共好的幸福生活。攝影者蔡耀徵。台北畫刊提供。圖/在飼養前了解貓咪習性,能讓養貓之路更順利,開啟與貓共好的幸福生活。攝影者蔡耀徵。台北畫刊提供。

「根據研究,一個地區的街貓結紮比例需達70%,街貓數量才會開始下降。而台北市456個里中,約有57%有TNR志工。在這樣的進展下,我發現近年街貓增加速度確實逐漸趨緩,但仍需繼續努力」柳丁說道。

除了協會、中途之家的努力,減少街貓的真正治本之道,是所有人都能真正尊重生命,畢竟貓咪是我們最親愛的家人,不是「衝動購物」後可隨時丟棄的商品,值得你我用心守護。

本文轉載自2022.07「台北畫刊」,原文撰寫郭慧,攝影蔡耀徵,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政策觀點台北市社會福利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台北貓狗想南移了?台中毛孩、親子4大餐廳霸氣蓋「寵物皇宮」
賽普勒斯貓比人多政府頭痛!地中海小國被稱「貓島」與乾旱有關
全台唯一貓神也傲嬌!不只虎爺保庇,宜蘭「貓將軍」不蓋廟搗蛋
台北畫刊

台北畫刊

57年1月出刊的《台北畫刊》,為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出版的市政刊物,以圖文並茂的內容傳達臺北市的觀光、市政及生活型態等資訊,且讓這本走過半世紀的城市相簿,陪你迎接身處臺北的每個動人時刻。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