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長翁章梁專訪

勇敢轉型 創新嘉義

勇敢轉型 創新嘉義  
日期:2022-01-25

嘉義縣長翁章梁自2018年上任後,透過一系列的「轉骨工程」,短短三年,讓嘉義縣從傳統農漁大縣邁向農工大縣,也為嘉義的年輕世代舖好一條回「嘉」的路。

2021下半年,行政院宣佈嘉義科學園區落腳台糖太保農場,並在民雄航太園區打造成亞洲無人機產業研發基地,讓嘉義轉型為農工大縣的夢想更加清晰而且具體。

翁章梁指出,過去政府的思惟中,嘉義是農業大縣,所以不需什麼發展工業或現代科技產業,但也因為如此,當全台各地都在爭取設立科學園區時,嘉義縣卻留下一片空白,數十年來幾乎沒有大規模的建設與投資,也讓嘉義長期缺乏多元就業的機會,如今面臨的是傳統農漁業人口不斷老化,青壯人口卻持續外移,翁章梁一語道破嘉義發展的困境。

擴大產業投資  創造多元就業機會

翁章梁表示,上任以來全力推動嘉義縣成為台灣「農工大縣」,優化大埔美和馬稠後產業園區良好的投資環境,鎖定智慧化健康照護產業和智慧精密機械兩大發展主軸,導入數位醫療、精準健康及智慧載具、智慧機械等前瞻產業,預估將有150家廠商會進駐,可望創造20,000個就業機會,每年產值可達800億元,更希望把全台灣生產老人照護的工業帶到嘉義來。

嘉義科學園區未來將朝智慧農業、精準健康及智慧載具3大方向發展。圖/嘉義科學園區未來將朝智慧農業、精準健康及智慧載具3大方向發展。

「110年9月5日行政院宣布在台糖太保農場設立「嘉義科學園區」,這項重大決定即將影響嘉義未來發展。」翁章梁勾勒出未來願景,88公頃的嘉義科學園區,將以創新、永續為主軸,建構智慧農業、智慧載具及精準健康三大產業聚落,連結嘉義縣現有機械製造、醫療保健、化學材料、電子零組件及農業生技等產業,讓農工大縣的結構更趨完整。嘉義縣政府團隊以極大的力道衝刺,就是要彌補嘉義過去四、五十年來欠缺的產業投資。

農漁產業智慧化  培植青壯農菁英團隊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儘管在產業投資上獲得很大的進展,但農業還是嘉義縣的根基,但農業也不再是傳統完全靠經驗值的農業,我們成立了國本學堂,訓練青農和壯農運用智慧科技和現代化農業接軌。」在傳統農漁業面臨極端氣候的考驗以及從業人口老化的問題時,藉由台灣科技產業的優勢導入農、漁業後,透過智慧化設備和大數據,不僅可以達到防災的效果,更可以提高生產的質與量。

為減輕農漁民的負擔,縣府透過創新暨健全的農產業補助計畫、智慧漁業產銷輔導計畫,補助智慧農業、智慧養殖相關設備,籌組智慧農業科技發展聯盟,推廣自動化、精準化及智慧化的耕作方式,透過智慧科技達到減災省工的目標。

建構青年返鄉扶持系統 「青年創業孵化讚」展現成果。圖/建構青年返鄉扶持系統 「青年創業孵化讚」展現成果。

除了持續推動農業、工業政策來創造就業機會外,為了建立更完善的青年返鄉扶植系統,嘉義縣政府也打造「嘉義縣青年孵化讚」一站式服務平台,整合各項創業資源,包括育成團隊及業師諮詢預約服務、在地團隊專區介紹、中央/地方計畫補助資訊、主題培訓課程等,將服務推廣至嘉義縣各地,搭起青年創業者與政府間的溝通橋樑,讓打拼的青年們不再孤軍奮戰。

「農業、工業同步發展中的新嘉義,一定越來越好。」翁章梁強調嘉義正走在轉型的道路上,年輕人「回嘉」的路也不遠了。

(嘉義縣政府廣告)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嘉義縣地方產業政策產業重生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