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政專書《新竹市跳級生》出版後,搭配書籍的展覽活動也跟著在實踐大學台北校區展出。展區有五大主軸,其中,「步行,邁向幸福城市的開始」「美麗水岸,令人微笑」「新校園,新思維」,帶觀展民眾看到林智堅擔任新竹市市長七年來,對新竹市的整體擘劃;「記憶再生,凝聚眾人」和「創意,讓人安居」兩大主軸,則更多從軟體層面出發,欣賞新竹市的美好。
前新竹市市政顧問林盛豐強調,不論是古蹟、舊聚落、老樹、有時間感的磚石木材,或是城市的歷史和故事,經過時間洗鍊,都會成為一個城市的寶藏。而展區「記憶再生,凝聚眾人」呈現的,就是透過「再生」的力量,讓珍貴的過去更加鮮活,也能讓這些記憶為不同世代與族群,創造對話的空間。
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是一座300年的古城,由多元族群共同建立,每個族群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留下專屬印記,也因此保留了大量歷史文物,光是舊城區的一平方公里,就數得出30處古蹟與歷史建築,密度堪稱全台之最。在新竹市,除了歷史悠久的東門城、城隍廟、即將修復完成的進士第,以及極受歡迎的新竹公園、新竹市立動物園外,還擁有屬於晚近記憶的博物館,包括將軍村、眷村博物館和那魯灣文化會館等,新竹水道取水口、新竹州圖書館則是剛剛修復完工的景點。其他包括消防博物館、少年刑務所演武場、新竹神社和海軍六燃煉油廠等處,都是正在推動中的修復計畫。
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古蹟與歷史建築是有溫度的,也是文化傳承重要媒介,」林智堅在《新竹市跳級生》書中分享,自他就職以來,大力推行古城文化資產活化工程,還累積出一套認列、修繕、活化的「古蹟三部曲」,目前已認列的市定古蹟達33處,歷史建築則有26處。
以展覽中秀出的將軍村為例,建於1958年的將軍村,又名金城新村,隸屬金門防衛司令部,規劃時參考了陽明山美軍宿舍,是為高階軍官家屬所造的甲級宿舍,每回這些前線將領要出門保家衛國時,家屬都要十八相送,面臨不知能不能再見到丈夫的糾結心情,「像這樣承載獨特歷史的空間,自然一定要保存,」於是改造前,林智堅邀來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龔書章擔任總策畫,定調為「將軍村開放圖書館資訊園區」,想像全村就是一座「活的圖書館」,導入複合式、環境生態、工藝和社教等學門,民眾能參與社區交流、共食文化等市集活動,在生活中閱讀、學習。
策展人、嶼山工房主持人暨建築師林聖峰指出,許多古蹟是先修復,如何運用等修完再說,所以未必符合實際需求,這會導致修繕、活化的過程中,一路修修改改,「但將軍村起初就找龔書璋老師做了清楚定位,接著發包給建築師、進行招商,每件事都非常準確。」
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創意,讓人安居」展區,展現的則是城市的設計力與活力。近年來,從新竹300城市博覽會、台灣設計展到光臨藝術節,新竹市的活動不是辦完就結束,而會思考如何延續、拉大對城市的縱深影響,「大活動能整理並摸索城市的美學樣貌,加上團隊導入創意,倚重、相信年輕人,城市未來將有更多可能,」林聖峰觀察。
像是十月底剛結束的光臨藝術節,儘管是因為新冠肺炎取消了燈會,轉而改以光雕藝術的形式呈現,卻為燈會帶來轉型契機。藝術節將光雕藝術結合古蹟建築,新竹火車站、新竹州廳、新竹市立美術館、北大教堂、第一信用合作社、公賣局新竹支局、影像博物館和警察局、林務局新竹林管處、消防局博物館等古蹟群,全都化身為光雕藝術的主角,讓五顏六色的炫目光芒,在古蹟上展開各種動作,擴大了對建築的想像。
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最終,光臨藝術節吸引了超過500萬人次前往,從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到各縣市首長,都紛紛造訪,「非常風光!」林智堅說,這是科技與藝術的結合,也讓民眾看到新竹這座城市的創意與故事。
林聖峰進一步指出,藝術節等於是將燈節打散成一年的活動,決定相當大膽,「當一個城市思考如何變成藝術節場域,例如規劃徒步區、邀請國際團隊參與,這對空間的實驗與想像,都很重要。」
「新竹市跳級生」在實踐大學台北校區的策展活動圓滿落幕後,現已移師新竹州圖書館,於12月11日至26日持續舉辦「新竹市跳級生 建築寫成詩」展覽,展示波光市集、東門城、國際展演中心等熱門景點的七座模型,現場還有由或者書店操刀的生活書展,每周末更有三場文創市集、三場講座,林智堅、黃聲遠、《茶金歲月》後代廖惠慶將輪番現身分享新竹故事。藉由觀展,市民會在古蹟裡,共創專屬城市的集體記憶。
(新竹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