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致力推動臺灣綠建築標章(EEWH)制度,是全球第四個,也是亞洲率先上路的綠建築評估系統,不僅符合國際趨勢又能因地制宜適用亞熱帶氣候特性。近年來因應氣候變遷衝擊自然環境的影響,內政部更大力推動加強節能減碳的綠建築,全面提升建築能源效率,發展建築節能產業。在106年7月起致力於綠建築國際認證,推出綠建築評估手冊境外版,為臺灣建築產業開創更好的發展契機,樹立起亞熱帶氣候地區綠建築的典範,為減緩地球暖化善盡心力。
圖/第11屆優良綠建築得獎作品「桃園市桃園區中路二號基地新建公營住宅」,採取減法設計,省去非必要裝修,將回收再利用導入生命週期設計,並使用管理的水電能源資料驗證其節能與節水設計之效果,獲得評選委員的青睞。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長期推動EEWH認證,獲得廣大迴響,截至110年11月底止,累計已核發10,311件綠建築標章與候選證書,預估每年可節省用電約23.25億度,節省用水約1億1,370萬噸,減少CO2排放量約131.23萬噸,約等於8.81萬公頃的人造林地(相當於3.24個臺北市)面積所吸收的CO2量,每年節省的水電費約達92.76億元,成效卓越。
為引領永續綠建築普及發展,內政部自92年起,每2年辦理1次優良綠建築評選活動,迄今已辦理10屆優良綠建築評選活動,選出遍布全國106件優良綠建築作品。為持續推動綠建築發展,本年度賡續辦理第11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已選出獲獎作品12件,訂於12月10日舉辦「優良綠建築論壇」,由設計建築師分享得獎作品的綠建築設計理念與案件精要,與社會大眾共同分享傑出的設計與榮耀,並供與會建築師及建築業界學習觀摩;並於12月11日盛大舉行頒獎典禮,公開表揚設計人或工業技師、起造人與管理單位。
圖/第11屆優良綠建築得獎作品「土城醫院興建營運暨移轉(BOT)新建工程」,除採自然採光及通風設計,本案並導入健康性能設計及自動化運輸系統等創新思維,於眾多優秀參選作品中脫穎而出。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另辦理綠建築扎根教育,自105年度起舉辦全國性的「綠建築繪畫徵圖比賽」,推動6年有成,繪畫主題以取得綠建築標章建築物或優良綠建築為主,用參賽者的創意巧思,將綠建築基本概念呈現於繪畫中,展現臺灣綠建築之美,再者,透過開放有趣的繪畫創作過程,提升參賽學生對綠建築的認知。110年度第6屆比賽並獲教育部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全國性競賽項目採計,在綠建築向下扎根的同時,提供學生在升學過程中,有更多元的學習機會,各中小學校視為年度盛事,綠建築概念「繪」說「畫」,根植小小國民心中,讓國家未來主人翁能從小認識綠建築,深植節能減碳永續環保理念。
圖/2021全國綠建築繪畫徵圖比賽低年級組特優,由薛皓允同學的《花蓮洄瀾灣日出會館》作品勝出,展現綠建築觀念根深蒂固。
有了綠建築降溫,熱燙燙的地球退燒了,這樣的美好大地才是我們安身立命、代代相傳的家。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
● 更多有關第11屆優良綠建築辦獎典禮、論壇及得獎作品展示資訊請參考:https://bit.ly/3lx0FJL
● 更多有關「2021全國綠建築繪畫徵圖比賽」資訊請參考:
https://bit.ly/3olE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