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是台灣半導體、ICT與生醫產業的重鎮,具備完整的產業供應鏈,有「台灣矽谷」美譽。但新竹縣不以此為滿足,仍積極招商引資,吸引更多廠商進駐新竹縣建廠、設店,因此,連續三年獲得財政部「招商卓越獎」。招商成功帶來就業機會增加,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110年上半年台灣地區人力資源調查統計結果顯示,新竹縣勞動參與率為61.2%,排名全國第一高,3.8%的失業率也是全台第二低。尤其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之下,人才需求竟然能不減反增,表現亮眼極為難得。
圖/新竹縣重要政策五支箭之一的「AI智慧園區」基礎建設已在2021年3月完工,引進四大廠商簽約進駐,其中全球最大雲端伺服供應商的緯創資通將於同年底前動工設廠。
執政三年來,楊文科縣長心心念念的就是先將竹縣民生經濟發展起來,「我深知施政必須貼近民意,和民眾息息相關的基礎建設尤其重要,執政團隊得時時刻刻接地氣、調整施政,務必讓民眾有感。除此之外,許多看不見的施政其實更為關鍵,今天奠下的基礎,是未來產業繁榮的關鍵。」楊文科縣長這麼跟我們說。
楊文科縣長表示,新竹縣所採取的是「築巢引鳳」策略,只要基礎設施做得好,廠商就願意來投資,進而帶動就業率提高,每個人都有好的工作機會,消費力也會隨之提升,使得百工百業爭鳴,所有人一起賺大錢。
除了經濟繁榮之外,居住環境品質提升和生活便利舒適,也是吸引年輕人口遷入的重要誘因,尤其地方產業發展及人口快速成長,交通區域改善與疏導也必須提出相關配套,才能避免日益嚴重的交通壅塞問題。
以2021年底即將正式開幕的遠東百貨竹北店周邊區域交通為例,因鄰近AI產業園區、攻城獅隊主場館,加上原本已經常壅塞的竹北交流道,若再遇到活動或熱門賽事舉辦時,便可能導致附近交通面臨嚴峻挑戰。對此,楊文科縣長特別指示縣府提前預作準備,邀集業者、當地代表共同研商討論,改善與解決整體交通問題。包括設置接駁車、增加周邊停車場域,同時也請高速公路局辦理竹北交流道南入匝道拓寬及莊敬一路機車箱涵拓寬工程等,以緩解竹北交流道的常態性壅塞問題,希望透過多元的解決方案,盡可能把交通衝擊降至最低。
圖/遠東百貨竹北店於2021年底即將正式開幕,整體建築上空間融入客家文化特色,呈現客家山城圓樓的建築意象,預計將帶動新一波周邊產業發展。
「我們要成為縣民與年輕人的神隊友,來竹縣生活樂安居!」 針對年輕人口需求,竹縣鼓勵年輕人願婚、敢生、樂養,自108 年起,提高新生兒營養補助,補助金額第1胎1萬元、第2胎2萬元、第3胎以上5萬元,去年發放金額便超過7千萬元。
同時間因應竹北市人口成長快速,其中許多家長關心學童的就學問題,縣府已積極規劃新設4所學校及1所學校老舊校舍重建,其中2所新設校勝利國中及嘉豐國小將於111學年度招生,並將竹北學區重新劃分,以紓解學童人數快速增加壓力,期望每一位學童都能夠獲得良好的教育環境。在新竹縣府團隊積極推動「托嬰、托育、就學及休閒遊憩空間」友善環境努力下,首座「綜合社會福利館」也在進行中,將成為一個提供家庭多元支持與照顧的近便、友善、一站式服務據點。
同時,做為智慧之都,新竹縣對於下一代的教育也很「智慧化」,包括推動國民中小學校園數位建設計畫,包括建置全縣117所國中小「智慧網路」與「智慧教室」,改善學校網路硬體設備環境。值得一提的還有「教保服務場所及特教AI陪伴平台」,由具多種感知能力及AI 智能的機器人「凱比同學」,進駐公立幼兒園、學前特教班及國小資源班等,讓學童透過與AI 機器人互動方式,提升學童社交能力與多元學習的興趣。
總人口數已突破57萬的新竹縣,在淨遷入人數,是台灣少數人口為正成長的縣市,充分顯示新竹縣「拚經濟、重文教、享福利、樂安居」的政策,成功發揮磁吸效應,吸引希望享受幸福宜居美好生活的人在此落地生根。
圖/「我們要成為縣民神隊友!」因應這個快速移入的都市,勝利國中的新設校與樂安居的各項規劃,就是為了讓縣民家長及小朋友都能放心安心。
(新竹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