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城大火釀災,但不可否認高雄近年產業熱、房市旺,並將納入一條龍供應鏈S科技廊道與南科串連!

台積電賭高雄3大優勢!南方雨林計畫助「黑鄉」成半導體明珠

台積電賭高雄3大優勢!南方雨林計畫助「黑鄉」成半導體明珠 圖/高雄可望因產業回流,華麗變身為半導體黃金聚落。張智傑攝。
作者:林鳳琪
攝影:張智傑
日期:2021-11-03

11月9日台積電正式柏板,確定在高雄設立生產晶圓廠。高雄,南台灣一座擁有海、空雙港,高鐵、台鐵雙鐵匯流的工業大城。30年前它扛起煉鋼、造船、煉油國家經濟火車頭重責,背負黑鄉原罪。昔日全球化分工巨河推著產業西進,讓高雄逐漸空洞,而今地緣政治推產業回流,高雄可望華麗變身「半導體黃金聚落」。這一次,黑鄉有機會蛻變半導體明珠嗎?

近幾個月,全台焦點與熱議話題,高雄無疑列在其中。

2021年9月,因鐵路地下化被迫「離家」,19年的高雄舊火車站帝冠建築終於回家了,以「願景館」之姿重返高雄中軸線;2021年10月初,暌違20年的國慶煙火,又一次點亮愛河夜空。

國慶煙火過後,無奈高雄老舊大樓「城中城」大火,導致46人死亡,不僅挑戰高雄市長陳其邁的危機處理,更引爆國內各大城市都市更新的大議題。在悲喜交錯的氛圍下,近期高雄也正在進行一場新產業革命,速度正愈來愈加快。

看更多 》巴斯光年台製才壞?好萊塢狂諷MIT,台灣21大護國產業翻轉國際

不僅產業熱,房市也暢旺

近來高雄已迎來一個又一個宣示投資的熱潮。

投資設廠的科技業來了。華邦電預計投資3350億元建12吋晶圓廠、穩懋預計投資850億元擴建第三代半導體產線,國巨312億元、日月光260億元…;2021年8月,市場言之鑿鑿「台積電也要來了!」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台積電預計投資200億美元(約新台幣5600億元)在楠梓建兩座新廠」重磅消息,火力十足,瞬間點燃溫火悶燒年餘的高雄投資熱。

產業投資潮來了,也讓高雄久違的購屋置產的人潮來了,一波波湧入高雄。

一位業者形容「不誇張『一日三市』,2020年房價還有1字頭,現在預售直接飆上3字頭了」他表示,看好高雄房市將循竹科、台南模式大爆發「還有建商乾脆封盤不賣,就等台積電來,直接翻倍。」

曾任高雄市工務局長,後來離開公職創業,在地深耕30餘年的皇苑建設董事長郭敏能感受特別深刻。

曾經高雄不只是南台灣門戶,更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基石與推手。半世紀前,1970年代十大建設拍板,煉鋼、煉油、造船…,統統落腳高雄,自此一座座大煉鋼爐、一根根煙囪在高雄種下。

但過去30年來,台灣產業逐步轉型,重工業地位褪色,取而代之的是半導體與高科技業,從竹科、中科到南科,科技新貴所到之處,點石成金。

唯獨長著煙囪的高雄,始終得不到科技業關愛,從此被遺忘,成為產業空洞化的大城。

曾閃亮的明珠,就像加工出口區一樣,再也留不住年輕人。高雄的人口持續外移,連續多年人口負成長。

看更多 》世界9個手工具大王聚中彰投!台灣「螺絲起子之神」搶掙1400億

《遠見》製表。林鳳琪整理。圖/《遠見》製表。林鳳琪整理。

S科技廊道,一條龍供應鏈

曾參與高雄都市計劃,郭敏能感慨,過去30年來,高雄市容與生活品質其實有很大改善,愛河藍色公路、捷運、高雄巨蛋、高雄軟體園區、亞灣、駁二、衛武營…,都是世界級公共建設,卻不敵產業空洞,高雄注定留不住人。

「2015年,高雄市中心最大的五輕煉油廠遷走了,是產業轉型指標,很可惜當時只把廠遷走,卻沒有規劃新產業」郭敏能滿心期待,高科技廠陸續宣布投資高雄,能帶來真正的產業轉型,才是高雄脫胎換骨的起點。

高雄這把產業之火,源自中央與地方聯手打造以北高雄為核心,往北到台南南科,往南到高雄林園石化園區,串起從半導體先進材料研發、晶圓代工到封裝測試,一條龍供應鏈的S科技廊道(見下圖)。

「S高科技廊道是2021年4月,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對外強調的」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透露,縣市合併10年了,高雄一直是末段班「產業不轉型,人當然留不住。」

高雄地方人士形容,陳其邁任期僅一半,選舉將屆,他很急。

於是中油原評估,五輕高煉廠整治清汙需17年。但為了順利迎娶台積電,高雄市府等不及,直接介入「代清」。

「我們找荷蘭專家評估,最快1年半」林欽榮透露。就連橋頭科學園區開發也是一路開快車,首創「邊整地、邊蓋廠」「時程縮短一半。」

「但只有高雄急沒用,工業區、產業園區,一片片散落,各自獨立效果有限,要形成產業聚落,需要國家級戰略,中央得介入」「行政院聽到了,把高雄納入S科技廊道,與南科串連」林欽榮說。

半導體深耕南台展開「南方雨林計畫」

第二個鮮為外人知悉的是,其實投資高雄,背後牽動的是一場可能撼動台灣半導體護國神山保衛戰的產業危機。

業界指出,來勢洶洶的電動車浪潮與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變革,恐讓台灣優勢不保?

「對岸積極發展第三代半導體,台灣優勢可能剩不到3年了」一名高功率元件廠高階主管口氣很急,憂心忡忡提醒,台灣再不加把勁,矽盾神山護國的地位恐不保!

該主管並非杞人憂天。近年在5G通訊與電動車強勁需求帶動下,被視為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主流的氮化鎵(GaN)與碳化矽(SiC),因耐高溫、高壓與高頻特性,打進特斯拉與蘋果供應鏈,成了業界熱議話題,紛紛搶進。

尤其當中國大陸決定斥資10兆人民幣(約新台幣44兆元)全力發展第三代半導體,列為國家重要戰略目標。

此舉不但讓獨占市場的美、日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強權嚴陣以待,更讓人替台灣捏把冷汗。

於是2021年9月下旬,一場橫跨產、官、學、研的半導體深耕南台「南方雨林計畫」,副總統賴清德、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宏佳騰董事長、大亞董事長在台上攜手宣示。

台下,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相關業界漢民科、強茂一級主管,就連汽車供應鏈大廠東陽吳家第三代也悄悄現身其中。

「雨林涵養在地多樣生態;化合物半導體也能帶給南台灣豐富應用與創新」計畫發起人之一,工研院南分院執行長吳誠文分析,傳產與科技產業聚落匯集的優勢,讓雨林計畫落腳南台,希望打造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優勢。

事實上,就在南方雨林計畫公布前1個月,已傳出台積電可望在高雄新建七奈米廠,瞄準的正是車用電子。

時間回推1年前,被稱為化合物半導體界台積電的穩懋,已搶先布局,投資850億元在高雄擴建新廠。

《遠見》製表。林鳳琪整理。圖/《遠見》製表。林鳳琪整理。

三大優勢,讓廠商押寶高雄

只是外界好奇,為何這些半導體新投資,會押寶在高雄呢?細究有3大關鍵。

一、推力:自2019年中美貿易戰開打,科技製造業台廠紛紛回流,昔日科技業中意的竹科、中科與台南南科,大面積工業用地稀缺,讓有工業區用地、緊鄰南科的高雄,成了業者返台首選。

二、拉力:高雄市腹地大,高鐵、台鐵雙軌交會,交通等基礎建設完整,更是擁海、空雙港的城市,尤其深水港的高雄港曾是世界3大港,對於仰賴出口的台灣產業與經濟,條件得天獨厚。

三、2021年初,台灣遇百年大旱,各大水庫乾枯,有些甚至只剩2%蓄水量,高雄市因有再生水廠與豐沛地下伏流水調度,還能緊急供給台南救急。

一位熟悉南台工業區與科學園區招商的業者指出,2020年台積電堅定說不會選擇高雄,2021年卻180度大轉彎,關鍵就在「水、電」讓擁有豐沛地下伏流水,必要時能緊急救援的高雄勝出。

這次,在地緣政治與電動車等產業需求外部推力,已讓高雄火力全開。

但是2021年10月中旬,高雄城中城大火,後續政治政治效應,會不會拖慢高雄市政府產業布局的腳步,也有待觀察?高雄能否順利迎來再次起飛的契機?

看更多 》城中城惡火釀悲劇!高雄地標淪第一鬼樓,月租屋3千曝獨老悲歌

《遠見》製表。林鳳琪整理。圖/《遠見》製表。林鳳琪整理。

《遠見》原文連結:https://www.gvm.com.tw/article/83564

👉 追蹤+按讚城市學FB官方帳號,加入IG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產業競爭力趨勢產業脈動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城中城大火重擊高雄!高齡屋《危老條例》能挽救「都更之死」?
城中城危老屋未解!高雄老路樹爆擋交通號誌,養工處喊沒錢處理
中彰南自行車王國!一場「打不死會議」讓捷安特、美利達登國際
林鳳琪

林鳳琪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