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建構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 樂業宜居 擁抱青年人才返鄉的契機

高雄建構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 樂業宜居 擁抱青年人才返鄉的契機 圖 / 高雄煉油廠行政區空拍圖,未來將是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重鎮。
日期:2021-11-05

從過往印象中的工業城市,逐漸邁向科技化的智慧城市,20年來高雄港灣從高牆聳立到駁二藝術特區、棧貳庫、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以及高雄展覽館環抱,文創產業蓬勃發展,輕軌成圓到捷運路網興建,市民生活也越來越便利,高雄從工業城市到宜居城市的許諾正逐漸實現;更隨著市府大力推動5G AIoT產業和半導體材料產業聚落的成形,全新的產業佈局正築巢引鳳,敞開雙臂迎接青年回鄉安居樂業。

亞洲新灣區 加速轉型5G AIoT新創基地

2020年高雄市長陳其邁就任後力推「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在經濟部的大力支持下,展開5G創新應用場域的規劃與佈局。為了吸引廠商加入亞灣創新園區,高雄市政府推出「006688」租金優惠方案,提供融資利息、房屋稅、新進勞工薪資等各項補貼,邀請更多的企業搭上高雄數位轉型的第一班列車。

為加速園區發展,高雄市政府攜手經濟部於高雄展覽館建置5G研發專網,成為南台灣第一個「5G虛實互動會議示範場域」。今年10月啟用後,還將持續建置包含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電競館、展覽館、高軟鴻海大樓、台壽BOT大樓等5處5G實驗研發專網場域,作為未來影音串流、遠距無人載具操控、虛實互動會展、智慧製造與醫療、O-RAN系統互通測試的實驗場域,為即將進駐的新創企業奠下第一塊基石。

亞灣智慧公宅全區模擬圖(先期規劃階段)。圖/亞灣智慧公宅全區模擬圖(先期規劃階段)。

千戶亞灣智慧公宅  滿足亞灣新創人才居住需求

為兌現5G AIoT產業轉型與創造就業優先場域,高雄市政府藉由「特貿三」公辦都更招商案向民間企業招手,在產業政策明確下,市場反應熱絡,成功為高雄大型公辦都更案創造佳績。

「特貿三」佔地1.6萬坪,估計民間投資規模將超過350億元,加計容積獎勵開發後將有機會突破500億元。預計開發後,高雄市政府及台電公司將獲得5GAIoT創新企業、青創基地或會展產業等發展所需樓地板空間,提供相關應用研發產業鏈進駐使用,預估將能夠替高雄帶來4,000個就業機會。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為因應創新園區之就業人口居住需求,高雄市政府亦著手推動前鎮亞灣智慧公宅興建計畫,以分期、分區方式來開發周邊復興三路、啟聖街與修成南街間的基地。第一期由市府直接出資興建,約可提供750戶社會住宅;第二期將採公辦都更方式辦理,透過「市府出地、民間出資」模式,引入民間量能,進一步獲得約800戶社會住宅,不僅可撙節市庫,更創造公私合作的新典範。

「特貿三」區公辦都更案後續將成為高雄5G AIoT重點區域。圖/「特貿三」區公辦都更案後續將成為高雄5G AIoT重點區域。

建構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 吸引人才回流

除了5G AIoT新創基地外,高雄長期以來為南部科技廠重鎮,為持續推動產業升級及創造完整產業鏈,高雄市政府與行政院自去年起便規劃,以中油高雄煉油廠區為核心,建構出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隨著各家大廠未來進駐後,廣大的腹地及陸海空交通建設串聯,與南科銜接的南台灣科技廊道,已經讓高雄成為未來台灣重大產業投資的最佳駐地。

作為高雄半導體S型廊帶核心的高雄煉油廠,擁有238公頃土地,同時也是經濟部擇定的循環經濟研發場域;轉型開發活化後,S廊帶涵蓋的橋頭科學園區、仁武科學園區、亞灣5G AIoT園區、路竹科學園區,總計還會為高雄帶來4.3萬個就業機會,這也是高雄在歷經產業外移、轉型、升級後,最能吸引青年人才返鄉就業的難得機遇。

市府攜手中央建造8,800戶社宅  落實居住正義

為滿足未來青年成家及弱勢家戶的居住需求,高雄市政府也持續推動社會住宅政策,以大眾運輸導向發展、人口密集區、產業發展區周邊為三大選址策略,啟動岡山、大寮、前鎮社會住宅興建計劃,與中央選定的左營、楠梓、仁武、三民、鳳山等基地分進合擊,並成立「高雄市社會住宅推動平台」,透過單一窗口解決社宅推動過程中遭遇的問題,共同朝8,800戶社會住宅目標邁進。

今年4月高雄市政府甫完成岡山社宅的設計監造發包作業,預計在岡山地區興建764戶社會住宅,6月高雄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再通過內政部所提「左營福山」及「楠梓清豐」兩處社會住宅興建基地都市計畫變更案,將分別興建約200戶及1,400戶社會住宅,為左楠地區增加約1,600戶社會住宅,大寮社宅及前鎮智慧公宅也正辦理先期規劃中,預定明年7月後陸續動土。

上述社會住宅地面層都將結合城市社會、衛生、教育局等機關需求,評估設置托嬰中心、公共幼兒園、日照中心等社會福利設施,以提供居民及周邊市民使用,回應市民對居住的需求,落實居住正義。

未來岡山社宅全區立體模擬圖。圖/未來岡山社宅全區立體模擬圖。

(高雄市政府新聞局廣告)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