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justfont以「培育新鮮台灣文字風景」為號召,推出「金萱」字型集資,僅11小時就集資破千萬,累積金額超過2600萬元、超過7000人贊助,造就群眾集資奇蹟。2021年,「金萱」更成為金曲獎典禮指定字型。
此次林霞回歸初心全新創作,以家鄉命名的「蘭陽明體」,取法雕版印刷氣質,並從個人生命經驗反思現代「明體」如何推陳出新,帶來感動的閱讀體驗。
看更多 》滅火器一定要是紅色?公共消防設備「示範設計」改造後更安全!
justfont團隊表示,「明體」為漢字閱讀最經典字體,然而近年字型設計者極少關注,外界對「明體」的想像也侷限於「新細明體」等常見字體。
林霞說,明體有「書寫的情感、詩意的懷想」,溫暖浪漫的氣息,正是現代人所需要的,盼能為明體字創造更豐富有情的樣貌。
現代明體的身材方方正正,此類美感典型發源於19世紀後期,傳教士引進的鉛活字。林霞便追溯明體更早期的發源「雕版印刷」,取法未受現代工業科技影響下,流動自然的書寫美感。她也時常翻閱古籍,加以研究,認為現代設計師應能從古典中找到創新可能。
看更多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居然長這樣!打開台北揭再生城市神秘永續建築
圖/公視年度製作《茶金》也對蘭陽明體頗為青睞。justfont提供。
偶然機會中,林霞在圖書館發現民初古籍《澗于集》,深受當中做工精細又富情感的字體吸引,因此以其作為新創作的發想藍本。
後來查找相關資料她才發現,此書為張愛玲祖父,清末名臣張佩綸之作。張愛玲年少時也翻閱過那本書,藉此想像未曾謀面的祖父。
林霞說自己的學生時期,人人必讀的文學作品就是張愛玲的書,是那一代人的聖經,能用這樣的方式與張愛玲隔空相會,讓她感到很感激,也相當榮幸。
圖/公視年度大戲《茶金》搶先使用蘭陽明體。justfont提供。
字型設計雖然有高度工藝性,但最終也無法迴避個人情感的表現,就像以家鄉命名字體,正是情感的表現。
身為宜蘭人,林霞從宜蘭的水看見字的可能性。湧泉、溝渠、溪流、海潮、不停的雨及蘭陽溪⋯水文地景構築宜蘭的面貌。
水也存在宜蘭人的故事中,林霞說道「水的流動與變化,使我了解事物不必然會依照我們既定的印象。」
於是她對字有了新看法,讓蘭陽明體流露出婉轉流動的氣質。
圖/蘭陽明體第一次亮相為2020年的公車捷運詩文,當時justfont以「未知字體」悄悄埋下伏筆。justfont提供。
蘭陽明體其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大眾眼前,justfont團隊悄悄於1年前就埋下了伏筆。
2020年,台北公車捷運詩文專案中,justfont便與主辦單位文訊出版社合作,低調地以部分字樣展示於車廂詩文,並暫以「未知字體」對外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