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竹合併,到底行不行?】

竹竹還是竹竹苗併?林智堅、楊文科「第七都」四點看法大不同!

竹竹還是竹竹苗併?林智堅、楊文科「第七都」四點看法大不同! 新竹市長林智堅、新竹縣長楊文科對於合併的看法不相同。
作者:馮紹恩
攝影:張智傑、賴永祥
日期:2021-09-22

近期,新竹縣市合併議題在政壇上點起了一把熊熊的火。從新竹市長林智堅提起後,隨後新竹縣長楊文科跟進,連苗栗縣長徐耀昌都喊著要一起併入,在11日更是召開「竹竹苗合併升格會議」,並成立「升格第七都直轄市推動委員會」。

新竹縣市,乃至於各方政治人物無不紛紛表態。有人認為,要從國土規劃的角度去思考;有人認為,要從造成直轄市跟非直轄市的問題思考,乾脆廢除直轄市;有人認為,與其合併升格,不如檢討《財劃法》,重新劃分給各縣市補助款的比例跟計算方式。

誠然,縣市的合併從來不是小事,是一件大事,自然議題廣泛、討論不易。更難分難捨的是,隨著2022年底地方大選逼近,一旦縣市合併、甚至升格,背後影響更多的是地方選舉的動盪。

因此,《遠見》《城市學》這次特地親自拜訪最關鍵的兩位縣市長:林智堅與楊文科,從他們對這一議題的看法與概念,就能解讀出,這次新竹縣市合併到底能行、還是不行?

Q1.合併升格的範圍為何?

林智堅:「竹竹合併」 vs. 楊文科:「竹竹苗併」  

首先,兩位縣市首長均同意合併升格後有著許多的好處,諸如:更多中央統籌分配款、地方的治權可以統一、公務員職等可以提昇形成更有效率的政府。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但,兩者不同之處在於,林智堅喊的是「竹竹」縣市合併,楊文科強調「竹竹苗」一起談。

林智堅說,自古以來新竹縣市即為同個生活圈,民國71年的分家是個意外,合併後自然對政府而言治權單一方便,可以共同管理,更有利於竹科未來的發展,例如台積電近期要在寶山建廠,開闢道路的需求就不用跨縣市政府一起處理,效率可以提高許多。

楊文科提到了當年新竹縣市分家的歷史淵源。

當時新竹縣地方政治圈有個不成文的慣例,就是縣長是客家人當、議長是閩南人當。結果,有一天客家人打破規矩當上了議長,造成了當時新竹市區的大老提議要把縣市分家,連帶也影響嘉義縣市分家,得到當時台灣省主席林洋港支持,於是就在71年分開。

至於今天要談合併,楊文科則強調,「大竹苗」地區本來共同生活圈也都彼此互有關連,現階段來說,「竹竹苗」縣市長應共同商議、討論,很多事情需要談,一弄不好民意就容易反彈。

對於楊文科強調,要跟苗栗一起合併的議題,林智堅則強調「竹竹」合併先行,因為在新竹縣市的民眾都引頸期盼,民意也相當支持,大家都有共識。苗栗縣是否要納入這次合併的討論,就這幾天他觀察,其實苗栗鄉親本身就有許多不同意見,因此可以等待日後有共識,再來一起商討。

Q2.是否該修法?

林智堅:修法跨過門檻 vs. 楊文科: 竹竹苗合併自然可過關 

另一個不同的關鍵,在於兩位縣市首長對是否修改《地方自治法》的態度不同。

以目前新竹縣市合併的條件來看,加起來人口數僅超過100萬,還達不到升格的125萬人門檻,日前民進黨團立院總召柯建銘允諾林智堅,會幫他遊說黨內立委推動修法、降低門檻。

林智堅也理解提出這樣倡議的過程會有許多挑戰,但就他的理解,既然目前已經有方法可以實施,就不應拖延太久。

楊文科指出,照現行《地方制度法》的規定,倘若竹竹苗合併,則可輕鬆跨越125萬人的門檻,就不需要特地修法。楊文科說,現行法律制度訂了125萬人的門檻,「一定是有考量過,」如果為了新竹縣市合併就貿然降低門檻,「那我們也太偉大了。」

楊文科指出,還有一個解方,就是修改《財政劃分法》,不能獨厚六都,把接近7成統籌分配款都給他們,另外也應將地方政府的公務員行政層級、組織一起調整,讓台灣成為二級政府的體制,只是會分為大縣、小縣,這樣才公平。

Q3.第七都會不會太多? 

林智堅:竹竹合併有急迫必要性 vs. 楊文科:應該思考國土規劃

至於對於台灣再產生一個「第七都」會不會太多?其實楊文科跟林智堅也有不同看法。

林智堅強調,他理解縣市合併議題會有許多衍生的討論,像是第七都會不會太多、嘉義縣市是否需要合併等議題。但就現今情況來看,新竹縣市的合併其實有其急迫性跟必要。

「把問題釐清,複雜的問題應該簡單化,」他說,在竹科急速發展的情況下,應該趕快讓新竹縣市合併,新竹先行,其餘議題可以繼續討論,因為都還沒有共識。

楊文科則認為,台灣有第七都其實是太多,「儘管變成第七都對我們有幫助,但這樣太自私了,」建議中央政府要回過頭思考,是否打破藩籬,重新思考台灣國土規劃問題?還有像是《財劃法》《地方自治法》「行政機關準則」修正,讓各縣市都能得到一樣的待遇。

新竹科學園區,蘇義傑攝影。圖/新竹科學園區,蘇義傑攝影。

Q4.合併時間點?

林智堅:愈快愈好 vs. 楊文科:2026 最適合

最後,對於新竹縣市合併的希望時程,林智堅希望此事愈快愈好,楊文科則認為,最適合的時機應該是2026年,倘若現在修法再合併,2022年則太急。

綜上所述,可以理解到,儘管林智堅、楊文科都有相當程度認同新竹縣市合併是美事一樁,但要如何促成、時間點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這議題,也牽涉到中央國土規劃的討論,甚至是立法院是否要推動《地方自治法》的修法,各項考量下,也都牽動著2022年的地方選情。

未來究竟會如何?就現階段來說都還太早,只期盼各方政治人物能妥協規劃出一條解方,讓台灣不論是地方或中央,都能更好。

👉 追蹤+按讚城市學FB官方帳號,加入IG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政策競爭力首長觀點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新竹縣市分家40年,有合併必要?林智堅:國際情勢+兩地共識,共同治理能給竹科更好的舞台!
新竹縣市升格直轄市等於美夢成真?還有三大難題擺在眼前!
創稅近2千億!倡大新竹合併升格第七都,林智堅:盼任期內促成
馮紹恩

馮紹恩

記者。本為歷史人,誤打誤撞入了媒體的門,現在是一個待在台北快十年都要忘記自己來自高雄的假台北人。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