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外地遊客喜歡來「嘉」、異鄉遊子願意回「嘉」,嘉義市長黃敏惠在公告的「具人文或歷史風貌之相關區域」內,推動業者申請合法民宿登記證,目前已有3間民宿取得合法登記,她希望藉由人情味十足的在地民宿,讓遊客在嘉義市找到家的感覺。
嘉義市建城三百多年,早在清康熙年間便已興築古城,由於古城形狀如桃,因此又被稱作「桃城」。歷史悠久的嘉義市,在日本時期因林業發展而繁榮,並帶動周圍工商業與交通設施蓬勃發展,在阿里山森林鐵路通車後,更讓嘉義市成為當時台灣最現代化的街市之一。
作為台灣林業貿易的起點,小而精緻的嘉義市內留下許多歷史痕跡,其中又以檜木老屋與日式建築最具代表性。早在日本時期,嘉義市民便大量採用木料興建房屋,空氣中總是瀰漫著淡淡的檜木香氣,即使城市經過百年發展,至今只要走出嘉義市火車站,放眼望去仍是為數不少的日式房屋,六千多棟的木造建築,形塑出屬於嘉義市的檜木香,而新舊交融的姿態,也成為這座城市最特殊的風景。
飄著檜木香的老建築,吸引無數觀光客來訪嘉義市,為了提供遊客旅宿的新選擇,嘉義市政府去年底將城市西側以縱貫鐵路為界,博東路以南、垂楊路以北、新生路以西的範圍內,公告為「具人文或歷史風貌之相關區域」,並推動民眾申請經營民宿,希望外地遊客在嘉義市漫遊,並深度體驗這座城市獨特的人文風景。
開放申請經營民宿的消息推出後,目前已有「嘉義慢漫民宿」、「八拾二弄文旅」及「拉瓦宅」3家民宿業者獲頒民宿登記證與專用標識牌,其中除了有在地人希望推廣家鄉的人情味,甚至有外地年輕人被嘉義市的人親土親「黏住腳」,帶著理想來嘉圓夢。
「嘉義慢漫民宿」負責人陳盈秀,從小在快節奏的台北長大、求學,直到大學畢業後,她曾到嘉義市打工換宿,在那一個月的日子裡,她日日穿梭在巷弄與市場之間,深深愛上嘉義市的漫活步調,與濃到化不開的人情味。24歲那年,她決定在巷弄裡租一棟有著磨石子地板的老屋,開了一間僅有三個房間的小民宿,她想讓更多遊人,在慢節奏的旅行中發現嘉義市的美好。
圖/「嘉義慢漫民宿」負責人陳盈秀與嘉義市長黃敏惠。
「八拾二弄文旅」負責人商淑貞則看到嘉義人的樸實與熱情,她深深覺得嘉義市的美,值得讓更多人佇足,於是在市中心旅遊景點周遭開了民宿,希望讓更多人用步行探索這座可愛的城市。
「拉瓦宅」負責人呂玫燕規劃結合手作木工坊的民宿,來到木業之都,除了以步行悠閒探索嘉義市區的檜木老屋,在拉瓦宅還能體驗木作DIY課程。這裡提供木作愛好者交流的平台,也可以是背包客站或旅人驛站,在溫馨且友善的環境裡,細細嗅聞著空氣中飄散的木頭香氣。
圖/「八拾二弄文旅」負責人商淑貞與嘉義市長黃敏惠。
圖/「拉瓦宅」負責人呂玫燕與嘉義市長黃敏惠。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只要在嘉義市區花點時間兜兜轉轉,就會發現每棟老屋、每個轉角都有說不盡的故事,而嘉義市的美,就藏在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角落裡。她期待透過推廣合法民宿,將城市的文化底蘊,結合地方創生的能量,讓年輕朋友勇於逐夢,透過創意與創新的點子,讓改變在地方上萌芽。
她期待未來嘉義市能有更多元的旅宿選擇,民宿業者除了提供一晚溫暖的住宿,還能扮演街道的領路人,讓來嘉的旅客,不僅能感受到這座人文城市的美麗風景,更深度體驗嘉義市的悠活與慢行。
圖/嘉義市立美術館 (圖片由嘉義市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