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健身業!教練悶斷炊2個月,線上教學反讓學生不想上課

疫情衝擊健身業!教練悶斷炊2個月,線上教學反讓學生不想上課 健身產業受疫情衝擊嚴重,Unsplash by Anastase Maragos(示意圖)。
作者:陳布萊
日期:2021-09-10

隨著疫情趨緩,各行各業陸續回歸正軌之餘,同時還要適應一些新的改變。受疫情重創最嚴重的健身產業,2 個月無法營業的成本損失難以估計,有的教練更是苦苦待業 2 個月,期間的收入更僅有政府的紓困方案。這段過程中,健身業界被迫轉型,提早接受數位轉型的震撼,如今解封到來,將迎來截然不同的新形態健身產業。《城市學》訪問到健身教練 James,分享疫情期間的心路歷程。

以疫情前來說,一般健身教練基本平均一天約接 5、6 堂課,這樣的上課數量在同業中算是非常悠哉,且薪水就可以達到 6 至 8 萬的水準;若願意辛苦一點、充實一點,是還有把課程排滿的空間,月收入上看 10 萬不是問題。

健身教練 James 笑說,這份工作不但是興趣,在疫情前,輕鬆就能月入 7 萬,可以過著吃飯不用看價錢的寬裕生活。但沒想到,這一波新冠肺炎疫情來得又急又兇,許多行業都來不及進行應變,需要頻繁近距離肢體接觸的運動健身產業,更是首當其衝。

健身房停業,教練斷炊待業 2 個月吃老本

戴口罩、勤消毒器材,雖然會造成學員到課意願下滑,但這些「習慣」上的改變,還算好解決的問題;緊接著而來的三級警戒,運動場所、健身房等直接被列為第一波停業對象,更是直接讓健身房斷炊。

James 回憶,受到疫情影響,停業之後的 2 個月,公司考量營運成本要求員工放無薪假,「收入一夕之間銳減到 0,只能在家靠著老本省吃儉用過活」;面對生活壓力,甚至一度想去跑外送打工,但又擔心因此增加染疫風險而作罷。

目前雖然復工一段時間,但回歸健身房運動的人潮仍是屈指可數,大部分會員還是處於會籍持續請假的觀望態度,等於舊會員不敢回來上課、又沒有新會員加入,對薪水以課堂時數計算的教練們來說,仍是相當慘澹。估計要回到正軌,可能還要至少 1、2 個月的時間,且還淂要寄望疫情沒有再度爆發。

許多健身教練已數個月沒有收入,Unsplash by Sam Moqadam(示意圖)。圖/許多健身教練已數個月沒有收入,Unsplash by Sam Moqadam(示意圖)。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線上教學興起,但成效不佳、教學模式仍有待摸索

而受到疫情的影響,人們的健身習慣也跟著改變。在健身房無法營業的期間,業者也推出了線上教學的課程,教練、學生不再面對面,而是看著電腦螢幕就可以完成授課。

搭著網路科技持續發達的順風車,「線上教學」的模式將是未來趨勢,疫情的影響只是讓趨勢更早到來。但 James 觀察,線上授課雖然是因應疫情而生的新形態教學模式,但仍在起步階段,要達到與實體授課同樣的成效,還待業界持續摸索出一套 SOP。

James 認為,線上教學少了臨場感,學生躲在螢幕裡一個個的小方格中,與學生的互動性變弱、教學效果也變差;而以學生立場,同樣都是收一堂課的錢,卻得不到相對應的成效,長期下來,上課意願就會在無形中降低。也就是說,即便有再好的設備,短時間內線上教學的成效終究不如實體授課。

但疫情的影響也不全然都是負面的。在這段被迫「居家辦公」的時間裡,James 也把握難得清閒時刻,充分利用這些時間精進自身體態,並積極進修以提昇專業知識及教學品質,祈禱有朝一日能夠見到大批人潮湧入的報復性健身現象。

👉加入城市學FB官方帳號,即時追蹤最更多城市議題!

關鍵字:人物產業經濟就業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老字號、米其林都說再見!疫情衝擊,盤點全台餐飲名店倒閉潮
五倍券不能繳這些錢!10/8上路,數位綁定、實體領券一次看
地方政府最難以處理的連結…疫情下,萬華特殊產業的困境
陳布萊

陳布萊

城市學特約記者。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