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店溪畔,遠遠就能看見造型特殊的「安心橋」,設計上為10度傾斜的A型塔柱,宛如一隻巨型鳥兒正張開著翅膀,沐浴在新店溪的模樣。不久的將來,將看到輕軌馳騁於這條全長502公尺連通安坑與新店的安心橋上,如同「安心」之名,帶來安坑和新店地區最「平安順心」的便捷之路。
在安坑地區居住已超過31年的楊子萱小姐,由於工作關係,經常需往返台北市和板橋兩地,平時的通勤方式是從住家附近搭乘公車或騎車再轉捷運,一趟路程大約是一個小時。
對於安坑輕軌,楊小姐十分期待:「近年來安坑地區的人數激增,從交通就不難看出,尤其是上下班時間,很容易塞在車陣中,如果不想遲到,就必須提早出門。若安坑輕軌通車之後,我就可以直接走到輕軌車站,搭輕軌到十四張站轉乘捷運,這一路上不用擔心塞車,時間更容易掌控!」
圖/從就業、結婚、生子,在安坑地區居住超過30年楊子萱小姐,很期待安坑輕軌,相信通車後,將會帶動學區發展以及帶來更便利的生活機能。(楊子萱提供)
其實有不少安坑地區的居民也和楊小姐一樣,十分期盼能擁有更完善便捷的大眾運輸設施。新北捷運局安坑工務所周茂益主任提到:「與新店僅有一溪之隔的安坑,對於喜歡離城不離塵的民眾來說,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因此安坑地區每年的人口都在持續成長。為了給在地居民帶來更便利的生活,也避免人口越來越密集時,所造成的尖峰交通擁塞問題,路線長度7.5公里,全線設置9座候車站的安坑輕軌,在十四張站能轉乘新北環狀線,也讓安坑地區的民眾前往雙北市區時,可較現在開車或是搭乘公車的通勤方式,減少約15至20分鐘。」周主任表示,安坑輕軌將會成為安坑地區民眾便捷交通的最佳選擇。
同時,相較於高運量捷運系統,輕軌具有建造成本較低、施工期間短等優點,屬於現代化綠色運輸系統;目前在歐洲、澳洲、日本及新加坡等城市,推行均非常成功,考量服務中小運量之需求,安坑地區適合發展輕軌捷運。
圖/安坑工務所的周茂益主任期待輕軌成為附近居民與雙北連結的便捷選擇。
由於安坑和新店,均是相當典型的山城,不但路幅狹窄,地形高低落差相當大,沿途還需跨越國道3號、五重溪、中安大橋引道,以及新店溪與兩側環河快速道路,對於建設工程來說,增加了不少困難度和挑戰性。
負責承攬安坑輕軌工程的新亞建設曾繁楨副理,提到了此工程的幾個大不易。首先是與在地居民的溝通協調,包括土地徵收、施工所造成的噪音和交通管制不便,都需要取得居民們的配合與諒解;其次是工程安全防護,像是在規劃之初,就已發現安坑輕軌沿線地下管線情況相當複雜,需要進行公共管線遷移處理的路段高達約90%,這還不包括不明管線的部分,因此每一墩基礎都要納入「增加輔助探查作業」的自主檢查、查驗項目,才能避免開挖時造成管線的破壞與風險。
至於高架橋的基礎、墩柱及箱梁工程,主要都位於車水馬龍的道路中央,必須在確保用路人的行車安全及交通順暢的前提下施工,因此像是大型物料吊運、混凝土澆置、鋼梁吊裝等工作,常常得安排在深夜11點後至隔天清晨5點間進行。曾副理說:「由於不能造成居民上班上課時的交通延誤,所有大型機具都要趕在居民早上出門前撤離,容不得有半點延誤,可想而知,每位工程人員的壓力有多大,在此也要感謝居民們對於施工不便的包容和理解。」
圖/安坑輕軌高架段全長約4公里,土建主體工程自106年開始施工,並於今年7月完成高架橋全線合龍。
安坑輕軌施工過程,每個階段都有挑戰,都需要一步一步克服。負責軌道鋪設的俊吉工程楊順寬經理說道:「除了安心橋是目前國內最長跨徑的軌道橋之外,安坑輕軌的「特殊軌」種類也相當繁多,十分考驗專業人員的技術與經驗。」像是部分路段緊鄰民宅,為減少行車時的噪音振動擾民,全線共設置3處浮動式道床,利用在混凝土道床下鋪設安裝彈性材料支承墊的方式,來阻絕振動的傳遞,達到隔振、減振的作用,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興建團隊的用心與努力。
安坑輕軌工程持續推進,朝2022完工通車目標邁進。串連區域交通網絡,打造「綠色、永續、便捷」的生活圈,安坑地區全新生活指日可待。
圖/在落實防疫措施之下,安坑輕軌的工程進度不間斷。楊順寬經理與工程團隊已鋪設完成雙安隧道的「菱形道岔」。
圖/安心橋跨越新店溪,連接十四張站與新和國小站。高達130公尺的A型塔柱已成為新店地區新地標,也像是安坑居民與這座城市的鏈結,成為搭乘安坑輕軌回家時最「便捷安心」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