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中新北醫病負擔最重!疫苗來之前,台灣醫療量能會崩潰嗎?

六都中新北醫病負擔最重!疫苗來之前,台灣醫療量能會崩潰嗎? 台北市政府提供。
作者:郭逸
日期:2021-06-02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延燒,截至6月2日,台灣確診病例數已達9389例,死亡病例數同樣攀升,達149例,台灣醫療量能面臨重大考驗,尤其台北市、新北市狀況吃緊,不僅病房數不敷使用,醫護也大嘆吃不消,確診者更無法安心養病。

堪稱醫療大國的台灣,醫藥技術享譽全球,公衛意識持續抬頭,仍舊不敵新冠肺炎的肆虐。除了醫療量能拉警報,近日更傳出確診病患攻擊醫護人員的事件,台灣醫療體系目前面臨哪些嚴峻的問題?《城市學》盤點台灣各地的醫療現況,期盼大眾體諒醫護的艱辛,喚起大眾的防疫意識。

雙北疫情重災區,緊急擴充專責病房

截至目前的數據,台北市確診病例數已達2797例,顯然病床數入不敷出。台北市長柯文哲26日召開防疫記者會時提到,此波疫情重災區萬華雖然還有確診個案,不過已經踩煞車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他行政區確診個案蓻續上升,顯然各地區都有感染可能,而非僅限萬華。

因此,北市府經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討論後,既有病房數尚未擴增至足額之前,原本收治確診者的一人一室,將放寬到二人一室,31日起將增加1300床。

至於其他縣市供給照護確診者的病房數量,桃園市11家責任醫院在5月28日前,負壓隔離病床有179床、專責病房321房;中部的台中市負壓隔離病房上百床、專責病床超過200床;南部的台南市有110床負壓隔離病床,高雄市負壓隔離病房及指定醫院專責病房合計351床,控床整備後,持續增加中。

雙和醫院發生確診病患攻擊醫護人員的暴力事件,新北市政府提供。圖/雙和醫院發生確診病患攻擊醫護人員的暴力事件,新北市政府提供。

疫情指揮中心拍板北病南送,中南部醫院準備好了?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雙北市疫情緊張,確診數持續攀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6日也宣布啟動「北病南送」。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重症患者持續增加,包括101人使用呼吸器、2人葉克膜、重症個案嚴重肺炎 378人,由於北部醫療量能吃緊,重症者開始往中南部的醫院後送。

疫情不如北部嚴重的高雄市接獲命令,截至5月22日,已清空四大醫學中心、市立醫院共1191床,疫情若升溫,隨時可再清空專責病房2541床,高雄榮總也宣示,整備人力及物資可隨時支援;另外,台中市、台南市也持續空出病床,協助收治確診者。

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去年疫情開始時,就開始盤點過國內收治病患的量能,並依照疫情進展分為四個階段,全台總計約1萬張病床。

他提到,患者一旦多到病房不敷使用,將採取分流措施,除原本收治的重症確診者,輕症、無症狀以及接近康復者,無須醫療照顧,但體內仍殘留病毒且採檢未轉陰性者,將轉送至集中檢疫所,數量約4000床。

台北市政府提供。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全台醫療資源差距大,六都中新北最吃緊

加劇的肺炎疫情,瓦解雙北都會區的醫療量能,那麼全台灣各地醫療資源分配狀況又是如何呢?通常探討醫療資源差異問題時,會先討論病床數和醫事人員數。

根據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統計至108年的最新年鑑,每位醫事人員可服務人數,量能最充足的是台北市,共有10977位醫事人員,每人可照護約241人,其次為嘉義市,914位醫事人員中,每人得照顧293人;而離島金門縣的醫事人員只有92人,每人要服務1507人,資源相對不足。

資料取自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國聯合會。圖/資料取自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國聯合會。

不過在六都之中,醫病比負擔最大的則為新北市,5898位醫事人員得照顧681人。而新北市也是這次的疫情熱區,對於醫護人員來說更加辛苦。

資料取自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國聯合會。圖/資料取自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國聯合會。

探究病床數,觀察衛福部統計至108年的最新資料,台北市的「院所病床數」有25382床、高雄市22434床、台中市22430床,而超過萬床的僅有新北市、桃園市與台南市,資源依然集中在直轄市。

不過,當地醫療層級多寡、醫療可近性等因素也該列入評估。醫院分為具有研究、教學、精密診斷與高度醫療的醫學中心,以及教學、健全醫生訓練制度的區域醫院,還有提供一般專科門診與住院服務的地區醫院,加上各地基層診所。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統計至108年的最新年鑑顯示,台北市有10家醫學中心,台中市有4家,高雄市有3家,新北市、台南市則只有2家,與彰化縣相同;醫療效能同樣充足的區域醫院,台中市最多,達到10家,新北市、桃園市與高雄市有7家。

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等大型院所皆集中在西部城市地區,若再加上地區醫院與診所數量,東部及離島的醫療量能則明顯無法和都會區比擬。

亞東醫院先前爆發院內感染,張智傑攝影。圖/亞東醫院先前爆發院內感染,張智傑攝影。

醫護病比與佔床率,顯見台灣無法負荷疫情的社區大流行

受到疫情衝擊,屢屢看見辛苦的醫護筋疲力盡的模樣,台灣很有可能無法承受新冠肺炎的社區大流行。國衛院群體健康研究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早在去年四月初就曾公開提醒,台灣應注意OECD去年三月底公布的報告,分析OECD會員國醫療體系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反應,擁有較高醫師人口比、護理人員人口比的國家,有較好能力可因應大流行。

相反地,在長期醫護人力不足、高佔床率的國家,醫療量能平時就很緊繃,疫情一旦爆發,需求能量就比較受限。

細究醫師數與護理人員數量,根據行政院、衛福部、健保署的資料,台灣在2018年,每千人口的醫師數2人護理人員6人,與其他OECD國家相比,醫護雙雙偏低,只比土耳其、墨西哥、智利、波蘭好一些。

根據健保資料分析,區域及以上醫院就有超過10間的佔床率超過80%到90%以上,而台灣全日平均護病比也很高,每個護理人員要照顧7個到10個病人,地區醫院護病比甚至高達15個人,這還是班別平均的結果,若病人較多且護理人員人力較不足的科別,必須採單班制,護病比可能更高。

顯然,台灣不僅醫療資源分配不均,醫護病與病床的比率,更可能在新冠肺炎失控時,可能徹底崩潰。

👉加入城市學FB官方帳號,即時追蹤最更多城市議題!

關鍵字:產業地方醫療衛生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4大家族群聚!台中暴增33例染疫,急推「在家戴口罩」新生活
中南部防疫應該採用彰化模式!蘇益仁:若失守全台疫情悲觀
金門快篩令為何違法?地方、中央吵什麼一次看懂!
郭逸

郭逸

《遠見》資深記者。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