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魯迅曾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過去,道路串起聚落,互通經濟有無、負荷繁華起落;如今,隨著城市文明發展,道路成為公共運輸與開發的重點工程,而在人口稠密、高度開發的先進城市中,軌道建設更成為都市發展的重要關鍵指標。
「當軌道往人多的地方走,為得是解決交通的問題,而當軌道往人少的地方去,目的則是為了帶動區域的開發。」臺灣大學軌道科技研究中心廖慶隆主任如是說。過去曾在民國八十一年擔任臺北市捷運局局長、參與新北三環六線路線擘劃與捷運系統延伸至安坑地區可行性評估的他,大半生真實見證了大臺北地區軌道建設的歷程。他也分享對歐美、東京等先進城市的觀察,捷運和輕軌不僅解決了公共運輸問題,更讓城市的空間有更好的規劃!廖慶隆談到:「軌道建設能以精準的路寬、軌距深入大城小鎮,充分保留了古蹟和在地的樣貌,也以更低碳便利又平穩的運輸模式來服務大眾,讓不開車或不會開車的老老少少,都可以輕鬆地在城市中移動。」
而集結眾人的專業、整合各方意見,提出最合適的軌道建設計畫,不僅為城市的發展與未來創造無限可能,尤其是優化了「國車國造」經驗的安坑輕軌,更汲取了淡海輕軌的運營經驗,為國內軌道建設產業發展注入豐沛能量,也成為其他縣市借鏡與學習的典範。
如今,隨著捷運深入擁有403萬人口的新北市,不斷綿延的軌道建設不僅帶動了整體區域發展,未來隨著三環六線在2030年逐步完工,將全面翻轉新北市的地方生活與經濟。
圖/臺灣大學軌道科技研究中心廖慶隆主任認為,安坑輕軌將帶動區域發展,為新店區域帶來新的面貌。
回顧新北安坑地區的發展,隨著大型社區進駐後,社區居民交通需求不斷,為了滿足新店安坑地區民眾行的便利,新北市政府積極啟動安坑輕軌研究,經綜合規劃後推動了與環狀線十四張站相連、串連雙北與連結新店與安坑的重要建設安坑輕軌,未來在2022年通車後,不僅能大幅縮短安坑到臺北市的通勤時間,更為新店30萬居民帶來全新的便利交通。安坑輕軌路線全長約7.5公里,平面段約3公里、高架段約4.5公里,其中跨河興建的「安心橋」,全長502公尺,設計上採「三跨連續不對稱斜張鋼桁架複合橋」,主跨徑達225公尺(225M+150M+127M),是目前國內最長跨距軌道橋梁, 橋塔高度130公尺,橋塔兩側分別配置了6對斜張鋼纜,更是國內首座單塔斜張桁架複合軌道橋。「為了完成這座國內首見的軌道橋,我們挑戰了許多不可能的任務。」負責安坑輕軌鋼構工程的新亞鋼構所方奕燊所長笑說。
圖/負責安坑輕軌鋼構工程的新亞鋼構所的方奕燊所長,帶領團隊完成國內最長跨徑軌道橋,在軌道橋梁建構上創許多國內先例。
原來,安心橋的規劃設計是由國內廠商自主完成,是一座採用不對稱跨徑、斜塔式之斜張橋,橋型堪稱國內首見。方奕燊表示,「參考國際間的橋梁建築經驗,由於斜張橋以日本的發展最完整、而且工程環境條件與臺灣最為相似,為了讓設計更加周延,還特別聘請了日本專業公司來擔任諮詢顧問。」此外,施工過程中橋梁跨河段的主鋼桁架採取自動化推進的工法,免設河道臨時支撐,大幅降低施工中風險及對河道之影響;另外,在橋塔、鋼桁架及鋼纜等位置,也設置橋塔傾斜、地震位移及鋼索應力即時監控系統,便於日後的橋梁管理及維護,確保安全。
隨著安心橋橋面板、軌道鋪設以及機電系統等工程陸續完成,朝通車目標邁出一大步,其他路段也按照進度持續推進與完成,未來除了提供新北市民便捷的交通運輸外,更兼具觀光休閒的功能,沿途串聯許多人文特色景點,進而帶動安坑地區的成長與發展,讓更多人能輕鬆走入新北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