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夫專欄】把這棟歷史建築救回來,新竹風華會更迷人!

【魚夫專欄】把這棟歷史建築救回來,新竹風華會更迷人!
作者:魚夫
攝影:魚夫
日期:2021-04-14

現在位於新竹市中正路與中山路交叉口的新竹市政府警察局在日本時代是新竹警察署。 

新竹警察署乃由臺灣總督官房營繕課設計監造,由1918年開業,素有信用的土木建築請負( うけおい,營造商)業者曾坤玉承攬建造,1934年9月16日動工,隔年4月15日完工,工程總經費60.699.20円,係兩層樓加強磚造的構築,大門承襲日式建築常見的設在三角窗上,使得建物看來氣勢更為雄偉;造型強調線條之美,尤以優雅的弧線來呈現,為過渡到現代主義的折衷主義建築樣式;牆面應為北投窯業株式會社所生產的褐色構面磁磚,一般稱這種褐色構面磚為國防磚,因為接近黄土顏色,兼具防空保護作用。

內部的佈置根據網路作家林小昇引述1935年出版的《臺灣建築會誌》第七輯.第四號的描繪:

❝「一樓配置有大廳、一般事務室、行政主任室、電話交話室、值班寢室、餐廳、監房、休息室、浴室、車庫等。 二樓則有會議室、署長室、高等係室、司法係室、防犯係室、刑事室、刑事值班寢室、指紋室、會計及公文倉庫、暗房等。」❞

戰後國民黨政府來台後,最後更名為新竹市警察局,由於空間不足,乃頂樓加蓋,增建成三樓,到了80s年代,中央通令各警察機關統一識別,牆面一律改為紅色,再加白色飾帶來統一風格,入口上方還規定要掛上紅燈一盞,以利民眾一眼認出警察局來,若無紅色面磚者則用紅色油漆塗滿。

於是乎,諸如日治時期「臺北北警署」就是戰後的台北市大同分局,築先是在1961(民國50年)增建南側空間,並頂樓加蓋,從二樓「長高」成三樓,後來西向及北向立面於後期,將原有抓紋溝面磚更改為二丁掛貼面大紅磁磚,總體只能呔息實在是奇醜無比,但因其為日治時期僅存較具規模的警察局,1998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2018年10月14日修舊如舊完成,果然脫胎換骨,老屋重新活化為「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新竹市警察局,魚夫攝影。圖/新竹市警察局,魚夫攝影。

臺南警察署亦復如是。整棟被漆成大紅色,除在原有的溝面磚上塗抹外,磚塊之間的水泥隙縫也被漆成白色,油漆阻絕了空氣,使得柱頭雕飾等容易積水脫落,如此糟踏歷史建築,只能歎天才用錯地方了。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所幸2011年恢復原來的風華,納入臺南市美術館作為1館,2018年10月21日開始營運,大明星林志玲的世紀婚禮就選擇在這裡舉行。

新竹警察署位於表町二丁目2番地,鄰近當時新竹市的行政中心,緊鄰新竹州廳(今新竹市政府)和新竹市消防組(今新竹市消防博物館),這三者形成市中心蛋黄區的鐵三角,然而至似乎只有新竹市警局尚未列入歷史建築保護,從《臺灣建築會誌》裡的平立剖面圖來看,想要回復舊觀,其實也不是什麼難事吧?

關鍵字:旅遊美學文化復興
魚夫

魚夫

漫畫家、評論家、電視台總監、名節目主持人、動畫公司老闆。在將屆半百之年自求隱退,毅然決然離開台北,移民台南,開始樂活人生,尋找新生命。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班。自1982年至2004年曾任職報紙、廣播、電視台等媒體,已自弘光大學退休,現為台南應用大學榮譽教授。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