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要從上任後不久的一次單車巡查談起」,屏東縣長潘孟安說起縣民公園的前世今生,依然難掩複雜又有些驕傲的神情;複雜,是因為百廢待舉,千絲萬縷需要一步步拆解;驕傲,是屏東真的做到了,而且仍在繼續前進中。
他回想剛上任不久時,他和團隊騎著單車巡察鐵路高架與自行車道,意外發現一片廣達數十公頃的閒置空間,竟然是阻礙屏東市發展的重要關鍵,那是台糖已經關閉的糖廠跟紙漿廠,當時景象只能用「滿地瘡痍、殘破不堪」形容。
圖/顛覆過往殺蛇溪、紙漿廠給人的頹廢印象,縣民公園每逢周末上演日落劇場,吸引滿滿屏東縣民到場,翻轉城市風景。
老一輩的屏東人或許還記得以前紙漿廠運作產生的腐酸味,還有水質被譏為是「黑龍江」的殺蛇溪,自從紙漿廠於1994年關廠後,廠區封閉數十年,加上附近殺蛇溪的惡臭人煙罕至,使得整座城市因此被這一大片頹廢之地切割,亟待縫合。
為了屏東市區的整體發展,縣府開始爬梳糖業歷史以定出未來的方向,一方面又積極展開與台糖的談判,縣府先把其中具保留價值的廠房登錄為歷史建築,再逐步認養周邊第一期九公頃的土地,這是潘孟安擅長的「以小搏大」,果然成功在這一片荒蕪之中,一步步攻城掠地,2019年的台灣設計展就是在此舉行。
對政治人物而言,提出政見或許容易,但在實踐的過程需要面臨巨大的挑戰,很多人會挑最容易被看見、或是最容易達成的做起,但潘孟安在上任之初就決定要整頓這一片城市裡的黑暗之地,那不是錦上添花之事,也不是璀燦煙火,甚至還得從挖臭水溝開始,難,又不討好,卻是城市最需要的縫合建設。
只是紙漿廠關廠已數十年,那是歷任首長都沒做到的事,要如何達成?確實讓很多人在心中畫下了問號。
做與不做,就在首長的一念之間,潘孟安回想自己當初決定要做的那一刻,倒是沒有想過萬一失敗該怎麼辦?他說自己一直以來的想法只有「怎麼做才會成功」,如果真的失敗了,「那一切的罵名就由我承擔吧」!
於是一個廣達20公頃的「殺蛇溪生活心樂章」計畫就此展開,縣府團隊也就此開始了沒日沒夜的奮戰!
圖/占地20公頃的台糖舊紙漿廠遺構活化再生,融入殺蛇溪水岸藍帶與綠帶,被稱為臺灣第一座以工業遺構為核心,複合水岸廊道的園區。
地貌的重塑,需要全方位且專業的跨域整合,原以為只是把荒地變公園,但是真正啟動了,才發現牽涉的層面實在太廣,46座台電電塔需要移除、電線需要下地、殺蛇溪的惡臭幾乎需要從源頭改善起,除了環保局加強稽查,居然還得從協助工業區興建汙水處理廠做起,甚至周邊惡土都得逐一換土,才能換得綠樹成林的一天。
說是百廢待舉,還不足以形容需要面對的問題,工地裡的卡車不知道進出幾千幾萬遍,而潘孟安自己也不記得走過千百回,第一線的承辦人員幾乎是以工地為家,只是這一場長期的硬戰,始終有新的挑戰出現,而且問題一次比一次棘手。
去年初施工單位在紙漿廠與殺蛇溪間居然發現了佔地約五百坪的地坑,縣府抽絲剝繭後,確定那是過去紙漿廠卸喂蔗渣的地方,深度最深處達六公尺,如果要保留,完工之日可能得再往後延,而且不一定成功,如果要快,覆土掩埋一樣可以交代。
「挑戰未知永遠是最困難的」,潘孟安還是選擇了最難的那一條路,他坦承做決定之前確實輾轉思考了許久,因為地坑到底是否如資料所呈現的,或是還有更多未知在其中,做與不做,就看縣長如何拍板。
圖/意外出土的工業遺構,縣府不畏艱困選擇留下地坑,讓新舊並存,民眾置身其中,就像走過一條時空隧道,感受台糖紙漿廠的前世今生。
「既然這是屏東城市再造的起點,攸關城市發展的歷史,那就非做不可」,在潘孟安拍板後,縣府團隊加速前進,工程雖然註定要打成延長賽,但是現在看來一切都很值得。
縣府與設計團隊重新爬梳全區的歷史紋理,訂下了跨時空座標,從台糖舊倉庫、五分車路徑、沉澱池遺址、鐵軌、紙漿廠地坑區、紙漿廠倉庫,賦予新舊融合的生命,其中,地坑與沉澱池就是最辛苦也最大的亮點。
為了搭配地坑,潘孟安和團隊特別請景觀設計師李如儀,以極簡線條設計一座白色可遠眺階梯水池和地坑景致的清水模高台,另外五座沉澱池,則依照功能規劃為「雙園遊憩」、「秘境花園」、「在水一方」、「地景劇場」等,從如今的成果回溯當初的天人交戰,潘孟安很欣慰屏東做了對的決定!
圖/五圓之一,位於園區中心點的「秘境花園」,天花板全鏡面的反射設計,是拍照熱門景點。
今年二月,一座結合工業遺址、水岸的縣民公園終於啟用,廣達20公頃的面積,足以讓民眾從頭到尾走一圈,好好回憶屏東市的發展,從台糖的煙囪、紙漿廠的臭味、殺蛇溪的汙染一路走來,很多市民都很感動地說「沒有想到卅年後,變成了一座美麗公園」。
潘孟安強調,縣民公園絕對不只是一座公園而已,也不只是一條河流的整治,它還是一座結合著歷史、河流、還有城市記憶的戶外博物館,他不希望公園僅僅只有人氣的熱度而已,他希望展現的是城市深度與生命力。
圖/不只是一座公園,更是城市深度與生命力的展現。
他說,過去屏東市被鐵路、被河流及廢棄紙漿廠切割,如今在整頓這一大片傾頹之地後,水岸可以親近,過去難以接近的地方完全可以打通,屏東市的東西南北區可以因此更緊密的結合。
從台灣燈會、台灣設計展、屏東總圖、到勝利星村文創園區、縣民公園等,屏東縣政府團隊如過關斬將般,逐一翻轉了外界對屏東的印象,尤其是縣民公園的成功,讓團隊更有信心。
看著公園裡映照著美麗晚霞,水岸展現的柔和光影,還有前來悠閒散步的民眾,潘孟安感恩地說「這一幕,讓一切的努力與汗水都很值得」。
圖/黃昏時刻的「雙園遊憩」,結合景觀寮望台以及兒童喜愛的沙坑遊樂天地。
他說,「夢有多大,力就有多強」,他一直這樣鼓勵縣府團隊,一定要有作夢的勇氣,並勇敢去實踐每一個可能。
(屏東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