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美的移動風景

劃時代鐵道新美學

劃時代鐵道新美學 具現代感的流線形車頭、螢光綠的車側線條,「EMU900型通勤電聯車」被鐵道迷形容是最美的電聯車 。(攝影:陳彥儒)
日期:2021-03-18

2019年到2021年是臺鐵快速蛻變的時期,除了落實企業、安全改革,全面啟動的美學復興計畫,正逐步為臺灣鐵道創造新風貌。

擁有133年歷史的臺鐵,是許多人成長的共同記憶,1,065公里的臺鐵環島鐵路、241座車站,由海岸到高山,從都會到偏鄉,帶領人們穿山越嶺、奔馳原野,與大地融合,成為最美的移動風景,臺鐵美學存在於生活中,隨著列車的移動,鐵道美學也有了方向感。

「鳴日號」結合山海夕景  創造移動美學

「齊柏林教我們由天空看見臺灣之美,臺鐵則用移動的方式來帶大家看見春夏秋冬之美。」要做到「臺灣最美的移動風景」,臺鐵除了努力在美學水平樹立標竿,還把純粹的交通工具,變成了體驗美學的行動載具。重新設計改造的「鳴日號」觀光列車,「EMU900型通勤電聯車」以及「EMU3000型城際電聯車」,如同美學復興的三列火車頭,帶領臺鐵邁入劃時代的鐵道美學革命。

2019年2月21日這一天,莒光號首度改造的環島之星觀光列車引起各界負評,成為臺鐵的美學蒙難日,於是臺鐵首創公部門先例號召「臺鐵美學設計諮詢審議小組」,延攬建築、藝術、時尚、文化、媒體菁英,將美學導入臺鐵車輛、車站與品牌形象設計中,眾人合力完成的第一件作品,便是眾所矚目的「鳴日號」。

圖說:「鳴日號」觀光列車吹起美學改革的號角。(攝影:林佳燕)圖/圖說:「鳴日號」觀光列車吹起美學改革的號角。(攝影:林佳燕)

20年歷史的莒光號,從外觀到內裝提升至全新的境界;鳴號響、朝日升,「鳴日號」的車頭牌,則以微笑曲線搭配金屬設計,營造陽光與微風氣息,隨著列車橘黑雙色車身、流動的窗景,一同奔馳鐵道上,象徵臺鐵美學改革的成果。

環島鐵路新風景 一個笑臉迎人 一個靜謐極簡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被鐵道迷形容為臺鐵最美區間車的「EMU900型通勤電聯車」,由韓國現代樂鐵和曾經設計法國高速列車TGV的MBD Design共同合作,流線型的車頭、銀白車身和螢光綠的車側線條極具科技感,同時還保留臺鐵電聯車經典的微笑曲線,內裝色彩和標誌設計,也因為導入減法美學,有了優雅沉穩的表現,讓通勤的旅人一早就感到心情愉悅。

EMU 3000型城際電聯車。(日立製作所提供)圖/EMU 3000型城際電聯車。(日立製作所提供)

日本的日立製作所,主導「EMU 3000型城際電聯車」的設計,「以Silent Flow -靜謐的移動」為概念,以減色、留白、極簡展現安靜表層下的速度感,列車外觀以簡約灰、白為主角,強調空間感;車廂內裝在灰調中加入藍與綠,呼應列車於山海之間移動,帶出美好單純的風景。這輛在設計上不同於太魯閣號、普悠瑪號的列車,未來將取代現行的自強號,大幅提升運能。

當兩種列車全面營運後,將形成鐵路一日生活圈,每當列車呼嘯而過,亮麗帥氣的外型,喚起人們對臺鐵的情感與好感,猶如在平靜水面投下一顆石頭,讓鐵道新美學的漣漪與影響,逐漸擴大中。

落實車站減法美學  打造有溫度的休憩點

擁有百年歷史的新竹車站,啟動「微改造」計畫,透過減法設計全面美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圖/擁有百年歷史的新竹車站,啟動「微改造」計畫,透過減法設計全面美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提到鐵道美學,車站建築也扮演著關鍵角色,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早在17年前就鼓勵公部門捨棄多餘色彩與裝飾,運用減法設計呈現建築空間之美,成為「臺鐵美學設計諮詢審議小組」成員後,他再度於臺北、臺中、高雄、新竹等車站推動減法美學,透過各項微改造,讓旅人的視覺焦點重新回到美麗的車站。

經常往來東臺灣的旅客,可能早就發現花東沿線的27座車站變美了,當花東線鐵路整體服務效能提升計畫的「新車站運動」在2019年完成後,花東車站除了功能全面提升,也展現高度的自明性(identity),更貼近在地風情、具人文美感,從花蓮站一路往南,新城、玉里、富里、池上、瑞源、臺東都在旅遊雜誌上被一一註記,車站建築已是鐵道旅遊不可錯過的風景。

花蓮新城車站,以折板方式呈現出山脈層層交錯的線條,呼應後方的山景。(攝影:鄭錦銘,姜樂靜建築師事務所提供)圖/花蓮新城車站,以折板方式呈現出山脈層層交錯的線條,呼應後方的山景。(攝影:鄭錦銘,姜樂靜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相較於高高在上的藝術品,鐵道美學是一種接地氣的生活美學,從旅程開始到結束,每個環節都能感受美學的涵養與洗禮,因此,鐵道美學下一步,臺鐵鎖定觀光場站的美學升級與觀光支線改造,將陸續開發集集、深澳、平溪、內灣支線的觀光潛力,推廣極地車站,建構嶄新的觀光車隊藍圖,一方面,把懷舊普通車翻修為「藍皮解憂號」,同時把英國貴婦號EMU100自強號舊列車改造成「海風號」,並讓EMU300自強號舊列車以「山嵐號」重現,終極目標,要打造臺灣第一輛「鑽石級寢台列車」,鐵道新美學,將有無限的可能。

關鍵字:美學旅遊軌道運輸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