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方位智慧教室 弘光科大培育專業照護人才

打造全方位智慧教室 弘光科大培育專業照護人才 圖 / 弘光科大以醫療護理與資訊科技,打造全國首間教學型智慧病房,以AI人工智慧為醫療照護升級。
日期:2021-03-02

積極發展智慧城市的台中,不僅在城市治理跨域運用大數據分析,臨床醫療也有領先全台的亮點。弘光科大以醫療護理與資訊科技、文創設計跨域結合,打造全國首間教學型智慧病房,以AI人工智慧為醫療照護升級,成為台中智慧城市醫療教學與產業的最佳典範。

以醫護起家、創立於1967年的弘光科大,半世紀以來「以人為本、關懷生命」的辦學理念,強調專業與人文素養並重,打造「健康與民生領域的頂尖科技大學」為願景,與時俱進的整體發展,成為醫護及民生實務人才培育及技術研發的重點學府。

AI智慧時代來臨,傳統醫療逐漸轉型為智慧醫療,弘光科大超前部屬,打造全國首間教學型智慧病房,整合學校在人工智慧、物聯網的研究成果,成功導入各種最先進的智慧醫療設備,從病房設有多維度安全感測器以預防病患跌倒、測量臥床方位壓力的智慧床墊避免壓傷,到護理站隨時掌控病況的觸控式電子白板等,讓學生在全方位智慧醫療的環境中學習,能精準練好專業底子,為臨床提供更細膩的人性照護服務。

結合智慧技術、醫院臨床個案,跨域開創智慧醫療

高齡化的台灣社會,健康照護需求持續加劇,醫護資源的龐大需求必然與日俱增。「弘光科大護理學院很幸運,有智慧科技學院的專業支持、結合光田綜合醫院200案例的臨床實務,全面結合智慧醫療設備,不僅讓醫療精準,更重要的是,讓醫護人員有餘力提供有溫度的人性照護,展現AI無可取代的溫度。」弘光科大護理學院院長陳淑齡表示,不少醫學中心開始運用AI智慧設備,卻多數僅是單項使用;弘光結合護理系、資工系、醫工系、環安系、文創系等各系專業,跨域創造全國首座智慧病房,學生可以勤加練習、打磨專業,融入更多貼心設計照護病患心靈,用心照顧病人的身心健康。

弘光科大護理學院院長陳淑齡。圖/弘光科大護理學院院長陳淑齡。

弘光科大智慧科技學院院長黃文鑑表示,以資工、醫工、環安的成熟研究,兩年前協助校內智慧醫療的建構,打造OSCE智慧病房,即提供貼近第一線實務現場的護理臨床學習環境,全方位建置台中榮總、秀傳、彰基等大型醫院使用的智慧醫療系統,如此串接教學,達到與產業無縫接軌。

為了隨時掌握病患與病房動態,智慧病房的首要運用,就是以智慧照護手機APP擴充功能開發,讓護理人員拿著手機便能操控。「物聯網的技術,讓X光片能立刻傳輸電子白板,供醫生與病人解說,良好的醫病互動互信,必然有助治療。」黃院長表示,智慧病房內的護理電子白板,護理師或學生能將預防跌倒、糖尿病、高血壓等衛教資訊輸入系統,提供病患觀看,也能提醒何時該服藥。病床上的智慧床墊,則可以偵測病患正躺、坐起、翻身等各種狀態,連續擷取壓力分佈資訊、時間,分析病患的臥床狀態與睡眠品質;病床上方的天花板,則有多維度安全感測器,萬一病患不慎在床邊跌倒,便會立刻通知護理站,做到即刻守護。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弘光科大智慧科技學院院長 黃文鑑。圖/弘光科大智慧科技學院院長 黃文鑑。

VR實境融入教學,更要療癒長輩的心靈

智慧病房配有VR設備,為護理教學與病患照護雙重加分。陳院長表示,請護理系老師設計導尿、氣管內抽痰、母乳哺餵等不同教案,拍成影片讓學生透過VR練習。戴上VR鏡、手部感知器,學生可以一次次地練習,模擬最到位的技術,到醫院實習就能展現可敬的專業。而針對臥病在床的長者,拍攝大甲鎮瀾宮、鹿港天后宮等懷舊影片,讓長輩戴上VR觀看,宛如置身宮廟現場、進香祈福,撫慰身心。

提供病患懷舊與休閒的虛擬實境(VR)設備。圖/提供病患懷舊與休閒的虛擬實境(VR)設備。

照護心靈的療癒效果,也展現在智慧病房的天花板設計。突破傳統病房冷冰冰的印象,智慧病房的燈光環控系統,能調整為護理、睡眠等情境燈,甚具柔和作用;首創設置知覺刺激情境,由文創系與護理系學生經過藝術治療基礎訓練後,繪製具有療癒效果的圖樣:有成人、長者與兒童三種設計,讓病患仰臥在床,透過視覺也能感受溫暖舒心的康復能量。

 電子紙的創新閱讀,智慧教室整合學習歷程

除了智慧病房服務,弘光科大在智慧教室的投入,讓一般生也能受惠。弘光圖資長段翰文表示,弘光嘗試新的學習方式,特別與元太科技公司合作,運用「電子紙」建置智慧教室的智慧課表、點名及上課系統等,著重閱讀學習與提升專注力,大大降低使用手機/平板/筆電對視力的傷害,更適合長時間閱讀,作為3小時課程的學習載具。

弘光科技大學 圖資長段翰文(左二)。圖/弘光科技大學 圖資長段翰文(左二)。

「透過電子紙打造更好的閱讀體驗,將個人的註記、書寫,或小組討論的整合學習歷程,為知識與教學增加更多可能。」段圖資長表示,智慧教室在3C設備之外選用省電、不傷視力的電子紙,正符合弘光環境永續的治校精神,讓創新學習為人與環境的未來共好加分。

關鍵字:智慧城市智能生活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